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uawai wrote:这才是真的有料之人,谢谢科普!
飛機的側向滾轉大致...(恕刪)
Charlie_H wrote:
I am back...(恕刪)

基於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我來幫C大標注內容出處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016000010KK02850
C大你真的明白別人在說什麼嗎?遠距鴨翼強調鴨翼渦作用?

一般前翼戰機都跟疾風一樣是短耦合,因此前翼的渦流才會掃過主翼上方而提高戰機的中低速與高攻角的升力,從而提高低速的瞬間轉彎性能(因為速度越低,角速率越大);長耦合前翼在近代相當罕見,但其實在兩馬赫時代還蠻常見到的,原因是長耦合前翼是用來提供抬頭力矩,在超音速時降低配平阻力,並減緩機動性下降用的。
也就是說,颱風機的前翼是超音速用的,疾風機的前翼卻主要是低速用的!
如果我們套用到殲20上,殲20的前翼就是為了超音速時用的,所以各位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殲20的靈活性並沒有傳統戰機好,這也是央視採訪殲20飛行員時,他說殲20在超音速時性能優越,但是他沒說次音速時反應遲鈍,即使是F22一但進入空戰,速度都會在兩個轉彎以後掉到次音速的範圍,因此次音速性能與狗鬥能力有絕對關係! 而殲二時的這種很爛的次音速操控性能,注定只能當戰轟機。
在Mangchaos貼的颱風戰機影片中為什麼它的桶滾好像很緩慢,攻角也很大,這是因為哪架颱風戰機剛剛從一個大轉彎中改出,速度太低就直接作一個桶滾,它攻角大是因為飛機速度低要維持昇力才會產生高攻角。另一個JAS39影片也是一樣,那架JAS39剛起飛在加速中就來一個副翼滾,還算不上是桶滾! 結果是因為速度不夠,副翼滾完半圈PILOT沒有補推降舵,機頭立刻掉下來,然後左轉出航道! 而第三個飆風的影片中飆風也在作低空特技表演,一個大轉彎後立刻拉起機頭爬昇兩秒鐘後在爬升姿勢中作慢速桶滾,當然也因為哪時候的速度也很慢,這個操作與攻角沒甚麼關係,因為本來就是在爬昇姿態中作桶滾!
回到最早殲20的影片中,你看到殲20是在高速平飛中,為什麼平飛中機身還有約3-4度的攻角(抬頭),這是為遠耦合三角翼設計造成的飛行特性,你會看到它緩慢拉起機頭再去做一個桶滾,這個桶滾飛得很慢,因為它的靈活性就是不好! 我要更正我前面說的話,這個緩慢的桶滾確實不能表示該機推力不足。而是該機設計上的問題,一堆對岸的應該是要放鞭炮慶祝本人說錯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