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再論碉堡的重要性

清國當時防務重要的白砲台現在是海巡分隊位置

當時封鎖河口的阻絕線現在變成了碼頭,進一步縮小了淡水河口





天衣神水 wrote:
44天內在金門投下近四十八萬顆砲彈成果是那樣,那碉堡有沒有作用呢?硫磺島戰役的慘烈連美軍都心有餘悸,連太平洋戰爭的傳奇人物John Basilone都陣亡,代表日軍碉堡沒被清乾淨,碉堡有很多形式,坑道碉堡是孌生兄弟,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軍方要提供什麼樣的掩蔽物給部隊使用去堅守陣地?如果碉堡不好,那你的答案是什麼?就是這樣而已。
..(恕刪)


我說的很清楚了,碉堡只對槍類有用,
在敵人登陸前必定先轟炸過,地表碉堡無一倖免

現在的火砲飛彈精準度及威力比以往強很多
硫磺島戰役,美軍是因為登陸時被火山地型鬆軟土質被困,被較深處掩體及沒被炸的日軍攻擊

以現在鑽地彈威力地底30米掩體一樣被炸
琉磺島只是拖慢美軍進程,最終一樣被奪,在優勢火力下一樣慘敗,
把建築工事的錢及耗費長時間用在遠程精準武器才有用
守軍戰力保存方式不是只有碉堡選項

ocshiwo

偵查衛星一直盯著,施工時就被標定坐標了。對付一般的碉堡根本不用鑽地彈,1噸以上的雲爆彈,可以大面積(半徑幾百米)清除這種機槍堡,除非是深入地下很深的掩體

2024-04-26 11:01
Escentric Molecules05

台灣也有偵查衛星啊,登陸部隊一開始集結,飛彈車就駛離營區了

2024-04-26 14:36
奇怪了,台灣就沒有火砲嗎?

是你海上運上來方便還是在地的部署方便?



戰史上放輛不能動的坦克共軍就搓賽了,一輛不會動的坦克抵得上共軍一個團

剛上岸就被砲得損失了1/3







組合式掩體

最好的防禦就是先打到敵人,以下這些只在快速但也只能防槍類而已
優點,便宜,快速機動




六月牛車

你的重磅/雲爆彈也是機載的,飛機能活著飛過來再說。

2024-04-28 9:08
ocshiwo

肯定优先打击机场和雷达,取得制空权之后再打击这些次要目标啊。漫天反辐射无人机你怎么防空?

2024-04-28 11:49
若沒有組合式掩體,台灣民間公司不缺的就是太空包。
它看起來跟組合式掩體差不多,攤開來倒入砂石,再排列堆疊,一樣有阻絕效果。而且成本絕對比組合式掩體便宜且容易取得。


如果不想在灘岸布置太多兵力,那很簡單,直接佈雷,守軍撤至第二線!
攻擊軍即使發射再多火力上灘頭,也不能引爆大多數地雷。


我記得服役時看過訓練手冊,美軍曾經試過,以105口徑火炮,在雷區平均一M落彈一枚的密度,也只能清除91℅左右的地雷!

實戰中,哪個國家軍隊有能力那麼精準可以控制在一M一枚的落彈密度?

當敵軍被遲滯在海面上,就是我守在二線砲兵的海上標靶!
ocshiwo

伊朗小摩托這類無人機航程上千km,價格也就几萬元人民幣,上千架一窩蜂飛來,攔還是不攔。

2024-04-26 11:08
老正太阿肥

到时候就看是大陆的各种无人机先消耗光,还是台湾的防空导弹先消耗光。 [大笑][大笑] 对了,大陆还有各种滑翔炸弹哦,比如雷石6 无动力版射程60公里 有动力版射程300公里,造价比火箭弹还便宜

2024-04-26 13:26
六月牛車 wrote:
若沒有組合式掩體,台...(恕刪)


那些防禦工事都只是心靈安慰,遇到這種等級火砲,更強飛彈,炸彈都沒用
在工事內的人員及武器彈藥價值都比它貴,還是那句..提供一個不動座標給敵人定位的靶

10年前影片 拖式飛彈


6年前影片..單兵Bunker Buster - M3E1 MAAWS

六月牛車

台灣是全世界防空飛彈密度第二高的國家,我們還有戰機,保證共軍在台海完全沒有制空權!顯然你不懂青雲彈,青雲彈不只有機載,也有多管火箭彈頭!

2024-04-26 13:52
Escentric Molecules05

烏克蘭空軍現代化戰機數量差不多等於0,俄國人拿到制空權了嗎?嘖嘖嘖

2024-04-26 14:37
碉堡再厲害,它有個缺點,不會移動...
也許再幾年,AI 無人機群會成群結隊沖向碉堡的通風口...
xx123456 wrote:
碉堡的重要, 在於可...(恕刪)
老正太阿肥

那就看台湾的电子战技术是不是比老共更强了

2024-04-26 15:45
Escentric Molecules05

軍用的是靠慣性導航,衛星是用來校正,那種垃圾便宜貨上有什麼準確慣性導航?騙鬼[笑到噴淚]

2024-04-26 18:46
天衣神水 wrote:
這些傢私西方都給了烏克蘭,可是攻擊俄羅斯的坑道、碉堡、地雷的效果不好,以至於去年的反攻成果有限,別人的實戰經驗要多學學..(恕刪)


烏克蘭戰爭:BBC透過衛星圖片披露俄羅斯軍隊的防禦部署

防禦工事在衛星上及無人機上很清楚,工事只能拖慢進度,運用最多是工事+地雷
俄烏戰是在內陸與台灣灘岸碉堡及工事不一樣

在連結處最下方有這段..這有可能是俄軍的誘導,烏軍必定要先偵查情報再做計畫,
如工事內有價值目標..在有制空權下做轟炸這些工事無一倖免,
當烏軍沒有足夠火力破壞壓制的地面部隊會繞路

俄烏戰與台灣灘岸碉堡不同地方在,敵人一定集中火力攻擊,破壞程度差太多了


-------------------------
這類似的工事,國軍也應會做,這蠻基本,灘岸也會佈雷
但是共軍與烏軍武器載具火力在登陸規模差太多,
同防禦工事如防的了烏軍但防不了共軍

Escentric Molecules05

烏俄雙方目前打過登陸戰嗎?烏俄又不傻[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4-04-26 17:37
或許我們這樣思考好了。

國軍負責登陸點防守的守軍有幾種選擇,在壕溝內,在隱蔽建物內,在隱密樹林裏,在地面碉堡內,在地下碉堡裡。

哪一種成功防守的機率最大。
PainterJ wrote:
哪一種成功防守的機率最大。


其實也不用說防守機率
只要能提高對敵人的困擾就是好事

什麼都沒有時用一般投射彈就能炸
有這些防禦設施時、敵人就要用更高階武器炸
那就值得....
因為現在不是敵人有沒有哪種武器
而是敵人擁有多少數量的問題
這也是軍備競賽的一環
看我的防禦設施先瓦解、還是你的高階武器後勤給力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