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菜菜小娃 wrote:要資料自己找,話說開...(恕刪) 這距離您說的「陸海空軍『大部份』都跑到共產黨那邊才對」,差了很遠很遠很遠。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please!您這麼愛長他人志氣,留在台灣做啥?
Tarunaka wrote:我覺得大家很奇怪,好像總認為戰後要赤手空拳站起來才是真本事,接受了美援就不是本事,就沒啥好吹牛。 你說出重點兩個字,吹牛。要吹牛,被炮也是正常的。若都沒吹牛而被炮,就是開炮人的問題。
dumby wrote:你說出重點兩個字,吹牛。 是呀,你看不順眼他,認為他說話膨風,所以喊他「吹牛」。這是主觀問題。但我認為還好呀!所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我們應該有多少事實,說多少話。拿人的不只我們,但依我看,好像大家手也不短、嘴也不軟,從西歐到亞洲,沒有人「言必稱美國」,把自己的努力都否定掉了。成績該算在我們頭上的,就不該客氣,您說是不是?
Tarunaka wrote:但我認為還好呀!所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我們應該有多少事實,說多少話。拿人的不只我們,但依我看,好像大家手也不短、嘴也不軟,從西歐到亞洲,沒有人「言必稱美國」,把自己的努力都否定掉了。成績該算在我們頭上的,就不該客氣,您說是不是? 全民的功績 與 個人(或某羣人)的功績 是有差別的。本串討論中,你所謂的否定,都是在否定某人(或某羣人)獨佔功績。沒印象有人明言否定全民的努力,現在看似您又把我們(全民)拿出來墊腳,真的不得不讓我又想提炮戰的事,炮戰中,死傷的人裏各族羣的都有,一般兵士(包含充員兵)撫卹的問題一直存在。一般兵不像高級將領,如此有名聲受到重視。但當在戰功上就暗隱的強調是某些人的功績。甚至連死傷人數都是個疑點,爲強調保衛的成功,整體傷亡就數字儘量降低。但當提到單一事件多麼悲壯的時候,數字又顯現出多麼的慘烈。再回到一般兵士,當在提到撫卹(利益)的問題時,就又被打混戰似的,依族羣背景來分化。要是當事人是“本省籍“,就被說民粹,蓄意分化。”外省籍“的,就又被說是,既得利益,還得寸進尺。(有意無意分化的人,是各方都有。”分化“是各方上位的人都在操作,既得利益也是上位的人。當需要找對象消費時就提下層的人,過後就丟棄。)該死的總是平民百姓,總爲各方某某高級人墊腳。
dumby wrote:全民的功績 與 個人(或某羣人)的功績 是有差別的。從開頭,你所謂的否定,都是在否定某人(或某羣人)獨佔功績。沒印象有人明言否定全民的努力,現在看似您又把我們(全民)拿出來墊腳....(恕刪) 真要說起來,那功績當然是大家都有分。所以大家都不應該客氣。但不必強調甚麼功績不功績的。因為意義不大。過去無論誰、做過多大功績,現在我們這個要死不活的德行,功績也變母雞了。大家努力把功績找回來吧!
dumby wrote:全民的功績 與 個人(或某羣人)的功績 是有差別的。...(恕刪) 我覺得,話是因為把日本人的因素參雜進來,才變複雜的吧?有人說,日本人把台灣建設成「亞洲第二」工業國,偏偏被某人搞成了第二都排不上。這樣說法豈不是自虐?把大家努力都否定了?大家單純點,不用帶著那麼多感情因素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