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直升機3D立體對台作戰的盲點

Charlie2020 wrote:
我们家的仓库就在桃园,陆航的AH64与黑鹰整天在头上飞,告诉你这种低沉的直升机奖叶声音可以传超过不只六公里,只是你这个小白搞不懂高低音与传送距离的关系。 军盲!
在海上更是远远就听到! 白到透明的XXX!


呵呵!您耳朵真牛,比美军自己的测试都灵敏。
黑夜有雨 wrote:
呵呵!您耳朵真牛,比(恕刪)


小白,這圖是指AH-64停在樹梢頭的靜音懸浮測出來的,當她以340公里時速飛行時的聲音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你聽得懂嗎? 可能還是搞不清楚吧? 回去問問典獄長,看看他會不會解釋給你聽,還是給你關黑房?
可憐的軍盲,整天做這種被打臉的事,我們長年浸淫在軍武世界中,與軍事武器經常性的接觸,你們這些對岸的,連槍都沒麼過的軍盲,看到這張圖一知半解的就想拿來用,還用錯地方,真是可憐啊! 軍盲搞半天還是軍盲!
Charlie2020 wrote:
小白,这图是指AH-...(恕刪)

呵呵!又玩人身攻击啊!你不是说可以听出来嘛!来晚上听一下,定个位。
2022年以前,海面及低空的偵搜是一大弱點,獵風者拖太久了!
島上雷達往外看! 沒有背景雜波的干擾,在直升機群路徑上埋伏數層匿蹤艦,還挺好打的!
不能不明白
牆國人的耳朵長X皮。畫到5-60分貝就是聽不到了,嗯嗯,哈哈哈哈。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farmer3000 wrote:
2022年以前,海面(恕刪)


獵風者沒說要拿來軍事用途。密度也不夠用。我曾經看過國外相關的論文,該作者使用的是無人空載接收機,我也認同這種東西未來有軍事價值,但是我想不是現在。

台灣如果有那種能力,可以從陸基版本來做。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Bobchen7 wrote:
然後中國直升機群直接飛越台灣海峽,不在海上設立任何補給點,表示飛過最短130公里的台灣海峽一次,最快大約半小時(假設時速300公里),那麼集結地點必然要選擇最接近台灣的基地,因為直升機作戰半徑不大(假設400公里),加上全副武裝滿載兵員更耗油,然後要躲避台灣的防空系統,尋找安全或是要佔領的降落地點,放下步兵後返回,所以沒辦法從更內陸的基地出發,好節省油料。


台灣就可在學校操場補給掛彈
為何老共就要集結後再出發?


Bobchen7 wrote:
如果中國直升機群平安到達台灣,放下一個梯次後等下一批再來,光飛行就得一個小時以上,但還要為大量機群加油、掛彈,人員整裝上機,機體故障處理等,用三個小時以上推算也不意外。如在安全點降落的部隊,至少要躲避台灣軍隊主力包圍清剿三小時以上,才可能得到增援。如果是佔領要地特攻的,可能已經陷入台灣軍隊重火力包圍,被直接殲滅。


忘了老共還有遠火支援?

Bobchen7 wrote:
PS:幾百架低速的直升機飛過天空,很容易成為各種防空火炮的目標,尤其中國直升機駕駛員通通都是第一次飛過台灣海峽,到達陌生的台灣本土。如果白天太危險,晚上則很容易有飛行意外,所以假設兩成戰損算是很樂觀的評估。


忘了老共的無人機,遠火?

你是指揮官,沒拿到空優前你會下令 "直升機飛過天空" ?

攻擊方要集結,防守方可以分散。
這是小學生都懂的。
難道一個解放軍坐一隻直升機嗎?
或許有新疆或是西藏朋友透露一下遠火集結座標給台灣,一發海馬斯就可以解決。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Charlie2020 wrote:
飛彈打一打? 然後呢(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我國現役野戰防空主力為美製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以及便攜型FIM-92刺針飛彈。復仇者防空系統所使用之飛彈也是刺針,其以2具4聯裝刺針飛彈輔以一挺.50口徑M2重機槍,搭載在悍馬車上形成高火力、高機動性的優秀野戰防空武器。然而,我國使用自製「蜂眼」雷達與復仇者防空飛彈搭配,卻與原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發生整合困難相關問題,使其戰力受些許影響。
而便攜式刺針飛彈則是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單兵防空武器,基於其便利性及靈活性,步兵可隱匿於民房或掩體,使用刺針打擊來襲之飛行器。可見在台灣可能發生的城鎮戰中,刺針必是一大利器。我國當前擁有的刺針飛彈分為腳架發射的雙聯裝型以及肩射型,雙連裝型已部署於海軍陸戰隊及駐外島部隊,然而其通常為腳架固定式架設,機動性不如肩射型高。而肩射型者則因美國近幾年才願意出售我方,目前仍未普及於部隊,數量不足且戰力也未完全形成。

另一我國現役野戰防空武器則是捷羚防空飛彈系統。捷羚雖是國產裝備,然而卻由於設計問題而不適合行野戰防空任務。捷羚配備陸射天劍一型飛彈四枚,射程較復仇者與刺針遠,然而其載台為商規豐田卡車,越野能力與防禦能力皆不高,且也因捷羚的作戰系統與整合能力為人詬病,國軍只好將其部署在機場或其他重要設施行固定防空任務,成為一既不能當區域防空,又無法充分承擔野戰防空任務的尷尬武器。。

除上述三種武器外,國軍另有MIM-72榭樹飛彈以及唯一一款自行防空炮-M42防空炮車服役。兩者雖是早期國軍野戰防空主力,然而現皆已老舊極待退役。而未來也隨著M42炮車的淘汰,我國將會缺乏自行防空炮類武器,造成野戰防空網的一大缺口。

綜上可見國軍當前除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及刺針飛彈外,沒有其他合適的野戰防空裝備,而復仇者及刺針亦擁有各不同問題。且也因自行防空炮的不足,使得我國野戰防空能力打了不少折扣。對比周遭國家,日本、南韓、中共皆有自製先進野戰防空飛彈系統、自行防空炮服役,亦有大量便攜式防空飛彈列裝地面部隊。我國野戰防空現況,令任不勝唏噓。
隨軍武技術發展,現代兩棲登陸已經比二戰時難多了
二戰兩棲勝敗最重要的奇襲,沒機會了
艦砲支援清理灘岸,也沒機會了,因為反艦飛彈

兩棲登陸難度變得更高是世界公認的,只有中國有不同見解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