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 giga wrote:
問得干脆且切中要點...(恕刪)
接下來的問題是,
台海當面有200輛中短程飛彈的飛彈發射車
在目標情報由第三國提供的情況下
1.要打開一條1到2個鐘頭的空優走廊到目標區
需要多少枚巡弋飛彈?
2.在前提1已經完成的情況下
已升空的在空機有多少的打擊精確度以及載彈量
可以在第一批攻擊中摧毀200輛發射車中的多少輛?
3.在2的結果下,地面未起飛的戰機,在共軍第二波飛彈裝填完畢前,大約是一個鐘頭的時間內
可以起飛多少袈次載運多少彈藥將剩餘的發射車全數摧毀?
4.在123執行完畢後,我軍重要軍政設施(包括機場後勤設施)被破壞的程度是否可容許正常運作?
5.在4為不可容許正常運作情況下,我空軍對行進中的共軍船團或已登陸的地面部隊,剩下多少打擊能量?
6.在能執行12345步驟的前提下,我空軍能否在不須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前提下支應下一代戰機的研發,購買甚至保留必要的作維費?
小結:
1.滑跳式起飛原先看起來像是個賣點式政策,套用在上面情境下卻可以發揮加乘的效應,針對這個議題有在動腦的人要好好下功夫!
2.幻象兩千若能利用其大推力及高翼面負載,透過法國原廠提供原始碼後加裝我國產對地攻擊武器,甚至未來的空射型雄三,專司對地(海)打擊,將是雙贏而且對空軍戰力有舉足輕重影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