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天下第一軍!!!

dani123 wrote:
有說是鄭洞國主動出...(恕刪)


你好 關於此點說明如下 鄭洞國要死守 誰下的令?

不就是老蔣!

百姓加官兵幾十萬人 光吃三餐

那就是多大的補給

而要固守長春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不足

所以固守 就真的變成 死守

為此鄭將軍5月中旬

抽調3個師的兵力組成突擊部隊向長春西北出擊

一來要擊退這一地區的共軍 以保障機場不受共軍砲擊

二來趁機蒐購糧食

5月19日我軍佔領小合隆

林彪得到戰情回報

見到我軍脫離堅固工事

正是求之不得 天賜良機

立刻調動2個縱隊又7個獨立師

奔襲小合隆

並希望吸引更多長春守軍出來救援

循機予以消滅

進而攻入長春!

5月23日獨立第7師首先在卡倫地區攻擊暫21師

迫使退守興隆山

24日各路共軍陸續到達

十幾萬大軍發起進攻

一舉佔領了大房身機場

鄭將軍看到機場失守 非常震驚

因為那是命脈!

立刻派出王牌 也就是原來新一軍最早的主幹

正字標記 天下第一軍 新38師

投入反擊!

25日 38師師長史說親自指揮兩個團反擊機場

激戰之中

中共派出東野一個縱隊{也就是整個軍}

從側翼撲殺過來

首先便把擔任側翼掩護的暫61師擊潰!

逼近新38師師部

參謀勸師長撤退

師長說我指揮所一撤

正在反擊的兩個團必然被殲滅

如果堅決頂住等後援到來還有希望

並下令堅決反擊

並火速調後衛團趕來火力支援

就這樣拚死抵抗 堅持到後衛團趕來

這才收攏全師部隊撤回長春基地

此役

國軍暫56師有2個團被殲

副師長王正國和2個團長被俘

暫61師 損失了兩個營

只有新38師全力頂住 再次以少勝多全師返回

但是阿但是

大房身機場被中共優勢兵力佔領了

從此長春的空中通道 命根被切斷

只能全靠空投補給

此役中共損失了2千多人

經過這一仗

林彪才想起來了他是新38師多次手下敗將

有了心理陰影 認為守軍戰鬥力還強

於是改變作戰計畫

先圍再說

暫時不攻了

以上說明~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你好 關於此點說明...(恕刪)


因為林彪吃過新38師的虧 知道戰鬥力與防禦工事的厲害

認為攻佔時機不成熟

於是在5月29日提出用一部分兵力圍住長春就可

其餘主力轉到熱河承德與古北口

6月1日又提出深感兵力有限

無法對長春進行攻城與打援

請求軍委指示

朱德提出 攻打長春不需要太多部隊

派出兩個縱隊與幾個獨立師就可

主要能防止國軍出來反擊就可

其他兵力 全部都用來打援

6月5日東野提出3個作戰方案

1:正式強攻長春.但認為沒有甚麼保握.萬一打不下對士氣影響太大!

2:用少數部隊圍困長春.主力移往北寧路作戰.但認為也不宜採取

因為糧食補給困難.加上南下未必遇到作戰機會.反而使長春守軍撤離

不就縱虎歸山!

3:利用2到4個月的時間對長春實施圍困.看守軍有多強.經過長時間的消磨

戰力必然銳減.除了延遲收復幾個月 對中共毫無壞處

於是中共軍委同意此方案

於是從6月25日開始 久困長圍

開啟了長春圍城 悲慘命運~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因為林彪吃過新38...(恕刪)


中共以第一前方指揮所統一指揮圍城部隊

起初城北城西由一縱負責

城東城南由六縱負責

後來以第12縱接替一縱

再以6個獨立師接替6縱主力

而6縱18師繼續圍住長春

獨立師則以營為單位

在長春近郊

封鎖所有道路

確實控制大房身機場

再以遠端砲火控制城內自由馬路與新皇宮兩處機場

嚴禁糧食與燃料進入長春

嚴禁人員出城

各部再準備預備隊

隨時準備攻擊出城軍隊

而各中共主力則繼續休整練兵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樓主您好,日前看了篇對岸的文章,內容說死守長春是鄭洞國的意思,老蔣反而一直督促他突圍離開長春,附上網址,還有勞樓主幫忙釋疑,謝謝

http://kuaibao.qq.com/s/20160522A05FI400?refer=cyshare_recomnews

subpen415 wrote:
樓主您好,日前看了...(恕刪)


你好 給的連結搜尋不到任何文章

但大致可猜到文章內容

歷史的真相就是死守

等到大勢已去

情勢已不可逆

人都快餓死光了

再空投命令叫人家撤

要撤去哪裡?

