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有雨 wrote:
該型飛彈被設計用作齊射攻擊,即由一艘潛艇連續快速地發射8枚飛彈,並獨立控制每枚飛彈的數據鏈。在巡航過程中,數枚飛彈可以相互協作調整其飛行姿態及軌跡:其中一枚飛彈可以保持在7,000 m高度巡航並使用其主動雷達尋敵,然後將此引導信息發送給其它在較低高度巡航的飛彈。根據設計,在一次齊射中有一半的飛彈將鎖定攻擊航空母艦,其餘飛彈則攻擊其他艦艇。如果齊射過程中在較高高度巡航導引的飛彈被擊落,則剩餘的飛彈中會有一枚自動拉升巡航高度並成為新的導引飛彈。在攻擊的末端,所有的飛彈都會開啟主動雷達引導攻擊[3]。
1975年就服役的P500就有的功能。
我聽你這維基在吹牛。
P500 1973年完成研發,你知道積體電路何時才正式運用嗎?
使用電晶體的年代的導彈要數枚飛彈可以相互協作調整其飛行姿態及軌跡
我聽你放屁。
1973年,電腦還在用卡片打孔,0與1的世界,連DOS都沒出書教學,
居然吹牛到8枚導彈可以連動。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