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4241 wrote:我對印度的看法比較...(恕刪) 看過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的名著-"幽黯國度"嗎? 一個種姓階級揮之不去,和貪汙腐敗更甚於大陸,近來更成為強姦和霧霾最嚴重的國家,能跑多遠根本就是個問題! 之前有個台商說過一件事,他們想到印度投資,結果被當地政府婉拒,因為這會造成當地印度廠商倒閉! 真是匪夷所思~
alanchentw wrote:美國冒出一個川普要...(恕刪) 工人工資低就能吸引外資的話,那非洲早就發展起來了。你自己問問台灣的老闆們,問問綜合成本是中國大陸高還是印度高。光是賄賂官員一項,就夠老闆們頭疼的了。是不是來個全國大停電,沒效率的港口和機場,缺乏而破敗的基礎設施,這都是大大提高生產成本的。儘管對岸目前工資水準大幅度上漲,但是綜合條件還是遠超印度和東南亞的。
es4241 wrote:我對印度的看法比較...(恕刪) 我个人的专业的是供应链管理,所以我对印度的发展并不抱乐观态度。对于发展制造业来说,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是制造业的血脉 和 经络。而供应链依托的就是各种基础设施,公路网 铁路网 海运还有作为中枢的转运中心。其实这些技术上都不难实现,由于中国企业的疯狂建设,国际上的桥梁 铁路 公路工程价格已经非常低了。看起来只要印度愿意,随时可以铁路 公路大跃进。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那就是征地。印度是土地私有化的国家,高种姓贵族手中集中了大量的土地,这些人的地契有些都是几百 甚至上千年前的。这些婆罗门 刹帝利老爷们都跟各邦的议员们基本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干脆就是他们自己把持本邦的政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根本无法大规模的征地。强征不可能,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各邦独立性很强,完全可以对中央阳奉阴违。不强征,那么费用就是天价。 现在的印度的各邦都会对经过本邦的运输车辆收税,这不是什么高速费 过路费 而是类似于关税的东西。。。所以目前印度的制造业,只能依托于海运支持。也就是说,印度能发展制造业的就是那么几个港口城市,而且获得国内的运输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即便是发展,也很有可能无法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为何印度军工屡屡成为国际笑柄。与台湾IDF同时期研制的LCA至今没有形成战斗力,过载只有可笑的5.5G,飞行学员用的塞斯纳 172都有4.4G的过载啊。在这种基本面之下我完全无法看好印度的制造业。不得不承认印度有很多工程 科技 电子方面的人才,但是这些人基本都在美国,为印度本土的贡献相当有限。这也是为何全世界先进一点的东西都向中国禁售,因为中国虽然技术落后,但是得益于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基础,完全可以山寨性能只有原版80%但是价格只有原版一半仿品。但是什么先进的都敢卖给印度,因为就算图纸给他们,他们也做不出来。LCA法国已经给了图纸和设备了,进度比IDF慢了几十年。印度HAL组装的维修过的飞机,基本都坠毁了。印度这种体量的国家光凭一个IT产业 和 一点初级的工业是无法跟中国在制造业上竞争的。全国交通网就是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也是莫迪现在一直想解决的问题,所以与日本签订了高铁合同,但是这条高铁会能否按期完成,印度人运营能否保证安全,我都持保留态度。即便是高铁修成了,高速公路网又是一个问题。大国的全面工业化往往要依靠1 外来援助 2 对外掠夺 3对内压榨。中国能工业化占了三样(国运真的很好): 1 外来援助(朝鲜战争后,苏联156工程送了中国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79年以后美国和欧洲的技术援助与89年中段)2. 对外掠夺 (对非洲资源的掠夺和商品的倾销 说是掠夺吃相还是比欧美好点 好歹是用铁路 电站 和商品换来的 ) 3. 