根本就是呼嚨

只有仰天長嘯

以後要寫到這裡還可寫幾萬字

以上說明~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回樓主,標題是「解密蔣介石「十二門徒」:林彪最鬧心,張靈甫最優秀 」

內文如下

=====================================================================================================
8、蔣公的十二門徒之【鄭洞國】——最叛逆的學生
他用兵穩健大膽,長於夜襲。在抗戰期間,他三為軍長,轉戰長城內外,長江上下,印緬異域。他是威震疆場的抗日名將,從東征、北伐、抗戰,戰功卓著,逐漸成為蔣介石所倚重的將領。但在內戰中卻成為一名敗軍之將,置蔣介石三次手令於不顧,當了一回蔣介石「最刺頭」的學生,起義投誠。他就是黃埔一期的鄭洞國。

鄭洞國是黃埔一期的學員,但說起他當年進入黃埔,卻是冒名頂替進來的,這在黃埔軍校史上恐怕也是獨一無二的。在黃埔一期的錄取榜上,有兩個叫黃鰲的學員,湊巧的是,兩人都編在第二隊,出操點名時,兩人一同應聲出列。然而這兩個黃鰲卻有真假之分,一個是真黃鰲,另一個則是鄭洞國。

原來,志在投筆從戎的鄭洞國從湖南趕到廣東時,已經錯過了軍校的報考,而他的同鄉黃鰲卻擔心一次考不上而先後報了兩次名,不料第一次他便榜上有名,遂落下個名額虛位以待。他建議鄭洞國頂替他的名字去應考。

鄭洞國無奈之下只好以黃鰲之名報考黃埔。結果數日後,兩個黃鰲的名字同時出現在錄取榜上。好在這種尷尬沒有持續很久,他向校方說明了情況並得到校方的理解而未予追究,他的名字也改回了鄭洞國。

鄭洞國雖不是共產黨員,但因其同鄉兼好友黃鰲、王爾琢等均為共產黨員,在黃埔軍校期間,他在思想上與共產黨一直比較接近,這使得其畢業之初,蔣介石一直不信任和不肯重用他。直到1930年中原大戰期間,馮玉祥的西北軍一次夜襲蔣介石,中央軍措手不及,全線潰退,當時是團長的鄭洞國冒死守住陣地立功,之後便升為旅長並逐漸獲得蔣的信任。其後他便一路上升。

他是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曾參加過長城古北口戰役、平漢路保定會戰、台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崑崙關戰役。1943年春,蔣介石任命鄭洞國為中國遠征軍新1軍軍長,參加收復緬北要地密支那攻堅戰。1944年9月升任中國遠征軍駐印度副總指揮,成為一代抗日名將和蔣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

但這位已被蔣所倚重的將領在內戰中卻給蔣介石詮釋了什麼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1948年3月,鄭洞國「臨危受命」來到被解放軍重重包圍下的長春。此時的長春,四面皆被解放軍包圍,已成為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孤城。隨著時間的推移,糧荒越來越嚴重,鄭洞國向蔣介石要來的空投也根本無濟於事。

隨著戰局的發展,蔣介石先後3次下令孤守長春的鄭洞國率部突圍。10月10日,蔣介石派飛機空投給鄭洞國等人一封親筆信。大意是:空中投糧已無法繼續,命長春守軍立即向東突圍,突圍之日,派飛機掩護。鄭洞國等人認為,官兵久餓,腿腳腫得難以行走,不僅突圍突不出去,就是突出去了,也是死路一條。

