• 14

[分享] F-35 五代機的聽證會


sp0609 wrote:
有鑑於F-22重啟產線又一次被打槍,

而F/A-18系列的產線即將在2020年左右關閉,

宿敵印尼採購的Su-35也將在數年後到貨,

澳洲繼續增購F-35的可能性顯然越來越確定,

之前模擬空戰分析的結果當然也只能拋諸腦後了.
.(恕刪)


我的目的其實很單純,F-35,不是萬能,但也不是如此不堪。

我個人是無法判斷 F-35 的價值,因為它是被定位"多功能"機,所以要正確了解這多功能是否現實,就要了解戰術的運用,及整個聯合作戰的互補關係,才能知道 F-35 在不同情境下,被定位的任務是否完善。

更複雜的是,還有多國的參與,所以前面說的,還要加入不同國家的情境與戰術,現有及預備資源以及預算。

以個人而言,不但遠遠超出我的知識,甚至完全無法想像。

我只是貼上一些新的訊息,因為這些發展都是動態,而不是靜態的。

就像文章結語有提,先不管美國如何,各國對軍事防衛都是很警慎,對預算也是看得很緊,就算美國腐敗掩蓋,就算美國惡霸欺凌,這些國家不會用保命的國防,F-35,讓美國為所欲為。

所以只是一些新訊息。
F35的單機作戰能力感覺爛爛的,牠的隱身能力對X波段的效果比較好,但對L或C波段比較差,但一般射控雷達都是X波段的,所以在戰場上可以被偵測到,但很難被鎖定(當然,近距離紅外線除外)。
它雖然有某些優勢,但整體性能離當初的設定差滿多的,會讓這個計劃繼續撐下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美國過去十年把未來換機的計劃全壓在它身上了,如果失敗了,除了美軍很慘外,美國軍工會更慘。
另一方面,美國現在大概只想利用牠強大的偵測及戰場感知能力用來當作一個戰場上重要的資料鍊節點,打壞蛋還是要靠老飛機。

有點雞肋...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的目的其實很單純...(恕刪)


事實是F35的設計要求使得它並不善長空戰.低空低速對地攻擊才是他的強項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的目的其實很單純...(恕刪)


1.
我必須摸著良心說:F-35是一架先進且優秀的攻擊戰鬥機,

F-35是未來類似機種山寨的完美對象,

在完整體系的搭配下,

F-35發揮驚人的戰鬥力跟可怕的破壞性是值得讓人期待的.

2.
F-35的問題實際上不在於自身性能,

而在於軍迷殷切的期待與軍火商無恥的唬爛與沒完沒了的拖延,

軍迷非要一架攻擊機去跟空優戰機搶工作,

不然就是忽視F-35需要搭配體系去學趙子龍搞七進七出,

作為匿蹤攻擊戰鬥機的支持者的我看了也覺得很鬱悶.

3.
當然並不是說F-35完全不具備空戰能力,

F-35是F-105內彈倉轟炸戰鬥機路線的直接繼承者,

兩者無論是飛行性能還是作戰模式幾乎都如出一轍,

唯一的差別在於F-105只能靠超低空飛行與電戰進行匿蹤,

而F-35多了低RCS這種匿蹤手段,

F-105在越戰時用機砲與飛彈擊落27架敵機,

反輻射/密接支援/戰場遮斷的戰果更是不計其數,

可以想見F-35在未來遇到類似的對手必然也是戰果豐碩.

4.
F-35大規模服役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畢竟F-35計畫要是不幸中止,

各國要下台負責的政軍要員大概足以填滿太魯閣,

只能希望軍方對F-35的認識要強於軍迷,

畢竟正確的運用才是發揮戰鬥力的關鍵要素.

sp0609 wrote:
我必須摸著良心說:F-35是一架先進且優秀的攻擊戰鬥機,
F-35是未來類似機種山寨的完美對象,
在完整體系的搭配下,
F-35發揮驚人的戰鬥力跟可怕的破壞性是值得讓人期待的.


我有不同意見。

撇開F35可笑的空戰能力不說,

F35現在堪用的,剩下對地攻擊能力。
對地固定目標攻擊,用巡弋飛彈不就好了嗎?
大老遠飛過去,丟下4顆(?)小到不能再小的炸彈,再冒著生命危險,努力的飛回來?
F35說不定是史上破壞力最小的攻擊機。


Lei123 wrote:
我有不同意見。撇開F35...(恕刪)


如果F-35是搭配其他成熟的傳統戰機 它就是可攻可守的前鋒了..
只是戰術上要怎樣進行 我認為現在還在摸索階段 但不是不可能..
至少 絕大多數國家都接受這樣的現實了... 美國的盟國系統..
再怎講 大量的3,4代改良戰機 至少會主宰天空下20~30年世代..
多一種隱形戰機搭配 就是多一種戰場上戰術選擇不是嗎?

目前來看 與任何戰機單挑 F-35除非被接近到狗戰程度 否則幾乎都可以佔上風不是嗎?
而現在20~30年內空戰 擊墜率最高的 不就是中程飛彈? 你還會期待有機會跟F-35打狗戰?

