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日記中記錄的釣魚島爭端
釣魚島由中國最早發現、命名,並行使主權。19世紀末,日本政府趁中國外患內憂竊據了釣魚島。1951年,美國在中國未出席的情況下與日本簽訂片面的《舊金山和約》,並在之後將釣魚島劃入其托管的沖繩地區。1970年7月,台灣“中國石油公司”與美國海灣石油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勘探與開採北緯29度以南、台灣以北,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東海石油資源。8月10日,日本外相愛知揆一聲稱“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台灣在該區域所做的石油勘探違反國際法。8月1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日本聲明其尖閣島(由於1969年之前對釣魚島問題沒有給予特別關注,蔣介石日記中最初提到釣魚島時沿用了日本的說法——編者注)為琉球所統屬,反對我與美合作探測該區域海底之油礦一事,應加注意。14日,蔣介石又寫道:中美尖閣群島海底探測油礦已經簽字,日本不敢再提異議。
1970年8月12日,美國駐日大使館發言人公然偏袒日方,聲稱釣魚島是美國政府決定歸還日本的琉球群島的一部分。似是對此回應,8月16日,蔣介石於日記中再度提及釣魚島:尖閣群島主權問題,我國不僅沒有放棄,即琉球主權問題在歷史、政治上任何政府亦未有承認其為日本的,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時,的確承認其所有外島皆有放棄之事實。以我國政府為和鄰敦睦之宗旨,故從未提及主權問題(為此一小島郡之爭執),免傷和氣而已。但中國政府與四百年來之歷並未此為日本主權(日記原文有不少勾畫之處,此處或有文法錯誤——作者注),亦從未見有條約之規定也。是月底,蔣介石批准1958年簽署的聯合國《大陸礁層公約》。
1971年1月底,美國各地華人成立的“保釣運動委員會”開始開展保釣示威遊行。4月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歸還琉球群島時,釣魚島的施政權交付日本,但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採取中立立場。此時,釣魚島爭議已進一步升級,蔣介石繼續援引歷史因素及大陸架原則強調釣魚島的歸屬,他在這一月的日記中態度堅決地寫道,釣魚島主權“在歷史與地理上而言,其屬於台灣省乃無問題”。面對美國採取的中立立場,他認為釣魚島“事實上現為美軍占領,其屬何國當由美國決定之”,試圖使美方介入,甚至打算在美國將釣魚島行政權交給日本時把爭議“提交國際法庭,以法律解決之”。蔣介石沒有考慮軍事解決方案,“以我此時無此能力駐防該列島”,並擔心分散海防兵力會被大陸“所乘”,導致“現有基地且將不保矣”,故“國策”仍應以“光復大陸、拯救同胞為第一”。
6月17日,美日簽署《歸還沖繩協定》,釣魚島位列歸還區域。由於此前已有消息放出,蔣介石在6月10日的日記中寫道:美國歸還日本,釣魚台亦在其內,甚為不平。6月11日,台“外交部”發表聲明,“絕對不能接受”美國擬將釣魚島隨同琉球一並移交。這一天的蔣介石日記里錄有“上午審定外交部對釣魚台聲明稿後假眠”,可見此次聲明有蔣直接參與。蔣介石又在日記里談到“病狀如昨”、“今日精神不振,為國憂慮”。15日,他“病狀似有進步”,又在下午召集高級幹部商討“外交及釣魚台問題”。17日上下午,蔣介石各休息兩小時,卻又“皆未熟睡”,下午又與“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商談釣魚島問題。這一日,蔣介石還記下“今日美日簽訂交換琉球書”。雖只寥寥數語,蔣一年多來屢遭打擊、大失所望而又無可奈何的苦悶心境躍然紙上。
此後,蔣介石日記未再提及釣魚島。1972年5月15日,作為“歸還沖繩條約”的一部分,美國將釣魚島移交日本。此前兩日,美台兩地愛國青年再度發起聲勢浩大的抗議行動。
這只是基本功
美國的小弟,壓住他是應該的
關鍵是日本後面的那個老大--美國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
說白了
就是把以前積累的好牌都翻出來
然後打出來
現在不把牌打出來
怕是以後沒機會用了
美國就是看中國有沒有能力和智慧接招
接的好
美國就會繼續觀望,并保持禮節性的所謂平衡
接不好
美國軍力60%進入亞太,隨時開戰,隨時入侵
中東阿富汗練兵這麼久
這些軍隊不是擺著看的
中國和美國的關係
不是敵人,也談不上朋友
更像兩個文明之間的切磋博弈
大家都是玩遊戲的高手
和美國玩遊戲
還是很有趣的
作為中華5000年戰略軍事文明的傳承
和當代最強最霸道的國家玩遊戲
簡直可遇不可求啊
這種感覺簡直讓人興奮不已
