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台灣軍事科技領先大陸多少年?

hn1271n wrote:
相機鏡頭 大立光算的上是其中的佼佼者...(恕刪)

手機的相機鏡頭算光學產品裡面低階的,只聽過大立光就別跟人扯了。精密光學是鏡片直徑可以到上百mm,這麼大鏡片的誤差還小於μm。

難得糊塗鴨 wrote:
手機的相機鏡頭算光...(恕刪)
你聽過康達智嗎
hn1271n wrote:
你聽過康達智嗎...(恕刪)

你只說得出手機鏡頭嗎?
難得糊塗鴨 wrote:
你就只說得出手機鏡...(恕刪)


實際上手機相機的技術難度反而遠超過傳統數位相機,因位手機相機的感光元件很小,吸收的光線更少,因此要達到降躁與提高清晰度上本來就比傳統數位相機要難很多,所以說那些頂尖的手機相機鏡頭大廠才是厲害角色,因為這等於是必須在能吸收的光源只有一點點的情況下,硬是拍出看起來還算不錯的畫面

你叫那些生產傳統數位相機鏡頭廠商去做手機相機,然後給他們一個手機相機大小等級的感光元件,保證拍出來的畫面慘不忍睹 ,絕對比不上使用大立光鏡頭的手機相機

hn1271n wrote:
實際上手機相機的技術難度反而遠超過傳統數位相機,因位手機相機的感光元件很小,吸收的光線更少,因此要達到降躁與提高清晰度上本來就比傳統數位相機要難很多,所以說那些頂尖的手機相機鏡頭大廠才是厲害角色,因為這等於是必須在能吸收的光源只有一點點的情況下,硬是拍出看起來還算不錯的畫面...(恕刪)

降噪是CMOS晶片和軟體運算的事,鏡片的光學加工還能幫你降噪?

而且我哪裡提到傳統相機鏡頭來比?以為精密光學說的就是傳統相機鏡頭,那對光學了解真的是太少。

難得糊塗鴨 wrote:
降噪是CMOS晶片...(恕刪)


不然這樣...

你問他有沒有聽過卡爾蔡司好了???

說不定他會回你做手機的大立光才是狠腳色...
hn1271n wrote:
紅旗九的雷達只能同時接戰六個(另外一說是八個)...(恕刪)

中國大陸:
紅旗9~舊型號一個旅單位,6營×1雷達、6營×8車×4枚飛彈…,可以与旅控制车连接同時接战48目標,平均每雷達8個。
而出口型FD-2000,連接後同時接戰50個目標。(ps 這意味著軍方有更好的)

台灣:
愛國者2 MPQ-53,同時8個,也有說9個。
愛國者3 MPQ-65,據說同時18個。
天弓3相控雷達,同時接戰9個。

不知道你說的台灣製是哪種?
如果是天弓2的長白,用美國艦載雷達改裝的巨型雷達……就不必說了。太大且固定,機動能力堪憂。
以上我沒查到與控制車連接,最多同時接戰多少。





別說科技了,光是一般部隊的單兵裝備⋯

難得糊塗鴨 wrote:
降噪是CMOS晶片...(恕刪)


本來就是吸收的光源越多降躁越容易,如果要用演算法降噪的話,就必須忍受一定程度的畫面失真,畢竟演算法降噪只是軟體模擬的結果而已

浦燒肉丸子 wrote:
不然這樣...你問...(恕刪)
你用卡爾蔡斯的技術來做手機相機鏡頭, 拍出來的畫面可能會很難看,因為卡爾蔡斯並不擅長在在使用小型感光元件,只能吸收一點點光源的情況下 ,去製造相機鏡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