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新一代主戰艦」︰【圖】台灣版神盾艦 造形首度曝光

lordkon wrote:
澳洲問題是軍隊人力不足,沒那麼多人願意上船服役,並不是養不起DD

自動化程度高的艦艇才是它們要的,可以少用很多人力

投資數十億元在裝備的性能、戰艦和快速的飛機上

但沒有人可以使用它們,一切都是枉然

老美當初也是要賣勃克級...(恕刪)


rexlaser wrote:
我想,你是把 DD 跟 DDG 搞混在一起了

史普魯恩斯級與紀德級雖然基本載台相同,但史普魯恩斯級本身是標準的艦隊驅逐艦...(恕刪)


我上面那麼說的意思是,既然澳大利亞最後引進的是FF,那麼它最早提出的需求就不太可能是DD。兩者的功能、價格、運營費、人力需求差太多了。各國買軍備都是要做預算的,如果最早是8000噸級的DD(G)需求,最後買成4000噸的FF,沒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理由,國防部長在議會沒那麼容易過關的。

所以當初澳大利亞的設想應該還是要買FF,沒考慮過DD,只是過後對阿德萊德級的升級後悔而已。

澳大利亞周邊根本沒什麼強國,它家的裝備就算是放現在都戰力過剩。
台灣想造盾艦,雷達怎麼辦?靠買嗎?如果那樣造價是下不來的。而且供應商只有美國,SPY-1很大,太小的小船裝不了,或者只能装缩水版。太大的話还要造8艘?預算夠嗎?

歐洲的小盾艦倒是合適,但是歐洲不見得會賣。

iantsai74 wrote:
我上面那麼說的意思...(恕刪)


1.澳洲一開始須要的是DD不是FF
2.DD要更多人手(重點)
3.美國不讓DD在澳洲生產(重點),就算在澳洲製造船體,雷達美國要求在美儀裝
4.DD要在澳洲生產會更貴

5.(主因)澳洲要自己生產所以選FF
6.FF的雷達是比較差的,走西班牙F100模式技轉
7.在澳洲生產的FF成本,一開始算FF有便宜但最後都超支,與在美製造的DD成本差不多
8.DD的性能跟防空能力是FF比不上的
9.跟DD比FF人手可以減少不少

..............................................
以上都不是重點

台灣要自行生產小神盾,走F100模式是比較可能的

台灣也有人力問題

iantsai74 wrote:
歐洲的小盾艦倒是合適,但是歐洲不見得會賣。...(恕刪)


F100就是當初的台灣捨棄小神盾,西班牙拿去在套用而已

也就是台灣有出錢研發的,最後主因成功級船體太小,風險及成本越來越高

最後玩不下去
lordkon wrote:
F100就是當初的...(恕刪)

以成功級的噸位要上盾確實太勉強,以噸位來說紀德級還差不多。但是盾牌的線纜長度、電力需求、指揮中心場地需求都非常大,拿紀德來改也不現實,事倍功半。

真要玩還是得新造艦體,但你們的軍費夠用嗎,還打算造8艘?不如現實點,學大陸海軍小步快跑,每級2艘,15-20年造3級6艘,還差不多。然後盾牌立足自制,既節省經費,又積累技術。要是盾都靠買,那還不如直接買美國退役的早期型伯克算了。

假如一艘300億預算,兩艘600億,分六年分攤,每年100億,大約占軍費的3%,應該沒什麼難的。只是盾沒有那麼容易造。

iantsai74 wrote:
盾沒有那麼容易造...(恕刪)


沒有美國的支持盾要生出來有困難
歐洲國家的盾大多有美國技術

所以買二手盾比較實在

iantsai74 wrote:
以噸位來說紀德級還差不多

不是差不多而已,
紀德艦和迪康德羅加根本是同一個船體......

cckm wrote:
不是差不多而已,
紀德艦和迪康德羅加根本是同一個船體....

斯普魯恩斯...
現在找不到那麼多志願役

所以噸位太大的

人力需求過高的二手艦

就算買得起也找不到人開

不要想太多

iantsai74 wrote:
斯普魯恩斯......(恕刪)

史普魯恩斯和狄康德洛加是同一船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