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捍衛戰士這部電影裡的飛機

Lucas Chen wrote:
那叫做 Glove Vane
用於調整進入超音速時的升力中心
例外是還有超低速時也會使用

Grumman F-14A Tomcat的翼套翼板(glove vane)設計是為了在1.4倍音速以上時抗衡氣動構型造成的機鼻沉降,使水平尾翼得以由此狀態解離以獲取更大的操控能力,在兩倍音速時仍可進行7.5 G機動。翼套翼板在達到1.4倍音速時自動施展、在達到一倍音速時亦可手動施展,但在主翼後略角低於35度時即鎖死以避免低速時造成飛行不穩定。然而翼套翼板實際成效不彰,在2.25倍音速以上才能發揮些許作用,因此其控制機構的重量與隨伴的維保複雜性並不值得。故前線部隊常將翼套翼板封住並移除制動機構,後續的F-14D衍生型即將其取消。
一定要配溫開水 wrote:
飛虎隊:「來華助戰洋(恕刪)

那是越戰失蹤主角父親的外套,他父親曾參與韓戰後美軍第七艦隊巡弋台海的維合任務,所以那血幅有中華民國、聯合國、美國、日本等旗子。
跟二戰飛虎没關係啦!
cbl220.tw wrote:
那是越戰失蹤主角父親的外套,他父親曾參與韓戰後美軍第七艦隊巡弋台海的維合任務,所以那血幅有中華民國、聯合國、美國、日本等旗子。
跟二戰飛虎没關係啦!

1986年電影「Top Gun」出現的是USS Galveston (CLG-3)輕型飛彈巡洋艦在1963-1964年巡弋東亞的紀念章,並非血幅(blood chit)。補拍場景使用的飛行外套則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中緬印戰區的美製血幅,但未剪輯於電影畫面。

詳見Maverick飛行外套紀念章與其隱喻以及電影「Top Gun」補拍場景的飛行外套與血幅
kawli wrote:
無獨有偶,TOP GUN並不是惟一拿F-5演米格的飛機片, 飛狼也用過

電視影集「飛狼」(Airwolf)拿F-100、F-86、F-84演過米格機,也用過實際的MiG-23短片,就是沒用過F-5。
事實是只有拍到飛機頭,其他都是靠別的飛機的影像去剪接的,去環球影城就會看到了,一個一個的飛機頭...

飛機頭拍一下,其他整台飛機在天上飛的畫面又是另一個場景。他們片場甚至還有能力把戰鬥機分解再拍...
事實是只有拍到飛機頭,其他都是靠別的飛機的影像去剪接的,去環球影城就會看到了,一個一個的飛機頭...
Loompster wrote:
事實是只有拍到飛機頭,其他都是靠別的飛機的影像去剪接的,去環球影城就會看到了,一個一個的飛機頭...
飛機頭拍一下,其他整台飛機在天上飛的畫面又是另一個場景。他們片場甚至還有能力把戰鬥機分解再拍...

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系列的片商為派拉蒙(Paramount)影業,所以不會在環球(Universal)影業經營的主題樂園出現。



電影攝製時,劇組曾嘗試將演員置於Grumman F-14A Tomcat後座雷達攔截官席,以便在實機體驗飛行中擷取畫面,但能撐完的只有Goose。所以電影中各機組演員的畫面絕大部份皆在機棚中放置的報廢座艙裡表演。


詳見支援電影「Top Gun」攝製的Grumman F-14A Tomcat
Akulamaru wrote:
鳳凰很貴是一個問題,很重也是一個問題,當初F-14其實就很少一次載六顆鳳凰出去,因為回來沒辦法降落,太重了,但又不能半路丟掉,太貴,也怕被蘇聯偷撈回去研究...(恕刪)

經實際飛行測試,F-14攜掛六枚AIM-54還是可以在航空母艦上起降,而非如坊間流言因飛行甲板降落重量限制僅允許四枚。

參見蘇聯空射反艦飛彈的威脅與末日掛載(Doomsday Loadout)
rukawa1 wrote:
而F-14能搭載不死鳥飛彈(我記的以前翻作鳳凰飛彈)
這也是我唯一聽過的"遠程"空對空飛彈(恕刪)


因為重, 超級重
還要配一個特大雷達, 這雷達還要配一個專門雷達截獲官控制
所以一架空優截擊機卻全是雙座, 後座也沒有駕駛機能
其他戰機根本載不了不死鳥

而不死鳥也因為太重
打不了戰鬥機, 機動太差
都是拿來截擊轟炸機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