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H wrote:
據我理解 這種交互...(恕刪)
《日本經濟新聞》3月22日文章,原題:波音墜機事故給中國飛機帶來崛起機會?波音的小型客機“737MAX”接連發生事故開始影響低價航空企業(LCC)和新興市場國家航空企業的飛機採購計劃。在訂購該機型的航空企業之間,開始出現調整計劃的暗示性發言,另一方面,想要涉足該業務領域的中國和俄羅斯的飛機制造商則希望藉此機會獲得訂單。在被視為客機商戰主戰場的小型客機市場上,波音和歐洲空客的兩強體制可能出現動搖。
受737MAX事故的禁飛影響,同等體量的小型機“C919”總設計師、中國商用飛機(COMAC)副總經理吳光輝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申請歐洲適航證,爭取用3到4年的時間完成適航取證工作,強調了進入世界市場的姿態。C919在2017年試飛成功。力爭到2021年取得中國航空安全部門的適航證。如果能取得歐洲當局的適航證,對機體的信任度將得到提高。中國在2016年把與MRJ競爭的“ARJ21”(60-90座)投入商業運營,但目前僅在國內飛行。包括海外的新興航空企業在內,C919被認為獲得了800架訂單,歐洲適航證成為能否實現向海外交付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