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南韓 KF-21 獵鷹

collapsecp wrote:
推力都不夠超音速了,電力還要滿足電戰使用,拆東牆補西牆?

KF-21目前看起來,跟F/A-18A/B尺寸相近(17公尺長),
(大於F-16/F-35 15公尺)(小於F-15/F-22 19公尺)(恕刪)


其實我一直認為五代的超巡不是為了纏鬥戰鬥用,而是為了不讓匿蹤機的折射角度曝露,進入雷達區時快進快出。美國空軍對匿蹤機與有人戰機訓練不太一樣。

我們在自家地盤要不要超音速?我是覺得不太需要。

沒有錢就別挖個洞把自己活埋。又是研發大顆發動機又是匿蹤塗料平時操作都要塗塗抹抹的,錢洞太大。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其實我一直認為五代的超巡不是為了纏鬥戰鬥用,而是為了不讓匿蹤機的折射角度曝露,進入雷達區時快進快出。美國空軍對匿蹤機與有人戰機訓練不太一樣。

我們在自家地盤要不要超音速?我是覺得不太需要。

沒有錢就別挖個洞把自己活埋。又是研發大顆發動機又是匿蹤塗料,錢洞太大。


所謂的超巡本來就不是纏鬥用,纏鬥都是1馬赫下的運作,
超巡好處只是速度快下省油而已(不用開耗油的後燃器就可以超過1馬赫飛行),

匿蹤塗料....台灣有做出來,效果嘛.....跟美國比當然是沒多好,但有一定效果在
之前報導過有塗在小型船艦跟AT-3上測試過,
聽說小型船艦效果相當好,出港沒多久就偵測不到了,
塗過的AT-3的則比沒沒塗過的同型少了一半的雷達反射波,
上述船艦和AT-3本身外型並無匿蹤,只是單純的上塗料而已,
所以效果看起來.......最少勉強OK啦!

至於發動機,我倒覺得如果真想開發下一代戰機,
沒生出一個自製大顆的發動機就真的不用想了! (不要跟我說用IDF的F125)
像韓國等其他國家,還可以跟美國拿F404或F414,
雖然台灣有跟美國買到F-16V,但可沒說可以單賣引擎給台灣!
至於織女星計畫聽說是要做垂直起降引擎.....我覺得這步跨的太大!
比較建議先做出一個推力稍微像樣的矢量噴嘴引擎,
做出來後再看狀況考慮要不要做成垂直起降的
rukawa1 wrote:
所謂的超巡本來就不是(恕刪)


纏鬥當然不是用超音速,但是超巡可以快速佔位置,所以五代說法是超巡為了這個佔位動作。但是它到底是有助纏鬥還是避讓雷達鎖定我是抱持懷疑。

黑狼那件事就別說了,我都懷疑當初是空軍將領不懂匿蹤塗料把案子給GG掉。即便是現在的閃電塗料也要常常塗佈,老美為了這個塗佈後勤還開發了閃電專用機器人。當初閃電交機給英國佬海軍的時候,還傳出每幾(一)次出勤就要重新塗佈。

匿蹤塗料現在的專利都出現了,在塗料內混合了奈米碳管這種相關技術,我國要發展匿蹤塗料不會困難,但是"操作起來"就可能是個坑,一個小時操作費用四萬多美雖然不是全都塗料,但是想來不會太客氣。

我的意思是這個東西不要急著上去。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在自家地盤要不要超音速?我是覺得不太需要。
那這樣還需要五代嗎?
不如拿小型運輸機發展電戰機,
再配上"飛彈/炸彈卡車"無人載具,
加上現有的4.5代機種,應該就夠傳統防禦使用。
macross_sato wrote:
老實說, 我那時很難想像這個國家能否發展起來。

兩國論後十五年, 就變成我很訝異他們怎麼有一些

產業鏈,不知道技術怎麼來的。


韓國的產業鏈一開始都是由日本技術支援,相較於台灣,日本人會給韓國較好的技術,汽車、造船、電子都是這樣來的,韓國人雖然很多人仇日,但是商業上抱日本大腿的人不少。
sun2323dw wrote:
美商協助台灣發展 IDF 後,
美商再協助韓國發展 T-50 ,有些熟悉的元素。

那,美商協助
韓國發展 KF-21 戰機,
那以後,台灣的新戰機再請美商協助,
會不會有一些現在的成果,出現在日後台灣發展的機型上?


不用多想,不會。

全世界都一樣拿政府的錢來花最爽但狗屁倒灶的規定、限制、保密、審查也是包山包海包你煩死。

簡單說你拿政府的錢研發一款超美味的佛跳牆,但有規定配方、工法、包裝等等一切相關技術都不能外傳。做出來的成品你也不能自己賣,只有國家說能賣你才可以賣,但只要賣了你有合約規定的利潤。

可是你回頭一望市場上想要吃佛跳牆與想要賣佛跳牆的人很多,基於有錢不賺王八蛋的心理你找一個人合夥,而且他出的錢以外還要出"場地",然後告訴他如何做"大雜燴",要買排骨、魚肚、蹄筋、鳥蛋、鮑魚、魚鰾、魚翅等等材料..................,而且這些材料很大比例必須跟你買,然後賣出去的利潤不以股份抽成而是以約定抽成我六你四。

另外產品的利潤是要先扣除我教你的學費,每賣一壇先抽賣金的5%

挖哩幹........