对内压榨 (土地国有 粮食统购统销 城乡二元制度剥削农民)英国占了两样: 2 对外掠夺 (对殖民地的掠夺 和 倾销)3. 对内压榨 (圈地法案 羊吃人)美国占了两样: 1. 外来援助 (各国移民带来的技术和资金 +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财) 2. 对外掠夺 (对殖民地的压榨和倾销)中国已经是全面工业化的末班车了,世界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另一个中国体量的国家工业化了。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依靠一两个产业局部工业化 甚至进入发达国家的小国。但是印度已经错过了低油价的最后机会。我并不是在全面的唱衰印度,我只是认为,在未来印度经济依旧会持续成长,但是成长有限。沿海几个城市,会有一些基础的重工业,IT也还是会发展的不错,但是仅此而已了。内陆各邦基本很难有发展。alanchentw wrote:美國冒出一個川普要...(恕刪)
peng0120 wrote:左岸的殲15可以攜帶但要從滑跳甲板起飛,但油料不能裝滿,否則一樣會因為過重造成初速度不夠直接墜海解決方式只有安裝彈射器或像英國一般自造海獵鷹垂直起降機否則這樣的航母戰鬥群的戰力不過爾爾 重點是到目前為止官方仍不敢宣稱有掛實彈起降過,都是掛水泥訓練彈油料也不敢加滿因為殲15仿造到現在問題還很多,官方不敢掛實彈訓練深怕起降過程失敗導致炸掉中國唯一的航母創下全世界第一的紀錄,被自己艦載機擊沉的第一艘航母
xxx168 wrote:重點是到目前為止官方仍不敢宣稱有掛實彈起降過,都是掛水泥訓練彈油料也不敢加滿因為殲15仿造到現在問題還很多,官方不敢掛實彈訓練深怕起降過程失敗導致炸掉中國唯一的航母創下全世界第一的紀錄,被自己艦載機擊沉的第一艘航母(恕刪) 沒那麼嚴重真的擔心這種問題只要甲板清空一架一架的試就好了,航母這種大船與原始的設計甲板挨上幾發千磅炸彈理論上是沉不下去的,不過船不沉真的炸到自己的船鬧出笑話到是一定有的。
xxx168 wrote:重點是到目前為止官方仍不敢宣稱有掛實彈起降過,都是掛水泥訓練彈油料也不敢加滿因為殲15仿造到現在問題還很多,官方不敢掛實彈訓練深怕起降過程失敗導致炸掉中國唯一的航母創下全世界第一的紀錄,被自己艦載機擊沉的第一艘航母 矛盾矛盾真矛盾!假如老共真的怕你所說的, 那連上船起降都不會做了.你認為那些實彈的威力有比飛機撞的威力強嗎?艦載機起降非常高風險, 這不是問題多多的飛機可以上的.
Sagittarius1203 wrote:我个人的专业的是供...(恕刪) 很感謝這麼完整深入的發言.我的直覺,中國的基礎建設與製造業無疑具世界一流的競爭力,但基礎建設與製造業有其上限,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再強的基礎建設與製造業技術,也無力進一步提升國力.而且以世界油礦糧的儲量,也不適合一再的擴張硬體產業的生產規模.未來世界的成長驅動力,會越來越偏向資訊,通訊,人工智慧等軟體產業.而這一塊對交通與土地的依賴較低,印度有機會擺脫目前不利環境限制,而善用其國際儲備人才優勢.至於中國近年的發展,其實是有隱憂的:(1)注重發展,輕平權.放任土地房地產的炒作,一方面又驅使幾億農民進入都市生活,對這些進入都市的農民,其實只會變成房奴,一輩子辛苦工作所得,大部份被房地產支出侵蝕.其下場與過去佃農無異.(2)在經濟發展過程,對教育與醫療投資太少,一般平民不見得供得起小孩唸大學,生場重病有機會破產,這點做的比臺灣還差.解決教育與醫療的保障比住房簡單,我覺得既然中共擁有高的稅收,有效率的政府體制,很容易解決這兩個問題.如果能讓國民獲得教育,醫療,最好再加上住房的基本保障,如此每個年青人除可獲得技術訓練機會外,更可無後顧之憂的勇敢的創業,如此將可發揮幾億年青人的智慧潛力,大舉超過印度中下階層青年被生活基本需求困住的能力.(3)自習近平上臺後,我看到政策定於一尊極權的趨勢,連李克強都像小媳婦.這是很危險的發展,畢竟人不是神,智慧與精力有限,也不保證不會看錯,剛愎自用,唯我獨尊,政策方向對了無人幫忙擴大效果,錯了也沒人指正.最明顯訊號將是習近平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會不會認真的培養接班團隊.如果萬一習近平想打破中共國家領導十年一代的慣例,搞全民擁戴領袖那一套,未來劇烈政治鬥爭,造成社會動亂,恐怕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