最後,由鄭洞國電復蔣介石,陳述不能突圍的理由。接著,蔣介石發來第2次電令,再次催促鄭突圍。鄭再次召集曾澤生等商議後認為強行突圍即便有望也勢必中途被殲。商議後,鄭洞國再將此意電陳蔣介石。

10月15日,在解放軍攻克錦州的當天,蔣介石又擬一份措辭嚴厲的手令嚴令鄭洞國執行,否則「如再拖延時日,將受軍法制裁。」鄭無奈之下決定將長春守軍分成左、右兩路縱隊轉移:曾澤生的60軍在左,李鴻的新7軍在右,各自分途行動。

但轉移還未開始,軍部就來電說,曾澤生的60軍起義了。鄭洞國等人的撤退計劃頓時化為泡影。萬般無奈之下,他給蔣介石寫下一封訣別書之後決定「成仁」,但發現左右已將他的槍藏了起來。後經下屬的勸說和共產黨方面的爭取,鄭決定投誠。而在國民黨那邊,因鄭在給蔣的覆電中有「以死報命」的字樣,國民黨中央社在10月23日報導說:鄭洞國已經「壯烈成仁,為國捐軀」。蔣介石號召黨政軍高級官員學習鄭洞國殺身成仁、忠於黨國的精神。而此時,投誠的鄭洞國已經抵達解放區,正在哈爾濱受到熱烈歡迎。

===========================================================================================================

subpen415 wrote:
回樓主,標題是「解...(恕刪)


你好 文中不就擺明有許多矛盾

不能空投食物

還能派飛機掩護?

既然有飛機 幹嘛不去轟炸掃射中共地面部隊?

中共大批地面部隊既無掩體也無掩護

這場仗我們早就打贏

還會被圍城?

把最精銳的新38師關在廁所叫其死守 動彈不得

中共想到國軍高層有這樣蠢的戰略

真的開心的不得了~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樓主文筆很精彩寫得很客觀真實。而且有事實根據。不是街頭文學可比
但很想知道令尊什麼時候離開東北。在圍城前後。還是一直在瀋陽市。如果能多加令尊回憶一定更真實動人








你好 先父奉派到內蒙買馬後 回東北就開始訓練

以後擔任騎兵連均在瀋陽與長春之間遊走偵查

亦有被砲彈轟擊 整個馬頸斷裂 自身震飛雪地

全身濺血 也有下屬跑回基地 說李檜欽陣亡了

後來家父醒來已在野戰醫院

以後長春圍城

司令部令 誰能搶到糧食就是他的

父親擬定計畫 組織下屬 到了興隆店

搶了整列火車

團部知道了 要求繳回

先父說 不是下令誰搶到的就是誰的?

再來 如何繳回?

大批糧食又不是裝在口袋就可

還沒拖回去 就死在半途了

於是聯絡瀋陽糧商 連物資馬匹貨車全賣了

得到天文數字的東北流通劵 均分給下屬

自己也透過同學下屬取得路條

買了機票 離開戰場

或許一路從抗日到剿共打太久打累了

自身就到處遊歷行走 北京 上海 香港 到台灣

以後在鳳山又被孫立人將軍遇到

再派去訓練新軍

自身也回到金門打了古寧頭大捷

所以說先父真的是鬼使神差

從新38師113團緬甸仁安羌大捷一路東北到金門古寧頭

實際在第一線歷經過這些歷史轉折點

從11歲離開四川營山老家到重慶讀書

就再也看不到父母

從照片可看到聰敏飽滿天庭還有極長耳朵手掌豐厚

九十餘歲 五指併攏 緊貼褲縫

都是長年歷經累積的習慣養成

所以他老人家突然意外往生過程也讓我痛心疾首

也因為我們能透過他的故事生命歷程

了解他的心境

所以子女們都很爭氣

也都有所成

高山仰止

感恩緬懷~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他能離開長春應該說是很幸運!很多新一軍部屬投降時流下了屈辱的眼淚。他擔任騎兵搜索部隊証明了當時很受長官重視。
只能說上天自有安排。單從照片也看出他很精神
  • 1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