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宏 wrote:這裡也不對,第187...(恕刪) 連史畢爾是E連第幾任連長都會算錯,就知道這位作者的水準了。其實我本來比較知道的是八十二師,因為「最長的一日」裡約翰韋恩演的那位副師長~~~~~看了「諾曼地大登陸」才對101比較有感...........
jiunyiu wrote:連史畢爾是E連第幾任連長都會算錯,就知道這位作者的水準了。 史畢爾是第六任,而不是文章中的第四任。第一任是索伯第二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連傘都來不及跳,就與飛機共存亡的米漢第三是溫特斯第四是在荷蘭晚上被衛兵槍擊後送的海力格第五是在火線上被嚇呆的戴克第六才是火線上接手戴克的史畢爾有些人都忘了米漢及海力格,作者就是其中一個。
狗宏 wrote:史畢爾是第六任,而...(恕刪) 向英勇奉獻犧牲的, 含毛岸英同志在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您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萬古長青您們永遠是最親愛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riPXQC0o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夥兒心胸多寬廣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暢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ntut.photo wrote:向英勇奉獻犧牲的,...(恕刪) 讓我想起某場戰役一堆衝向美軍火網快7.5倍的兵力進攻第9兵團以近15萬兵力,事先埋伏好襲擊美軍2萬人不但讓美軍突圍,最後成建制撤離而自己還被打得減員近9萬人被徹美軍殲滅大半還讓美軍撤退成功中國人命不值錢阿中國士兵尸橫遍野凍斃在散兵坑裡的中國士兵經長津湖之戰看到中國軍隊精銳部隊不外如此在五倍以上兵力優勢及態勢地形都非常有利的情況下都無法殲滅陸戰1師真是可憐的中國人民
中共官方媒體一談韓戰,無不以勝利者自居,認為自己打了個勝仗但卻無法解釋,大勝仗為何不能導致談判桌上哪怕小勝呢?1、雙方同時發佈停火命令,雙方在朝鮮的陸、海、空軍力量停止敵對行動。2、雙方陸、海、空力量從三八線各後撤10公里,在三八線向北和向南10公里地區建立非軍事區。在非軍事區的民政機關恢復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狀態。三八線以北屬於朝鮮人民政府管轄,三八線以南屬於南朝鮮政府管轄。3、雙方停止從外部向朝鮮調運裝備,調動或補充人員(包括陸、海、空運輸)。4、雙方遣送戰俘。在停止軍事行動後3個月期限內,每一方應分批全部交換戰俘。5、在朝鮮所有交戰的外國軍隊,包括中國人民志願軍,在2-3個月期限內應分批全部撤離南北朝鮮。6、南北朝鮮難民在4個月內應返回從前居住的地區。」從這些條件來看,不卑不亢,很好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可惜的是,這五條全部被否決了否決得那麼徹底,居然連一條都沒有保留下來,能不感到屈辱嗎?首先,第5和第6條被自己主動否決掉。美國方面對第5條態度很強硬,根本沒有談判的餘地。中朝方為了爭這三八線,又付出了數萬士兵生命的代價。這些士兵的死是毫無意義的,他們放著手裡的一個好條件不要,卻要為一個壞條件去送命。與三八線相比,中朝往南多佔2460平方公里,而美國往北多得5364平方公里,多出一倍還多。中國每年32%總預算 16000億元支援朝鮮一年的預算32%給金日成來打仗,這個國家還能堅持幾年?朝鮮的情況比中國更差,基本上靠援助過日子大量的援助來自貧窮的中國美國人在遣返戰俘問題上的態度是極其傲慢的,他們居然不全部遣返還要扣留一部分戰俘特別是,這被扣留的一部分是中國的戰俘,簡直是對中國的侮辱。不光美國人侮辱了中國人,中國的戰俘更是被自己的國家侮辱了?戰俘回國後,便被當成叛徒,居然說,如果他們不是叛徒就應該在敵人面前死去,何等荒唐。人有求生的權利,戰俘也是人,有日內瓦公約保護,憑什麼讓人家去死?中國的戰俘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戰俘,連後來越戰中的戰俘的下場也沒有好分毫。未被遣返的戰俘都比回到祖國懷抱中的戰俘幸福。