我認為目前隱形戰機及相關系統 包括上面搭載航電設備 以及剋制隱形戰機的系統..
都屬於發展中階段 沒經長時間戰術及性能上測試驗證 甚至戰場驗證 都談不上定案及固定模式..
所以 短時間內空戰主角 仍然不會是它們 如此而已...
美國是如此 其他如俄羅斯或中國 也差不了多少...

你可以說以傳統戰機單項性能 一個個來檢視F-35 你會認為很失敗..
但我認為這個方向是合理可行的 畢竟傳統戰機已經走到一個極限了 無論性能或戰術上...
以美國的技術先進程度 該去尋找或開發其他可行方向 不是嗎?
美國現在的優勢來說 就算F-35不濟 難道你就有本事輕易打敗它? 不可能吧?
這就像一間大公司 掌握市場絕對優勢 又有其他餘力 不就應該找其他方向去嘗試開發新產品線?
失敗固然有可能 但成功後你就掌握整個世代的優勢 不是嗎?

再來 無論巡曳飛彈命中率再高..
就成本及效果來說 還是與傳統對地炸射有一大段距離..

這也是美俄現在加入IS及中東戰爭 對地壓制仍然以傳統炸射為主的原因..
畢竟同樣火藥份量 同等破壞力 巡曳飛彈或對地導彈仍貴得多...
至少比不上傳統炸彈/JDAM加上小牛飛彈 甚至A-10的火砲戰力不是嗎?
JH_Shou wrote:
目前來看 與任何戰機單挑 F-35除非被接近到狗戰程度 否則幾乎都可以佔上風不是嗎?


不是,
目前來看,F35在空戰上沒有單獨作戰的能力。
它需要的支援不僅是雷達預警機而已,
它甚至還需要其他戰機,幾乎是一個角色尷尬的旁觀者。

JH_Shou wrote:
再來 無論巡曳飛彈命中率再高..
就成本及效果來說 還是與傳統對地炸射有一大段距離..


F35飛行成本相當高,
飛機耗材貴,機員跟一堆維修人員更貴。
從床鋪把機師挖起來聽訓,告訴他要打哪裡,要怎麼飛,要注意什麼。
等那個機師終於搞懂,時間都不知道多久了。
然後載4個(?)小炸彈,飛來飛去,
真是嗡嗡嗡,蜜蜂工作忙。



Lei123 wrote:
我有不同意見。撇開F35...(恕刪)


1.
巡弋飛彈的作戰方式缺乏彈性而且價格昂貴,

通常都是作為開道與壓制用途,

以突擊敵軍重要機場為例,

美軍典型的戰術是一波20~40枚巡弋飛彈攻擊預警與防空單位,

然後專業電戰/反輻射戰機開始攻擊暴露的對空雷達,

接下來就是攻擊機進場開始大面積破壞,

等攻擊機與電戰機結束作戰撤離時再以另一波巡弋飛彈壓制追兵,

空優戰機則全程保持在高空掩護所有機群免遭攔截.

2.
當敵軍防空體系開始瓦解,

F-35能以外掛的方式大幅提高載彈量,

這時候的性價比將會比巡弋飛彈差距更大.
sp0609 wrote:
空優戰機則全程保持在高空掩護所有機群免遭攔截....(恕刪)

現在還有傳統戰機能搭配
20年後海軍剩一小批F-18
整個世代的主力都要靠F-35
這時哪來的空優戰機掩護它?

海軍剩最後期F-18
空軍F-22只會拿來守土
不會像F-15/16到處長駐
不會讓F-22冒險進入敵國領空
從邊界加上飛彈射程就是F-22極限
再深入就沒空優機罩了
請盟國颱風幫忙?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JH_Shou wrote:
如果F-35是搭配.....


1.
同樣拜F-35大規模服役時間不斷延宕之賜,

這幾年預計接收F-35的各國已經透過各種管道研究如何使用F-35,

例如我之前提到的澳洲就已經能用F-35的參數進行模擬分析,

而且低RCS技術說穿了就是一種被動式的自衛性電子干擾,

帶來的空戰革新遠遠不及F-22所擁有的超巡與超機動.


2.
2008年蘭德公布一份美軍委託製作的報告,

題名是"Air Comba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報告中統計出波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中所有戰例,

這些對手在缺乏訓練/喪失鬥志/消極避戰/倉皇逃竄的情況下,

完全沒有在交戰時做出像樣的機動規避與電子對抗,

AIM-120在面對這種程度的對手時命中率為46%,

蘭德同時也分析指出如果對手訓練有素/鬥志高昂/技術精良/有備而來,

則命中率將會遠遠低於廠商所宣稱的75%.

3.
飛彈的有效射程與不可逃逸區是一個動態數據,

載機的高空與高速性能是非常有影響的兩個參數之一,

F-35在高空高速性能上與美軍現役空優戰機比起來相差甚多,

所以在發射AIM-120時有望將命中率的統計數字進一步拉低.



4.
低RCS技術並不是無法理解的魔法,

它甚至不是不是美國人率先將其摸透寫成論文的,

所以低RCS技術的發展實際上的限制是國力與超級計算機的能力,

反制低RCS的技術在近20年也在快速的發展,

矛與盾的技術永遠是齊頭並進的,

特別是矛遲遲無法大規模服役的時候....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