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從台灣傘兵意外看台灣傘兵素質還不錯

voltes0 wrote:
原來中國傘兵連自家國土是啥地形都不曉得??地形不熟就不敢跳哪出了國地形更不熟是更不敢跳??
拿解放傘兵是專門跳國內打內戰用的???


有關地形:當時準備降落的地點是茂縣地區,茂縣地區的主要地形是連綿起伏的山區,因為茂縣一帶不是主要的預定作戰區域,所以事先並沒有經常對這一帶地區進行測繪。地震發生後,軍隊能拿到的只有早期的測繪圖以及一些不夠精確的臨時勘查數據。但最重要的是地震之後,茂縣的地形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一點當時誰都不清楚(比如事後發現有些地區原本是平地的,地震後變成堰塞湖、或者被崩塌下來的土石方衝成小山坡了),而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正是地震後天氣不夠好,雲層厚,難以通過空中偵察來觀察震後地形變化。
但當時中央急於了解地震後茂縣的情況,所以5月14日中午12點,由15名傘兵組成小分隊,趁著雲層的間隙跳下去,穿越雲層後利用翼傘臨時找到適合降落的地點。
事後我們當然可以說這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危險,但在當時,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的確有危險,但傘兵們並沒有退縮。
當年的消息非常混亂,曾經有傳言說有傘兵犧牲了,後來證實是謠言,但不知怎麼搞的,這個謠言傳到海外後,漸漸變成“傘兵怕跳傘”的更離譜的謠言,更沒想到的是,這麼個假得不能再假的謠言到了今天居然還有人在到處傳播......
有關512大地震時四川茂縣的情況:
茂縣海拔1668米,但周圍都是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山,也就是說茂縣就像坐落在一個高山盆地裡。
5月12日地震發生後,途徑茂縣的213國道中段中斷不能通行,通訊完全中斷,茂縣瞬間成了“孤島”。
我記得5月12日晚上的新聞說北川縣城傷亡慘重,5月13日中午汶川縣城與外界取得聯繫,但茂縣一直沒消息。
當時大家心裡都捏了一把汗,覺得北川傷亡如此慘重,一直聯繫不上的茂縣會不會更慘。
5月13日的時候有傳言說空軍打算用傘兵空降到茂縣查看情況,但後來沒有進一步消息。後來得知空降兵的飛機當時去了茂縣上空,但那天茂縣地面700米以上都是雲層,還下著雨,飛機機身結冰,由於天氣情況惡劣,空降兵只得返回成都待命。
5月14日上午茂縣天氣好轉,但云層依然很厚,空降兵抓緊時間從雲層空隙跳傘,第一個跳傘的是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大校,他跳傘時,主傘未能打開,他隨後用備份傘降落在距離茂縣縣城1-3公里處。然後又有14名傘兵降落。
15名傘兵降落後,李振波根據他看到的實際情況向在上空盤旋的飛機報告:地面地形情況復雜,不利於大隊人馬實施高空空降。所以其他已經做好跳傘準備的85名傘兵再次返回成都機場待命。
李振波降落時,穿過雲層後,用翼傘將自己引導到相對平坦的地面。事後得知,茂縣地震後有5000名當地群眾和2000名遊客被困。茂縣在空降兵到來前與外界一直無法取得聯繫,所以遊客們都很慌張,見到有空降兵下來後大家都很激動,這也就是教主那張“遊客包圍空降兵”的由來。
李振波隨後帶領空降兵小分隊進入茂縣縣城,與茂縣縣政府取得聯繫後,利用隨身攜帶的小型衛星站和超短波電台向中央匯報茂縣受災情況:茂縣有105000人受災,死亡95人,傷836人,失踪92人。這是當時地震茂縣第一次和外界恢復聯繫。
(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515/101174.shtml)
了解到具體情況後,由於茂縣的實際死傷人數比原先猜測的低(相比之下,北川地震之初就報導起碼有七千人遇難),沒有更緊急的危險,所以後來也就沒再組織部隊空降,而是設法通過陸路方式進入茂縣。

所以我猜測樓主的寶貝謠言大致是這麼來的:李振波和另一名名叫王君偉的空降兵在空降時主傘沒打開,靠備份傘降落。李振波降落後通知剩下的85名空降兵取消跳傘(剩下的85名空降兵用的不是可調整方向的翼傘,而是普通的圓傘),這樣的事實傳到某些別有用心的人那裡,就被惡意篡改成“兩個主傘沒打開,剩下的嚇得不敢跳”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