美国白猪被从鸭绿江边赶回38线,志愿军不是胜利是什么?战争就是要牺牲,怕死打什么仗?你的照片里只能看到志愿军为了胜利不怕牺牲,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的精神。话说你们这帮龟缩在小岛的一直以来的失败者来评论一支胜利之师无异于夏虫语冰。你们如果为了台独能像图片里的志愿军一样不怕死,倒也敬你们是条汉子,到时别做缩头乌龟喔。 lordkon wrote:讓我想起某場戰役一堆...(恕刪)
http://www.ifuun.com/a2017542031847/劉光子的故事是真是假?他是如何做到一個人俘虜63名英國士兵的劉光子劉光子雖然1946年才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但他在之後的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中都表現不俗,尤其是在朝鮮戰爭中曾經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國士兵,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當英國王牌部隊"格洛斯特營"與我志願軍某部,在一個叫雪馬里的地方交火時,我志願軍戰士劉光子一人,就俘敵63名,創下朝鮮戰爭中的俘敵奇蹟!事後就連斯大林都曾興緻勃勃地問他:你怎麼一次抓到這麼多英國兵?那是在抗美援朝第5次戰役第一階段中,我志願軍63軍第187師561團,突破臨津江後,於1951年4月24日,在雪馬里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英軍"格洛斯特營"的包圍,並在此打了一次震驚中外的特殊戰鬥。之所以說它特殊,因為我軍遭遇的對手是一支赫赫有名的英國王牌部隊。據軍事資料記載,格洛斯特營曾有150年的歷史,該部隊在1810年遠征埃及的殖民戰役中,因突出重圍轉敗為勝,受到英皇的賞賜。從此,這個營的官兵,軍帽上特許佩帶一前一後兩枚寫著"陸軍"的徽章,又稱"陸軍雙徽營"。侵朝時,該營隸屬於英軍第29旅。因為平時訓練極為嚴格,所以堪稱"精銳中的精銳",英軍的"靈魂"。當這支曾有過重大榮譽和輝煌的王牌部隊被中國人民志願軍包圍後,在"聯軍"內部馬上就引起了巨大恐慌。當時,上任僅十幾天的聯軍總司令李奇微,接到報告後親自飛到朝鮮,研究解救"格洛斯特營"的方案。並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該部!然而,出乎敵人意料的是,由美軍第三師組成的救援部隊,因受到我軍187師外圍部隊的勇猛阻擊,儘管他們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無數次對我陣地實施狂轟濫炸,但卻始終無法攻破我軍防線。雖然援敵與"格洛斯特營"相距不到兩英里,卻始終無法與之會合。4月25日,我第561團以猛虎下山之勢,對被包圍的這支英國王牌部隊發起最後攻擊。儘管訓練有素的"格洛斯特營"不甘束手就擒,試圖拚命抵抗,但他們哪裡是勇猛強悍的志願軍的對手,一番激戰後,英軍很快被打得四處潰逃。因雪馬里地區方圓百里,再加上地形複雜,所以,我追擊部隊也不可能會集一處。這天中午,當二連志願軍戰士劉光子(時任戰鬥組長),帶領兩名新兵衝到一個小高地上時,忽然發現山樑下面有"格洛斯特營"的一個炮兵連,100多號人亂糟糟地正準備攜炮逃走。劉光子端起衝鋒槍就是一陣猛掃,接著,他讓兩名缺乏作戰經驗的戰士爬在大石頭後面射擊掩護,自己就一馬當先衝下山去。距敵人數十米時,劉光子迅速投出一顆"飛雷",因這種在手榴彈上捆炸藥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一堆英軍。此時,借著"飛雷"爆炸後產生的濃濃硝煙,他一邊奮勇衝擊、掃射,一邊大喊:"一營向左,二營向右,給我沖!"