我自己賣的佛跳牆我自己不能決定賣給誰以外,還要包做、包銷、包管理、報後勤。教人家做成大雜燴後,那都他的事我只負責收錢、監工。而且他的場子租金低我的場子租金高給他做比我自己作賺的還多。

韓國其實骨子裡跟我島一樣都在做代工賺工錢,像韓國造船業生產的液化天然氣船是世界第一的品質與數量,可以每艘船平均利潤是船價的5%,可是光付給法國有關液貨艙的專利費同樣也是船價的5%。

法國躺著賺,或是像韓國佬生產、發展、整合的T-50就比M-346貴了,要是由洛克希德自己搞肯定更貴,還要看政府在那GGYY,跟韓國人合作省了工有了錢還有一個可以GGYY的夥伴,更重要的成品賺一手、零件也賺一手。專利費在賺一手。

當然我們也是一樣的,生產T-5也是要跟原廠付專利費的。那美國怎不會跟我島合作?廢話對面那個肯定GGYY。
waffe
TW Energy wrote:
...........
匿蹤塗料現在的專利都出現了,在塗料內混合了奈米碳管這種相關技術,我國要發展匿蹤塗料不會困難,但是"操作起來"就可能是個坑,一個小時操作費用四萬多美雖然不是全都塗料,但是想來不會太客氣。

我的意思是這個東西不要急著上去。


塗料這東西可上可不上!

今天要測試塗料效果或測試有上塗料(全匿蹤)的戰術飛行,
那就上!
但如果不是呢? 就一般戰術飛行訓練,
那就不要上啊!
OK的!
中科院研發匿蹤塗料的「黑狼計畫」主持人陳國樑博士,被控為向國防部推銷自家科技公司的匿蹤塗料,將塗料機密資料交給立委向國防部說項,被國防部發現,移請調查局偵辦。台灣高檢署訊後,以陳國樑涉嫌洩漏交付國防秘密罪,且有串證之虞,向高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陳國樑中央大學化工系畢業,負笈美國取得賓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應力博士,專精電磁波吸收材料和匿蹤工程,曾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從事電磁波相關研究,曾參與美國隱形戰機塗料研發。

八十四年間,中科院執行名為「廬山計畫」的匿蹤戰機塗料研發,但因技術落後,造成機體過重且容易剝落,該計劃宣告中止,改以「黑狼計畫」取代;九十二、三年間,中科院找來陳國樑協助,自美國帶回一批介電性吸波塗料的樣品和技術參數進行研發,並獲得突破,九十五年十一月,塗有新一代匿蹤塗料的AT-3教練機,正式在清泉岡基地亮相。

但陳國樑當年與中科院合作「黑狼計畫」時,國防部及中科院曾要求簽下保密條款,不得擅自公開。但「黑狼計畫」結束後,陳國樑希望國防部下單向他開設的科技公司購買匿蹤塗料,於是提供資料給某軍系立委,以向國防部說項。國防部檢視發現竟然有不少資料來自「黑狼計畫」,除雙方簽約保密條款的內容,甚至有技術的應用及相關參數,國防部認定陳某觸犯外患罪,移請調查局偵辦。

劉黎宗曾任聯勤司令部參謀長,海軍在2010年間,向軍備局申請發展艦艇匿蹤塗料技術,軍備局委託中科院研究人員陳國樑負責研發,軍備局驗收,認為沒有達到要求,決定和陳國樑解約,陳國樑不滿研究結果遭到淘汰,輾轉透過軍備局203廠廠長王能聰,曾任聯勤司令部新聞官的胡孝勇,以及陳國樑的部屬陳道明等人,取得軍備局的「海軍艦艇匿蹤塗料檢討報告書」,再用這份報告書對外爆料,檢舉本案採購「官商勾結」,由於報告書內容涉及機密,陳國樑因此被控涉嫌洩密。高檢署將陳國樑和劉黎宗依「外患罪」起訴,其他三人也被列為被告。

--------------------------

人家從美國請來, 最後卻是關起來.
先不論陳博士有沒有走對的路, 
結果顯而易見沒人敢再回來‧
macross_sato wrote:
人家從美國請來, 最後卻是關起來.
先不論陳博士有沒有走對的路, 
結果顯而易見沒人敢再回來‧
之前不是狂罵萬惡資本主義,
怎麼現在不說萬惡,改說有情操愛國啦。
collapsecp wrote:
之前不是狂罵萬惡資本(恕刪)


你要嘴什麼?

你曉不曉得從過去IDF, AT3 搞匿蹤時我們技術從領先群

那時阿共連什麼叫做匿蹤都不懂,

到現在我們搞出什麼?

這背後原因就是高層不想要.

狂罵什麼?

你要跟我嘴什麼?

你打模糊帳是想幹嘛?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