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中科院傳擬量產六百枚中程雲峰飛彈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研發生產的地點都不...(恕刪)


不然你知道演習是跟哪些人和單位配合,你不知道然後我說你對中科院都沒認識的?
我要知道是可以去問,還算相關單位,甚至可找還在裡面或剛退休的人介紹
沒好處我可沒這麼無聊,更別說很多不適合去問去知道
真要比我也不覺得我能知道的比你少,但這能幹麻
你如果有經費要跟通訊、演習相關的合作,中科院這些單位非常缺錢,價格合適我可以牽線一起弄項目看看能不能賺點錢才真的,你拿經費和想合作的項目,我起碼能介紹到所長這一階級(當然前提這位不能又被換了)

莊孝爺 wrote:
這是我不滿的地方, 一個 博士級 計劃主持人, 退休後月領勞保 二萬, [屬下] 的軍職將校退休後月領 7~10萬, 真是不舒服.


這個不知道適不適合說,當時規定軍職和文職只能二選一,文職當時薪資比較高,所以絕大多數都是留文職
中科院絕大多數都是聘僱人員,意思就是勞保,退休制度就是勞保了
絕大多數有能力的早被挖了,有能力走的也走了
說裡面都沒有一些有熱情,願意犧牲的太過,但待遇真的.......

中科院現在有軍職的人非常少吧,起碼我知道的不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個不知道適不適合說,當時規定軍職和文職只能二選一,文職當時薪資比較高,所以絕大多數都是留文職
中科院絕大多數都是聘僱人員,意思就是勞保,退休制度就是勞保了
絕大多數有能力的早被挖了,有能力走的也走了
說裡面都沒有一些有熱情,願意犧牲的太過,但待遇真的.......

中科院現在有軍職的人非常少吧,起碼我知道的不多

一言難盡啊...............
莊孝爺 wrote:
這是我不滿的地方, 一個 博士級 計劃主持人, 退休後月領勞保 二萬, [屬下] 的軍職將校退休後
月領 7~10萬, 真是 差很多.,...(恕刪)



勞工退休金有勞保勞退兩部分喔 !
如果退休後勞保只領兩萬 , 要嘛是高薪低報 要嘛是工作年資不長 .

還有 為何沒有勞退 ? 中科院沒有按照規定提撥嗎 ? 如果雇主提撥加上自己在職每月
願意比照軍公教提撥幾千塊 , 退休後這部分能領的也不少耶 ~
economic wrote:
這個不知道適不適合說,當時規定軍職和文職只能二選一,文職當時薪資比較高,所以絕大多數都是留文職...(恕刪)



要我的話也選文職 ~

軍職的話 規範非常多 .. 舉例來說 軍職酒駕被攔檢 , 那就直接打報告退伍了 ~ 另外不要說

不能在外兼職 , 連退休後也都要循規蹈矩 要不然有可能一毛退休金都領不到哩 !
回歸正途,已經向老美買了600個雷射陀螺儀,顯然會再造600枚飛彈與一堆相關設施,夠大夥忙好一段時間了,蔡英文上台以後,中科院因為國艦國造拿到超多的經費,應該夠發大夥10-18年的獎金了! 最好是院長能多照顧一下退休的! 怎麼照顧就不知道了!

一大堆的新計劃在未來2-3年內要Kick off! 人員顯然不夠用,應該也會升官一大票人! 我們這些在外圍的人就祝賀它們升官!
莊孝爺 wrote:
這是我不滿的地方, 一個 博士級 計劃主持人, 退休後月領勞保 二萬, [屬下] 的軍職將校退休後月領 7~10萬, 真是 差很多.,...(恕刪)



是誰?

在中科院工作幾年?

我知道中科院技術員退休的人員有人領二萬多,

高職等科技人員退休領退休月俸二萬的我沒見過,

不會又是聽說的吧
piwu0537 wrote:
勞工退休金有勞保及勞退兩部分喔 !
如果退休後勞保只領兩萬 , 要嘛是高薪低報 要嘛是工作年資不長 .

還有 為何沒有勞退 ? 中科院沒有按照規定提撥嗎 ? 如果雇主提撥加上自己在職每月
願意比照軍公教提撥幾千塊 , 退休後這部分能領的也不少耶 ~

tubou wrote:
是誰?

在中科院工作幾年?

