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目前海軍陸戰隊編制

查無此帳號 wrote:
2014年,最新標...(恕刪)

俺服役時
司令是高王玨中將
副司令是陳邦治中將
而師長是洪中旭少將
參謀長是蔡添福上校(後來升任烏坵指揮官任少將)
精實案時,蔡榮柔接洪將軍位置,夏復華上校接參謀長,也在他底下磨了快一年,很精實的長官。2017年時學長也去協助處理指揮官後事。

不過服役期間,許鴻聲旅長是我最感謝的長官之一。
不知不覺退伍都20多年

吳柏柏 wrote:
站哨常常歇5小時又要站2小時 loop


59x - 60x 那時 左營軍港的都兩歇兩 中尉都要去站哨 兩棲也很慘 幾槓的都在站哨

雄壯威武三不怕的海陸引以為傲 101營 營部來報到了,後來又改成隊部營,現在變戰鬥支援中隊..........隊名越改越鳥
Mark杯 wrote:
台灣發生戰時,已經有一個陸戰隊搶灘部隊在外海待命了
當港口被占領時,已經意謂著後勤補給已經斷了,敵軍的支援會源源不絕從此港口進來
陸戰隊的使命,就是在本島發生戰爭時,配合陸軍由內往外,陸戰隊由外往內,進行奪港動作

這種戰術還是第一次聽到
若已爆發戰爭了.那陸戰隊[在外海待命].恐怕是成為敵方目標連自保都有問題了.真還能再回來[進行奪港]?

其實過去常聽到的說法
因為有外離島存在.若有外離島被占領的話.能派出陸戰隊前往奪島.....
但理論歸理論
(就像沒戰爭的承平時期部隊就已缺人了....但卻相信戰爭爆發後.就能冒出後備軍人或民兵還是什麼黑熊....反正都是理論而已)
要說現實情況?
李總統時代在馬祖服役.當時就是強調獨立作戰.不敢指望戰時有外援過來
道理很簡單
戰爭都爆發了
那原本駐守在本島的部隊(包括陸戰隊).應該是集中力量守護本島了
真還能支援外島?
更別提金馬外島既然地理位置接近大陸!那本島若要派兵支援.不管來的是軍艦還是軍機.應該都難免成為對岸的活靶吧
更別提今昔國軍規模已發生巨大差異
自己服役的年代.國軍還有40多為萬甚至50萬人
如今只剩10幾萬人!!
看來戰時要保衛本島尚且人力不足了....還顧得了外島?
即使至今還有陸戰隊編制
看來應該也是留在本島.負責打反登陸戰

說到底
從過去到現在.海空軍都沒強大到能撐起防務
(這不是說海空軍不給力.而是台灣受限於客觀條件限制.無法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海空軍)
那海空軍功能?
無非就是為本島的地面部隊包括陸軍及陸戰隊.再多爭取一點準備時間....等海空軍收工後.就是看地面部隊打反
登陸戰了
(當然這只是針對本島而言!若是金馬外島.沒有海空軍的緩衝.駐軍就是直接面對戰爭了)
過去年代
本島地面部隊規模龐大.代表要想登陸的話.代價將相當可觀.....如此就能讓假想敵不願輕易在軍事上嘗試
而台海就能保有和平
反觀近年?
少子化浪潮下兵源已持續減少.本該堅持徵兵制確保部隊人力來源才對.....但政策卻反其道而行.以募兵取代徵兵.結果就是地面部隊規模大幅縮減
簡直像是鼓勵對岸可在軍事上嘗試
甚至有人形容
這種離譜的制度
簡直是向對岸發出戰爭邀請函
以前服役的高司營區,有個海陸的上衛也混入擔任分隊長,每天吹冷氣躲起來,涼的很,少將指揮官看到他一身奇裝異服(陸戰隊製服)還質問他如何調進來的?他私下跟我說靠關係走後門調來的!
301,401是戰車營

有玉山艦代表不會裁海陸,何況還是數艘玉山艦,而且美軍也算開始間接介入台灣軍事體制,更不可能裁

我是覺得要縮小憲兵單位大概一千人就可以。
政戰體制廢掉,師承俄軍的政戰,看俄國那鳥樣就廢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