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軍中當兵的經歷體驗是重要,但可不一定正確...(恕刪)
您說的是。有時不一定正確,因為說的人可能記錯,或誇大。但很明確可從軍方記者會,新聞稿,軍方刊物中可看到的資訊,有人寧可去引用網路資料,卻無視正式來源的資料,或忽略軍方實際的作為。
"保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在軍中許多資訊都是"限閱"或"密"以上的等級,諸如..實際妥善率,武器裝備"真實的"性能參數,接戰程序與操作程序,作戰計劃,兵要佈署....等,接觸或參與過的人,只要是正常思維的,誰會在公開場合講述,知道實情的談論也只是點到為止,有時就會因此產生認知差距。
就如時常有人批評左岸武器裝備爛,帳面參數差,同樣道理,共軍那會講實況,所以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時時刻刻都在玩情報戰,挖情資。
hcbatw wrote:
方陣什麼都能打? 標準飛彈用來攻船?
唉!! "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不清"
遇到兵的是我好嗎?最基本最簡單的維基就有寫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RIM-66_Standard
The RIM-66 Standard MR (SM-1MR/SM-2MR) is a medium range surface-to-air missile (SAM)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Navy (USN). The SM-1 was developed as a replacement for the RIM-2 Terrier and RIM-24 Tartar that were deployed in the 1950s on a variety of USN ships. The RIM-67 Standard (SM-1ER/SM-2ER), is an extended range version of this missile with a booster stage. The Standard can also be used as an anti-ship missile.
來看看老美的哈拉文,打到海鷗不是什麼稀奇事
http://theminiaturespage.com/boards/msg.mv?id=200094
方陣系統採用脈衝都普勒式雷達,任何在它雷達波範圍內會動的東西它都能快速的判明,所以別說海鷗打的到,可能連飛過去的蒼蠅、蚊子都偵測的到......
但由於屬於見到黑影就開槍的特性,所以現在很多不同國家製造的同種類武器都會加裝光學瞄準設備來增加此種武器的使用範圍。
西方反艦飛彈的彈頭通常都較小,
噸位較大的敵艦即使命中多枚往往也不易擊沉,
反艦飛彈是個非常昂貴的裝備,
用便宜的砲彈補刀顯然就是個很經濟的做法,
或是你有超強的海航部隊的話用炸彈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軍艦空間狹小所以通常都要求武器能多功能,
用防空飛彈反艦就是個很常見的想法,
比較經典的例如美國的標準一/二型,
或是英國的海標槍與蘇聯的SA-N-3,
用防空飛彈反艦大致上有幾個條件需要滿足,
第一是目標在海平面內雷達可以看到的地方,
第二是戰場條件讓你不需要擔心防空的問題(例如你背後就是航母),
第三是你非常有錢(防空飛彈也很貴),
第四是你非常非常有錢(防空飛彈的彈頭更小).......
這年頭的中大口徑艦砲已經轉變成一種多功能的實用裝備,
跟戰機的機砲差不多...連命運都是,
上世紀飛彈萬能論很多專家都說中大口徑艦砲無用,
英國的Type22在建造之初就沒中大口徑艦砲,
結果福克蘭之戰中MK-8一舉擊落7架敵機(因為海鏢太遜),
別的艦艇在岸轟支援陸戰隊時Type22又只能在旁邊畫圈圈,
福克蘭之戰後建造的Type22又悄悄的把MK-8艦砲塞了回去,
這個公案算是給中大口徑艦砲的必要性做了一個完美的說明.
hcbatw wrote:
我是海軍T475海鋒...(恕刪)
哈哈 我也是東引退的說...單位在西引是24HR戰備的外據點(觀測所)...三不五時都會接到戰情官的叨嘮



----------------------------------------------------
本來是有點懶得再回這篇了..很多提供的資訊不查看~~成功級的問題視若無睹...一直卡殼在中距離範圍的問題上!!...不是說艦砲沒用(補刀..防空..岸轟!!)只是在成功級上的問題效用低!!
標準一型(國內買的基本是 RIM-66E 第六批以後了)..最短接戰距離3000~4000碼!!所以沒啥太大的空窗..至於76快砲...中距離9公里以上水面的命中率有多低下~~



至於說拿標準飛彈打小船不划算..這點真不知怎麼算的??所謂的小是多小??!!..還有碰到的船會是那樣類型跟噸位??!!
知道為何??!!海巡新造的船大都500噸以上起跳...對岸022級(260噸左右)為何封存了...海軍要求巡邏用的船至少要1000噸以上!!!!!因為台灣周圍的海況你沒500噸以上跑不遠~很多時間還無法有效值勤只能趴窩..500噸還只是最低標準!!台灣周邊水域最平穩在4~8月 最低浪高都還有 1M~~2M !!相關資訊很多...
SM-1MR 單顆費用在國外公布 410000 美金左右....SM-2MR 單顆 750000 美金!!
就把假設目標最小的比~~500噸一艘多少??!!我拿海巡以錦江級為範本造的台北跟南投艦為例~~單艦價格1999年以4億6千7百萬元向中信造船廠訂造一艘!!!這還是非軍用的上面的東西比錦江級還便宜!!跟400000~700000美金比??