全球第一第二強國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戰略進攻性國家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戰略防守型國家
在未來很長時間,這個過程可能要百年之久
中美會在外交,軍事,政治,經濟上各種博弈和各種合作
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上都是千年等一回
我們這代人真的很幸運趕上這一波
真的很期待
好戲才剛開場
vardon wrote:
美國已經等不住了,他...(恕刪)
不戰而屈人之兵
是戰爭的最高境界
大陸和台灣保持穩定狀態
軍事政治上逐步建立互信機制
美日是不敢開第一槍的
其實不管誰在釣魚台開第一槍
受傷害最大的都是台灣
台灣利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沒辦法
誰叫台灣是不沉的航母
怎麼躲也躲不掉的
這個地方戰略位置太重要
所以台灣的態度決定了第一槍的時間
而且這也不是釣魚台一個小島的問題
南海問題更複雜
這時候顯然會變成1+1>2的結果
大陸+台灣>越南+菲律賓+美國
釣魚台同理可得
大陸+台灣>日本+美國
台灣既沒有日本的野心,也沒有菲律賓的衷心,更沒有越南的黑心
只是想安心的過完一輩子
但世界局勢千變萬化
台灣最終會因為亞洲利益再劃分
而被迫和大陸聯手
作為集合當年中國最精英軍事,政治,文化,經濟治國人才的台灣來說,應該不難理解現在的囧境
但台灣和大陸聯手
又不能太過太多
和美國也要保持一種連橫狀態
掌管台灣是真的不容易
像阿扁這種不懂制衡之道的人上台
不要說國民黨了
就連中國和美國都樂見其下場
有沒有一種戰國聯眾制衡的感覺
沒錯啦
中國歷史就是縮小版的現代史
我們只是在進入了又一個輪回而已
治理中國需要極大智慧
治理台灣也不容易啊
節錄幾段,
邵玉銘說,1885年,日本竊取釣魚台前十年,當時琉球縣長向日本內務府發公文,說要去釣魚台探查,但日本中央因認為牽涉到清朝政府,以清廷必有反應表示,他日適當時機再說,留下伏筆;日本外務省提過在這十年間多次勘察,這是胡說八道,琉球自己承認只去過1885年那一次,在佔領之前沒再去過,日本海軍部與琉球之間來往的公文顯示,曾要求過兩次,第一次因為天氣不好,第二次海軍說不行,要日本中央政府叫他去才去,這都是白紙黑字。
邵玉銘說,日本立場最脆弱的地方在於,假如你說釣魚台是無主地,為何要等到十年以後的1895年1月,甲午戰爭打敗中國後才佔領,日本古賀家族說過,這都是皇軍的勝利才帶來釣魚台,事實上就是戰利品,而且日本佔領為何不宣布,根據國際法,佔領無主地,有些人可能會有意見,日本不公告就是心裡有鬼,日本對這些問題都答不出來。
邵玉銘說,第二個問題是,日本說,與中國之間不存在爭議,惡劣的是,日本做了一件事,把當年周恩來與田中的談話紀錄刪掉有關的部分,日本外務省國際情報局前局長孫崎享去年9月說確實日本與中國當時有擱置爭議的諒解,橫濱市立大學教授矢吹晉也說有此諒解,並指控日本外務省把1972年會談有關紀錄刪除,這是日本可惡的地方。中國生氣的就是,去年10月,日本外務省有個關於尖閣諸島的問答提到周恩來與鄧小平沒有講釣魚台是中國的領土,所以不存在爭議,是沒有這樣明確講,但是在當時建交簽約的氣氛下,很清楚是擱置爭議,所以中國現在生氣了。據矢吹晉的說法,去年9月APEC期間,日相野田佳彥要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成,最後在走廊站著談話15分鐘,胡錦濤談的就是中國質疑日本為何這麼賴皮與背信,日本採取國有化是對中國失信在先。
邵玉銘說,他去年12月也率學者團去美國智庫交流,觀察美國倒不是故意叫日本搞這些事情,原因是美國搞不清楚中國對日本的歷史記憶,美國是個沒有什麼歷史、記憶的民族,但美國態度很奇怪,認為既然是領土爭議,談爭議就好,摸不清楚為何中國突然生氣,反而認為是中國不理性,中國既然說自己是大國,就應該有責任,要講理,像是談領土“自古有之”聽起來很刺耳,而且對八十幾個城市反日示威燒日貨,船艦到釣魚台週邊巡弋,沒完沒了,很反感。
邵玉銘說,所以他在想,要讓美國了解中國人的歷史記憶與日本處理問題的不合法理,假如不把美國拉過來,讓美國一直幫日本講話,那這問題就很大;日本只聽美國的,大陸對日本不會讓步,但是大陸對美國至少還認為有更高的戰略利益,美國應該採取預防外交,出面介入。
京華時報6月3日消息,第1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昨天在新加坡落幕,亞太區域安全合作成為與會各國和地區防務代表的關注焦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發表演講並回答代表提問。他表示,關於釣魚島,中方堅持將問題留給後人解決的態度。
估計很多讀者讀到這則消息都會莫名其妙:怎麼?吵吵嚷嚷了大半年,甚至一度劍拔弩張的釣魚島爭端,當局又要輕輕放下,不定期地朝後推了麼?其中緣故何在?
