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首款國產空射巡弋飛彈服役

Dwing wrote:
不是說對岸的巡弋飛彈很難飛過台灣海峽?


兄臺,要飛過來有很多方法,但是不是貼地就另當別論了。你覺得次音速飛高高會很難攔嗎?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以兄臺觀點,是我們離他們很遠吧


個人看法 目前的話應是 台:共 6:4 只是這差距會隨時間而縮短
所以個人是用反推
目前台灣作得到的,對岸打8折,大約應該不會差很多.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精細兵推是軍方與政府的事,他們手上有詳細情報;


個人認為 (大流氓)的兵推是要來找自己的麻煩(弱點,缺失),然後改進.

台灣軍方是否有一樣的心態,就不得而知.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但是來這打嘴砲打碎對岸軍盲憤青玻璃心是許多熱愛軍武網友的喜好。為何要這樣,是避免對岸軍盲憤青搞不清楚狀況發動戰爭最後鬧得生靈塗炭。


這些個人沒興趣,

只對對 矛與盾的攻防,用法,戰術有興趣.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兄臺,要飛過來有很多方法,但是不是貼地就另當別論了。你覺得次音速飛高高會很難攔嗎?


在海面上 2~30 m 飛行,攔截上應該有些難度

1.路線避開軍艦
2.台灣防空飛彈只在戰略點,並無佈滿整個海岸線.
3.兩岸距離不長,巡弋飛彈路線可用迂迴方式

例如 從新竹進入陸地後,過一段距離沿山區在往南或北攻擊目標
不採直線式攻擊



Dwing wrote:
個人看法 目前的話...(恕刪)


兩岸雙方人民的腦袋其實都差不多聰明,只是有些東西是你們或我們比對方先想到的,但是新東西出來之後,另一方都會想盡辦法找出應付之道 。






Dwing wrote:
在海面上 2~30 m 飛行


這是對岸反艦飛彈的攻擊模式。攻陸飛彈不會採用這種模式,太容易被擊落了。再說,西部軍事設施多數距離海岸線並不遠,高飛的陸攻型巡弋飛彈還來不及降下來就準備要攻擊目標了。
飛彈貼地貼海飛行的目的是除低被雷達發現的距離

但是在台灣海峽
從大陸貼海飛行到台灣以躲避雷達是沒有用的

台灣有護國神山

用看的都可以超過半個台灣海峽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這是對岸反艦飛彈的攻擊模式。攻陸飛彈不會採用這種模式,太容易被擊落了。再說,西部軍事設施多數距離海岸線並不遠,高飛的陸攻型巡弋飛彈還來不及降下來就準備要攻擊目標了。


正常來說,巡弋飛彈在海面 是一般飛行高度,接近陸地才採貼地飛行.

但在台灣海峽卻不適合,

因海峽距離不長,過中線不久就進入防空飛彈的防衛圈內.

所以 一開始就要採貼海飛行,來避開雷達追蹤鎖定,

只是這段要採被動導引,接近陸地後才改主動導引

(如果)一但進入陸地,可能因接近防空飛彈陣地太近,也太低.反而防空飛彈不易反制.

只能靠肩射飛彈,或陣地機砲(槍) 來防衛,攔截.

根據以往巡弋飛彈被攔截率來看,加上台灣防空網密度,假設以80%成功率

1500枚巡弋飛彈,那還會有近300枚會落地.

roadflight wrote:
飛彈貼地貼海飛行的目的是除低被雷達發現的距離
但是在台灣海峽
從大陸貼海飛行到台灣以躲避雷達是沒有用的
台灣有護國神山
用看的都可以超過半個台灣海峽


以雄三例子看來,應該沒這麼樂觀!!

Dwing wrote:
2.台灣防空飛彈只在戰略點,並無佈滿整個海岸線.(恕刪)




現在不清楚

但是以前MIM-23鷹式飛彈是佈滿一整個台灣海岸線一圈

戰略點是互相交重疊打掉一個其他兩個射程可以包括在內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以前國外整理的圖檔~

之後如果軍方確定用國產弓三來取代Hawk, 弓三能防衛更大面積, 應該能把空中防線推到海岸100km的距離~

中國的海岸線是台灣的好幾倍有找,很多地區連防空系統的最大射程都覆蓋不到,

這些缺口都只能依賴PLA的戰機/船艦以巡邏的方式去補洞~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