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boytwn wrote:
請問各位,艦上的雄二...(恕刪)
目前國軍各型採用雄風系列的艦艇都沒見過有攜帶備用彈的紀錄,如果以重量來推斷的話雄一有可能再裝填,雄二比較勉強,雄三就不太可能了,如果以其他國家的飛彈作參考的話,美軍有過某些型號的艦艇可以人力再裝填尺寸類似雄二的魚叉飛彈,至於尺寸類似雄三的俄製飛彈就沒聽過再裝填的紀錄了.
中華民國海軍是屬於近海海軍,戰場離家沒多遠,再裝填的意義不大,況且目前主力防空飛彈的標準一型及二型都能兼任反艦任務,打小型艦艇尤其拿手,也讓再裝填的需求更不明顯.
現役各國各型反艦飛彈發射時大多只需要大約朝向敵方即可,我看過飛彈與目標成九十度垂直能命中的紀錄,一百八十度的就沒見過了,能不能命中目標的重點不在於飛彈的指向,而是飛彈否能正確的接收到艦上的搜索雷達傳來的參數,以及飛彈發射之後飛彈內的導引雷達能否正確辨識目標.
cowboytwn wrote:
那靠港裝填時是要吊整咖箱子還是只吊彈體上去即可?(艦上放發射架的地方很窄)
讓我想到美軍夜襲巴格達狂轟濫炸時,每艘軍艦上能發射的巡弋飛彈就那麼幾顆,不知那麼多的飛彈是怎麼來的?...(恕刪)
蘇系的比較常見吊彈體,美系自從VLS普及之後大部分都是發射箱:
值得注意的是MK-41原先有設計吊臂模組,需要占用三個發射箱,可以配合補給艦實施海上再裝填,不過美軍發現這個很屌的功能其實不太實用,所以後來幾乎都不再安裝.
伊戰的時候愛荷華級可以帶32枚戰斧,俄亥俄級154枚,提康德羅理論上也可以到百枚,航艦上的空射版至少也有個一兩百,美軍艦隊一次的攜帶量大概可以把巴格達炸翻好幾次吧,而且不遠的巴林就是美軍第五艦隊的大本營,美軍在波灣其實跟在自己家差不多,打完回巴林補一補就行了.
內文搜尋
X

感恩,那靠港裝填時是要吊整咖箱子還是只吊彈體上去即可?(艦上放發射架的地方很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