華時報告訴我們:「香格里拉對話會又名亞洲安全峰會,緣起於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於2002年開始舉辦,並因首次正式會議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而得名。它是目前亞太地區安全對話機制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會議之一。」「「本次香格里拉會議在朝鮮核問題升級、南海摩擦不斷、東海爭議持續的亞太局勢背景下展開,因此,外界對於相關國家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可以想像,不少與會國首先關心的是,中國政府會不會使用武力解決與其他國家的領土領海爭端。戚建國將軍明確表示,中國不會用武力解決爭端。戚建國說,在過去30年,中國是大國中唯一的沒有使用武裝力量挑起戰爭或者挑起軍事衝突的國家。戚建國表示,當前,亞太地區已經成了世界經濟轉向的重點,但是不希望成為戰爭和武力轉向的重點。
既然排除了用武力解決領土領海爭端,剩下來的辦法就只有兩種:雙方對話,談判,或者是訴諸國際法庭。
我們知道,不久前,菲律賓已經把南海糾紛提交給相關國際法庭,該法庭已經選定5名法官組成合議庭,開始處理這一案件。這無疑是對中國政府的挑戰。世人在看,中國政府對此如何回應。
戚建國表示,中菲兩國在南海上的爭端用不著找國際法庭。理由是,中國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的宣言,這裡邊有個重要的條款,就是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談判解決有關的爭議。戚建國說:「我們和菲律賓關於解決黃岩島爭端的對話渠道也是暢通的,所以說沒有必要通過國際法庭,我們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平等的對話來協商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釣魚島爭端呢?畢竟,戚建國不能說,中日兩國在釣魚島爭端的對話渠道是暢通的。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日兩國根本談不攏。於是,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就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訴諸國際法庭。既然已經持續了40多年的現狀是釣魚島實際上被日本控制,試圖改變現狀的是中國,因此中國應該把釣魚島爭端提交國際法庭。
可是,中國政府心裡很清楚,就釣魚島爭端打國際官司,中國多半是贏不了的。因為自1945年二戰結束釣魚島被美國託管後,在20多年的時間裡中方都沒有對釣魚島提出主權要求。一直到上個世紀的70年代,中國方面才提出釣魚島主權問題,未免為時已晚。因為它違反了國際法裡的禁止反言(也就是不能出爾反爾)原則,因此依照國家法打釣魚島的官司,中國只怕打不贏。
這一點,中國政府心知肚明,可是在嘴上不肯公開承認。於是,戚建國只好表示:釣魚島爭端嘛,不急不急,我們中國政府不急著解決釣魚島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留給後人去解決嘛。鄧小平同志不是早就發揮政治智慧,提出擱置爭議嗎?
這就是謎底: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為什麼要說釣魚島問題留給後人解決?因為中國政府知道,在釣魚島主權歸屬的問題上,中方的法理依據有重大缺陷,依據國際法爭釣魚島,中國多半爭不贏。
我想,關心釣魚島問題的人,不論你是什麼態度什麼立場,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5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尹汝尚今天對美國處理南海問題提出7項要點,包括透過第三方協調及國際法院仲裁。他同時具體說明,美方在南海的利益所在。
尹汝尚(Joseph Yun)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年度「處理南海緊張局勢」研討會發表演說,總結美國就南海領土爭端的7項要點。
首先美國對各方競逐領土主權不採取任何立場,這是各國必須瞭解的重要事實,對所有島嶼、礁石和海上事物的主權宣示,美方都不採取立場。
第二,所有領土主權宣示必須根基於國際法律,符合規定,其中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任何宣稱擁有南海島嶼主權的一方,必須依法提出證明,海上主權和空間所屬的宣示,也必須依陸地特徵來佐證。
第三,雖然美國不採取立場,但如何處理和解決爭端,廣泛涉及美國利益,所謂的美國利益是指航行自由,全球過半航運路線經過南海,美國有權保障其商業利益。
美方利益還包括合法進行海上探勘活動,無論各方對領土的宣示,美國公司探勘油源和碳氫物,只要合法就有權利繼續進行。
第四,美方不認為任何宣示的一方,可以壓迫和威脅對方,更不能使用武力。
第五,所有爭議須以和平手段處理,包括外交斡旋、透過第三方協調,以及國際法院仲裁。和平處理爭端,就不該有威脅、挑釁和報復行為。當某國決定訴諸國際法庭,爭奪主權的另一方不得採取上述行為。
第六,美方相信,在多國宣稱擁有南海島嶼和海域的形勢下,任何一方都不該片面改變現狀。
最後,爭議需要法律處理,如何投入協商是重要課題,美方支持美國和中國共同參與討論行為準則,美方認為準則是和平解決爭議的重要元素。
尹汝尚指出,過去幾年發生多起海上意外,有些探勘行動也引起關注,情勢惡化,不利於任何一方。中方應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共同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協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