至於mk75-76快砲對於快速接近的 "小型水面目標" 有沒有效~效果好不好??!!自老美的神盾艦 "科爾號" 被揍後很重視....老美早就拿過 "76mm超快砲版" 跟 "mk110-57mm快砲" 比試過了!!結果也都看到了..不是說76快砲不好~~它的好是在通用性綜合能力上..只是在對岸轟上不如100mm以上的~~快速接近目標不如更小一號的57mm!! 成功級最大的問題不是76快砲..在他設置的地方跟位置!!!!!!
台灣的SM-1 MR 以經是最終版了!!剩沒多少國家在用..老美自己更是除役!!老美也表明目前的用完只能換用SM-2 MR~他對SM-1~不會在提升!!
台灣SM-1 MR 於低空目標..水面掠海目標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它的設計主要目地本來就不是在這個地方~塊頭比較大!!當然會不如後來一票拿"空對空飛彈"改良來的"點防禦"跟"近迫防禦系統"!!空對空飛彈個兒小反應更快..靈活度也好!!劍一劍二拿來用也是一樣還是我們自己得!!



前面提到的想法是在不大動魔改...在有限的剩於噸位上~~艦首多安個方陣系統..上層結構調整強化保留 40mm 拔了 76mm 空出的噸位多放幾顆雄風!!
雄風你不回港或是由其他補給艦協助..是無法整補的!!戰時架上多幾顆就是多些保命的本錢!! 如果可以 mk13 發射魚叉的功能也放回去也是不錯!!如果有餘力...把捷羚的劍一系統改到原來機庫上方陣的位置~~這樣防禦能力也更完整!!
有點不解 "捷羚防空系統" 是個很不錯自動化高的系統!! 整個系統的重量也不高....成效比 "海欉樹防空飛彈" 好多了~~也適合小噸位船隻使用!!國防布怎麼都一直視而不見(是售價高??)!!




派里的設計畢竟是1970年代的美軍低檔概念..潛力改裝空間未來發展價值太低..不如噸位更大的"紀德級"!!也不如以未來為發想世界首發的隱形艦"康定級(拉法葉)"...真的魔改大改的價值不大海軍也沒那麼多錢!!...
但未來海軍目前規劃是先沱江級..新的萬噸級兩棲登陸艦..國造潛艦!!替代的二級艦跟小神盾目前還看不到..短時間應該也沒機會(等個10~15年左右吧!!)..濟陽級已經計劃除役加上可能拿到SQR-19聲納系統!!不適當改良強化成功級似乎說不太過去~如何應對未來的勤務??!!..至於拉回來的派里就先看看吧!!
就像之前說的~~國防布怎麼搞誰都不知(但不愛用國貨上有比較好的進步





eclair_lave wrote:
看來是我錯了,您對這...(恕刪)
唉!! 大家還不是都喜歡而且關心國家的軍備...都是很鐵不成鋼阿!!!



台灣喜歡這些~~討論這些的也太少了.....
其實成功級最好的是 MK-13 把SM-1 MR 換成SM-2 MR...或是改上海劍二~~戰力馬上大幅提升!!!但這花的錢又要多了一大筆...而且台灣目前的SM-1 MR都還沒過期數量很多...不用太浪費了!!
只希望國軍建軍能多些長遠規劃!!....別老在那噴政治口水....多利用國能以有的能量做整合!!自主能力也會高多了....多看看新加坡(他家國防還是我們幫忙建起來的!!)以色列..別老是快掉進坑裡了才想招!!!
附一下資料 部份來自 PTT
天弓二型 2400萬 (皆單價,新台幣)
麻雀 640萬
魔法二 700萬
雲母 4900萬
天劍一 450~500萬(找不到很準的價格)
天劍二 3200萬(查到的差不多都在100萬美金上下)
響尾蛇 400萬
刺針 300萬
AIM120 1230萬(大約-2003年的報價)
知道三軍長官為啥都不太愛劍二的原因了吧!!...劍一又嫌打的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