我知道中科院技術員退休的人員有人領二萬多,

高職等科技人員退休領退休月俸二萬的我沒見過,

不會又是聽說的吧冷笑

請參考 :

中時電子報
2014.09.08

天弓博士 退休後月領21K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8000324-260102

可能 勞保 有 天花板 壓住了吧 ?!
2014 (103)年, 勞保投保額最高的 19級, 如下圖 :


新聞內容 :

擁有台大電機系、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歷,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如今已是身價上百億的科技業大老,奮鬥故事廣為人知。
而擁有相同學歷的趙博士,當年選擇報效國家,投入中科院擔任研發工作40年,即使月退俸只有21K,他卻甘之如飴,寧願當無名英雄,因為替國家研發出天弓三型飛彈的榮耀,這是無價的。

國人自製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即將進入量產,而天弓三型飛彈研發的關鍵人物,是前計畫主持人趙博士。因中科院屬於機密單位,身分、名字都無法曝光,是標準的無名英雄。

趙博士是台大電機系畢業,並獲公費留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與不少科技大老如林百里等人背景相同;畢業時,美國公司爭相聘用趙博士,但正值台美斷交,趙選擇返國進中科院,投入國防武器研發。

趙博士在中科院前後40年,去年65歲退休
退休前,他是弓三彈的計畫主持人,弓三彈進入關鍵的的作戰測評,趙博士均親身投入,就在趙博士退休的前一天,弓三彈在九鵬飛彈基地,做最後一次測評,只要通過就能量產,結果弓三彈很爭氣的過了,在現場見證的趙博士激動莫名,更成為退休最好的禮物。

中科院高層官員說,趙博士是高雄人,父母家境並不好,辛苦撫養他長大。趙博士在美國念書時,有女朋友,到中科院後全心投入研發工作,於是選擇獨身,退休後,隱居中科院附近的龍潭,過著簡單淡泊的生活。

最令人感動是,趙博士一生奉獻國防科技,雖有麻省理工博士學位,但他在中科院是約聘人員,做了40年退休,即使在職月薪約有10萬元,退休金卻只能月領21K
成功帶領團隊完成弓三彈研製的負責人,竟只能拿到21K退休金,趙博士卻甘之如飴。

中科院高層說,如果趙博士當初與同時期自台大電機系畢業的人一樣,投入電子業,現在的身價自是不凡。但趙博士選擇了做國防科技的無名英雄,他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弓三彈替國家節省的經費,卻是無價的。

(中國時報)
economic wrote:
台灣軍事品的被美國管制也很嚴格的,以前預算多的時候當然有走過其他管道,現在能養活就不錯了,給錢再說吧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以前拿不到半顆,現在可以賣600顆給你

economic wrote:
這已經聽超過10年了,甚至越南土地都買好了,去不了而已


越南土地?別鬧了,20年前沒弄到,以後說有土地都是假的。電子廠到08後才想去越南,已經太晚了。
10年前說要離開大陸,嘴砲居多,跑去中國西部才是真。現在才想去呢?東南亞資源早在日韓手上,台商因為眼光淺早遲了。才會搞成現在這種真心想走走不掉,利潤越來越難看的地步。
電子代工廠想走卻走不掉根本不是你說的那些細微問題,當年我初到大陸,還不是都遇到這些問題。現實是,到落後地區,土地、語言還有政商不通才是根本問題。但是未來的大環境只會是越來越不利在中國的台商,還在拖的就等者死吧。
你說的非洲,我早去看過了。要搞,輪不到台商,那兒可說是歐洲人的地盤。
YC_Jiang wrote:
誰告訴你台灣沒那種技術及人才?
你現在所看到的比較成熟的武器與技術 台灣如果有意發展 都不會是問題..
像潛艦/戰機這種 自成一系需要人帶進家門的.. 只要有人帶
台灣想繼續做就不是問題了... 台灣的飛彈科技就是這樣來的...(恕刪)

你在騙肖維

中科院無敵強

我同學有的也進到清大光電所
或工研院
師長也多是台清交或成大出身留美回來
同學與師長的能力你以為嘔們不知道

IDF還在用傳統雷達

要生產一樣精密東西
從理論設計到製成
要多少領域的投入

光靠中科院......沒有其他人幫忙也太異想天開
就像對岸半導體,人才雄厚

但也無法一促極成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台灣向後退 wrote:
現實是,到落後地區,土地、語言還有政商不通才是根本問題。但是未來的大環境只會是越來越不利在中國的台商,還在拖的就等者死吧。


又一個不懂裝懂的
去實際瞭解一下現代電子產業園區(現在的根本不是所謂的廠)的整體狀況吧

台灣向後退 wrote:
東南亞資源早在日韓手上,台商因為眼光淺早遲了。才會搞成現在這種真心想走走不掉,利潤越來越難看的地步。


上面的我就拿越南當例子,實際比對越南的韓國投資電子和中國現在電子園區的差異
然後比對投資規模,那跟本不是同一水準的東西
越南的投資環境在東南亞算不錯的,但也一樣不具備大投資的條件,但是小的投資還是蠻適合的,需要大量低成本勞動力的,離開越南都不少了

光你這幾個發言就知道你不是這方面專業的,不懂裝懂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