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C_panda wrote:台灣海軍4000噸以...(恕刪) 4500噸的四面盾雷達尺寸不會太大,為了兼顧低空目標幹不了反彈道的工作997雷達重量輕有安裝位置的優勢加上後端訊號處理來自於強大的SAMPSON 雷達,所以這個外觀看起來鳥不拉雞997雷達也能有反彈道的功能你做四面盾的目地是什麼?還不如用997雷達歐洲缺乏反彈導飛彈,但台灣是有的,英國的雷達,台灣的飛彈,結合在一起搞不好能大賣,呵呵
震海案沒有改成6500噸,別再這樣誤導了。6500噸是一級艦,海軍造艦計畫裡面有個主力艦,滿載應該是8000噸,取代的是紀德級。你應該擔心的是海軍是不是又想要縮小船身塞好塞滿腦洞大開。震海案從來都不是神盾艦,當初取代的是成功級,濟陽級。 主力艦一直都排隊在後面。
TW Energy wrote:震海案沒有改成6500噸 接班一級艦 海軍委外評估6500噸驅逐艦2022/09/10 05:30〔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面對中國軍事恫嚇,國防部擘畫快速提升戰力之道,除了將排水量四五○○噸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改為二千噸級的輕型巡防艦之外,國防部明年度預算書揭示,海軍明年將投入五百萬元辦理武器先期選擇與採購準備,並委外辦理「六五○○噸級驅逐艦三種艦艏船模阻力及耐海試驗與聲納罩噪音量測評估」案,另將派員赴美國參加水面艦艇設計與資訊交換的相關計畫,精進造艦能量。國防部考量既有驅逐艦、巡防艦的船齡多超過廿年,因此自二○一九年至二○二六年投入二四五億餘元預算,執行「震海計畫」研製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卻因故延宕至今。為補上戰力間隙,國防部明年已修調「震海計畫」艦艇規格,將動支原預算投入生產兩艘「輕型巡防艦」,預計二○二六年以前完工。雖軍方未於預算書明言排水量,但據了解,該案艦艇將自四五○○噸下修到二千至二五○○噸,自「一級艦」下調為「二級艦」,艦長的軍階亦可能自上校降為中校。國軍並未放棄研製新一代主力艦,預算書揭示,海軍明年將投入五百萬元預算,辦理武器先期選擇與採購準備,以及委外辦理「六五○○噸級驅逐艦三種艦艏船模阻力及耐海試驗與聲納罩噪音量測評估」案。在此之前,海軍二○一九年五月曾委託財團法人船舶中心執行「國艦國造新型艦艇船模水槽試驗之研究與分析專業服務」,二○二○年曾執行「六五○○噸艦艏型聲納單體船型」及「二五○○噸穿浪艏單體船型」水下線流場數值模擬分析的船模水槽試驗。據透露,軍方考量敵情威脅愈趨嚴峻,縱使具有充沛火力的「沱江級」巡邏艦已快速投產,可於戰時有效拒止敵軍進犯,但在承平時期或「灰色地帶衝突」環境下,以其七百噸的排水量監控噸位更大的中共軍艦,實有難度。因此,軍方除了調整四五○○噸級巡防艦構型,優先量產可及時投入台海偵巡任務的輕型巡防艦,做為「工作馬」使用,仍盼新型一級艦籌獲工作得以延續。我這樣說是快了一點沒錯不過確實是有報導海軍有在做這方面的改變跟研究如果不是為了取代4500噸的震海艦難道4500噸一級6500噸 一級嗎?以目前輕巡近3000噸你認為4500噸的震海艦還會存在嗎?我認為震海案還會存在但內容會改變這也是海軍研究6500噸的原因我知道海軍有兩個案子一個是震海艦一個是主戰艦但也就是海軍自己弄砸的你不是神盾艦為什麼要硬要貼上一個主動相列雷達?消息傳了幾年為什麼海軍不來否認不是神盾艦 ?等到真的做不出來了才來否認?搞不成了以後再來放棄說震海艦不是神盾艦 ?這些都是海軍自己搞砸的不是人家說砸的我住在台灣我當然樂見海軍造艦成功 這無庸置疑 !
以海軍的習慣正在規劃研究的6500噸級艦我判斷他的滿排應該8000噸上下甚至超過而海軍正準備拿它來對比伯克級神盾艦如果他不是用來取代基隆級艦難道是來取代成功級艦嗎?別忘記當初是4530噸震海艦的規格是什麼 ?主動相陣雷達拖曳式主動聲納4座八聯裝華陽VLS8枚雄二8枚雄三一架反潛直升機[這不就是現在輕巡-的規格嗎?]6500噸滿排8000噸+你認為海軍會讓他裝多少東西?到時候規格開出來就知道了!
吃碗內,看碗外啦研究是一回事,買不買又是一回事應該還是蠻多目標是肖想星座級還是買載體回來魔改濱海戰鬥艦之類的跟陸軍的雲豹砲車一樣搞了半天就是評估評估再評估自己規格改了又改後面才在那裏挑三揀四說穿了就非要弄到自己想要的大玩具不可
BUCK wrote:但最近幾年海軍的習慣...(恕刪) 我實在不太相信 現在已經有輕巡接近3000噸[我覺得4500噸的已經沒了]接下來震海一級艦滿排6500噸然後還會有主力戰艦滿排10000噸 ?這得有多大的屁股 ??
啊就肖想著接二手柏克唄!個人猜測海軍打的如意算盤是像皇家海軍一樣,類似Type 31+Type 26+Type 45→8+6+4或8+8+4這種體制吧?有夢最美..... FDC_panda wrote:我實在不太相信 現在...(恕刪)
海軍是很燒錢的軍種,作戰、造船、養船、修船樣樣都得參一咖,機密等級高的作戰軍艦又不能隨便丟給民間船廠修,一艘船沒用個幾十年肯定被罵死,又沒有像老陸車子幾千輛;空軍有幾百架飛機,分母高,妥善率拿得出來就好,船就那幾十艘,不能動當碼頭王大家一目了然,想遮也遮不了,所以東西丟出來後發現接下來的問題可能很多通常會不了了之,不過,像ACS、震海案這種頭都洗下去了卻喊停的案倒是少見。輕巡現在變成近3,000噸、120公尺長、12艘,如果加上康定級 6艘、成功級(派里) 10艘,海軍可用的浮塢、乾塢就不夠用,修船隊八成要大排長龍了,除非軍方能放下心結,大膽的把作戰用艦交給民間船廠修,不然大家要有心裏準備,按照海軍塞東西的方式,等原型艦生出來後,發現可以不用「兩艘輕巡」換「一艘濟陽」時,輕巡大概又要減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