此時,英軍被打得暈頭轉向,再加上山上的兩名新兵不停射擊,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從天而降"的到底有多少志願軍。所以,當劉光子衝到英軍陣地前,用戰前學的那點英語大喊一聲"繳槍不殺"時,沒想到該連活著的官兵卻無一例外地全部舉起了手,表示願意投降!格羅斯特團團長卡思,先是躺在屍體堆里裝死,被志願軍士兵發現後,只好從屍體堆里 爬出來,自動摘下綴有「榮譽」帽徽的軍帽,垂著腦袋,走入俘虜行列。 志願軍年輕的士兵好奇地打量著這些英國皇家陸軍。一人突然喊道:真怪!怎麼他們帽 子上有兩個帽徽呢? 這就是英軍中唯一綴有兩個帽徽的著名的格羅斯特團。 早在1801年,在遠征埃及的殖民戰爭中,該團因為突破包圍,轉敗為勝,受到英皇賞賜,從此,該團每個士兵帽子的前後都綴有「皇家陸軍」的帽徽。在時隔150年後的今天,他們在朝鮮戰場上威風掃地。看到眼前黑壓壓地站了這麼多英軍,說心裡不緊張是假的,但劉光子思維敏捷,無心顧及,他向空中"噠噠噠"掃了一梭子彈後,馬上大喊"立即站隊,集合!"。當英軍擁擠著站好隊時,才猛地反應過來:原來對方才一個人!接著就有人撿起槍試圖向他射擊,說時遲那時快,劉光子一梭子就放倒好幾個,剩下的嚇得再也不敢反抗。接著,他就單槍匹馬,押著這支長長的隊伍往山上去,沒想到剛走了一段路,又有一部分人要逃跑,他扔出一顆手雷,當時就炸倒了一片。並威嚴地大喊:"別跑,誰跑我就打死誰!"就這樣,在場的所有英軍都被他給"震"住了。不久,兩名新兵也飛跑著趕來接應,這幫不可一世的侵略軍,為保全性命,只好乖乖地全做了俘虜!事後得知,我志願軍561團經過一天激戰,共斃傷及俘虜英軍580餘人,火炮、機槍等裝備更是不計其數。劉光子是位極老實、靦腆的志願軍戰士,自己干出了這樣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卻不敢向部隊首長彙報,甚至不願承認這些俘虜是他一個人抓的。當部隊清點俘虜時,戰士們你一個他兩就報開了。可是最後首長卻吃驚地發現,有63名英軍俘虜,卻找不到活捉他們的英雄!這事非同兒戲,部隊領導自然要認真調查。後來,那兩名新兵終於沉不住氣了,就偷偷地"告密"說:"這些俘虜是我們組長劉光子捉的!"當時團領導聽了這話著實吃了一驚:"他一人能俘虜63名英軍?!"這可是英軍王牌"格洛斯特營"的一個連啊!後經認真核實,確實無誤。在雪馬里戰鬥前,志願軍561團曾提出過一個口號:抓一個俘虜立一功!劉光子的英雄事迹材料上報後,1951年底,志願軍總部授予劉光子"孤膽英雄"榮譽稱號,並記一等功。1953年,當劉光子到蘇聯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時,斯大林接見了這位傳奇式的英雄。這位偉人興緻勃勃地問劉光子,你怎麼能一次俘虜那麼多英軍?劉光子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說:當時反正是豁出去了!這話的確說得很實在。但回想起來,至今都讓人感到振奮。後來那63名英軍俘虜中有一位當上了英國的議員,他有一次訪華時,見到了當年我軍雪馬里戰役的指揮員。這名議員極其懇切地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想親眼見一見曾俘獲他們63名英軍士兵的那位志願軍英雄,他要當面向英雄請教,當年一個人怎麼能把他們63人活捉?以解他回英國後心中百思不解的疑惑。可是不巧的是,那時剛退休的老英雄劉光子已經重病纏身言語不清了,英國議員的願望未能如願。------------------------------------------------------------------------------------------------------------------------------------------------昨天又讀了這篇很妙的奇幻戰爭文學1953年的世界青年聯歡8月4日開幕,而史達林在當年3月5日己經蒙馬克思寵召去見了列寧。這位劉英雄在世界青年聯歡見到的史達林到底是誰?難道是「社會主義之陰屍路」,是不是很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