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不甩中國警告 美國航母駛入南海展開巡邏

macacafly wrote:
海內外華人唯一支持老毛?
你的歷史觀從何得來? 這點倒是很合老共的胃口.
當年多少人能逃就逃, 國共內戰都是幾十萬人的死亡, 能逃的, 哪個不逃??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那個年代,中產或富裕階級是支持蔣爺或者說KMT,但是兵農工或學生階級呢?
了解真相的當然逃呀,但是不了解的呢?事實是,不了解的比了解的多,所以有許多人千方百計跑回去。
錢學森不正是這種人嗎?國共二次內戰當然是悲劇,但是當時海內外的報紙可是都支持要建立新中國的那位。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你當然可以覺得好笑也不鳥它,但是美帝要的就是這道聖旨,有了聖旨美帝他就可以出師有名。...(恕刪)

一個不服國際仲裁法庭,不甩敗訴判決的國家,要其他國家服從仲裁,還要拿這個仲裁當聖旨,過去把仲裁結果當廢紙一張,時隔境遷角色互換,現在把仲裁結果當聖旨,這叫各國如何信服?所以老共說仲裁是廢紙一張也就不足為奇,所以你說美帝要拿它當聖旨是不是個大笑話。
peng0120 wrote:
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已經講的很清楚明白了!
人工造的人造島焉有領海、領空可言?

您又搞錯了吧!
這些島、礁或沙洲原本就存在,只是填海擴大面積。
應該是有領海領空,但是沒有經濟海域。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那個年代,中產或富裕階級是支持蔣爺或者說KMT,但是兵農工或學生階級呢?
了解真相的當然逃呀,但是不了解的呢?事實是,不了解的比了解的多,所以有許多人千方百計跑回去。
錢學森不正是這種人嗎?國共二次內戰當然是悲劇,但是當時海內外的報紙可是都支持要建立新中國的那位。


當年全世界共產主義掀起了一片流行.

了解的人逃, 不了解的人半信半疑, 不逃的人過沒多久就了解了.

中國幾億人口, 要講支持的, 有幾個億, 沒所謂支持的也有幾個億.

講海內外華人都支持建立新中國? 都過分了.

我怎麼看到一堆當年的菁英都拼命往海外逃.





hello
peng0120 wrote:
中國司馬昭之心,路人如美都知;更何況同樣身為華人的我!
就因為中國利用人造島礁部屬軍力,希冀用此造成既定事實讓整個南中國海成為其囊中物!
台灣跟其他國家因為國小勢弱,無力與之抗拒,但美國拒絕接受中國這種做法因此派遣海軍軍力巡弋
表明不接受跟挑戰!

中國大陸有武力攻取任何一個島嗎?
南海佔島、填島和佈署武力的國家很多,為什麼美國只針對其中的一國?

台灣曾經因為颱風撤離某個島,立刻就被越南佔領
越南幾十年來積極佔島,還實際開發了天然氣和石油,怎麼美國不吭聲呢?

中國三十年來的重點是發展經濟,所以對於南海、釣魚台的立場是擱置爭議
最近幾年是美國""先""故意挑起南海、釣魚台的紛爭(只是讓美國重返亞太的藉口吧了)
請不要把因果關係搞錯了!
其實我不否認幾位的說詞,只是印鈔票這事,我想美國也不會輕易這樣做,這有有它的後遺症,美國一旦印鈔票,世界其他大國(歐盟,日本,中國..等)一定跟進,這也會導致世界經濟混亂,美國得考慮這層面,不然川普選前嗆中國嗆得要命,選後當上又說honor one china policy...我想他很清楚兩強相爭造成世界的混論是全世界國家都承擔不起
所以我前面是提,航母巡弋要花錢,但花這錢會輕易用印鈔票來解決嗎?因為只為了一個航母巡弋的經費要冒著世界經濟風險,這我存疑,何況印鈔票也不是美國總統說了就算! 另外美元跟黃金脫鉤,讓央行可以印鈔票,其實這問題在長遠來看,不知是福是禍...
JH_Shou wrote:
基本上 美國在這問...(恕刪)
Youshouldreborn wrote:
那是漁民糾紛,說實...(恕刪)

中國在南海的填島,你說沒有領海領空!
更小的沖之鳥礁,你認為具有經濟海域嗎?
好意思說是漁民糾紛???

嚴重的兩套標準!
日本跟中國製造的人造島礁,當然一樣沒有領海、領空可言!
台灣從來沒有承認日本具有沖之礁的領海、領空對吧!
只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為了一個更大、更恐怖的敵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與沒有對台灣有領土聲索的國家和睦友好
以求共同應付最大敵人!
台灣也是很無奈的!
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台灣銀行業高度與中國連結,造成曝險部位快速攀升,直到最近一年才得到主管機關重視,在金管會出手管控下,全體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雖已連2季下滑,但仍高達2.5兆元,相當於可蓋5.5條台灣高鐵,或43棟台北101大樓。

中央銀行昨公布3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國銀對中國跨國國際債權「最終風險」餘額797.76億美元(約2.5兆台幣),季減44億美元,「直接風險」餘額亦降至473.52億美元,季減18億美元。「只是看政府要不要做!」市場人士說,中國經濟、金融風險急遽升溫,對國銀威脅與日俱增,金管會最近卻才開始控管,若早點處理,曝險不會還這麼高。

馬總統執政首年,國銀2008年底對中國最終風險餘額僅22.37億美元,去年第3季飆至940.86億美元歷史新高,不到6年成長41倍,且讓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國銀最大債務國及風險來源,近2季雖轉呈下滑,但仍逼近800億美元。

macacafly wrote:
中華民國的中國人只要報出台灣股市點數就好,
遙遠的A股, 給對岸的中國人去研究.


你這樣講 怎對得起大批相信兩岸一家親, 所以把身家投進A股/RMB 卻坐困圍城至今的台灣人呢??

macacafly wrote:
中華民國的中國人只...(恕刪)


只是分享:

不要迷信趨勢分析。若將趨勢分析等同於預知未來,隨便舉例,投資不會有失利,也不會有失敗的產品。但現實生活並非如此,不是嗎?

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他的建議及本身作法也是,以長期投資在體質較好但短期被低估的股票。為何? 若是趨勢要有點靠譜,也必須是以長期的精準資料為基礎,配上好的分析模式,以及能被正確解讀,及考量其他主客觀因素的可能影響等等。若沒有這些配合,趨勢分析頂多是,自我安慰用的。

西方人,尤其是美國,做事的基本假設是,未來是不確定,也因此,可以看到"備案"是充滿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資料備份、各式備份、各式保險、主被動安全、推盤演練等等又等等。

尤其是注重一個觀念: 當失敗代價越大時,備案要越嚴密。同時,他們所謂的能人高手,是能預防問題或災害發生的,而不會覺得,沒有發生就不做備案或預防。

讓問題或災害發生,就不配稱為專業或高手,若發生後還無法測底解決,容許持續發生,這不但不配稱專業,根本是個魯蛇。

也許這類的觀念很難被接受,若以現實生活經歷及歷史來看,個人是比較傾向如此觀念,同時,當失敗代價越大時,備案要越嚴密。

趨勢分析只是基本功課,但完全不能用來作為唯一指標。生活工作如此,國家安全更應該是如此。

所以,即便些許的投資經驗,應該也能有所領悟,不然股票市場中沒有賠錢的?

國家安全千萬不要一廂情願或單向思考,失敗代價無法彌補。

個人淺見!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