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海軍輕型巡防艦長度將超過100公尺最快6月底與船廠敲定尺寸噸位

純陽掌 wrote:
我的意思是想講,不對稱戰其實陸上的陸軍來發展最合適,只是台灣陸軍是阿呆並不這麼想


老陸當不對稱戰主角必需國土夠大才行,沒有那個縱深很難,舉個例子,俄國對付烏克蘭的「不對稱戰」的招式,先用火砲轟平,再用鋁熱劑燒光,台灣沒那個屁股玩這套,因為地方不夠大,沒有縱深可以東躲西藏,絞肉的成本會很高。
天衣神水 wrote:
老陸當不對稱戰主角必...(恕刪)



畢竟波灣伊拉克戰爭或阿富汗戰場上的城市戰都是敵方投降後的城市間維和任務而已
俄烏戰爭代來啟示是真正的城市戰有多難
俄國人想出的辦法是將城市轟平,這需要大量的火砲與彈藥,以台海來看,火砲與彈藥台灣不需要渡海補給但地狹人籌平民沒有太多撤退空間,轟平城市這種打法雙方在台都難複製

回到陸軍的發展


傳統的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海空為主的戰場上一樣難有用武之地,

美國陸軍部長如業務推銷員一樣上門推銷產品,擴展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角色避免被海空軍邊緣化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4日報導〕美國陸軍計畫在印太地區部署整合飛彈、電子和網路能力的「多領域特遣隊」(MDTF),以加強對中國的嚇阻力,日媒報導,美國陸軍部長沃穆思(Christine Wormuth)13日證實「正在與日本協商中」,對於在日本部署新的多領域特遣隊充滿期待。

沃穆思在6日的記者會上提到在日本或澳洲部署MDTF「都非常有用」,尤其在日本部署的話「理論上非常有用,而且對『陸戰隊濱海作戰團』(MLR)具有補足作用」。美國為提高對中國的嚇阻力,計畫在2025年度前改組駐沖繩的美軍陸戰隊,組建「陸戰隊濱海作戰團」(MLR),以加強島嶼戰鬥的應對體制。日本經濟新聞和產經新聞今天報導,沃穆思在13日的記者會上再度提到於日本加碼部署MDTF的構想,並證實已在與日本進行協商。


報導指出,美方希望在日本部署MDTF的理由是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MDTF預定運用的極音速滑翔飛彈(LRHW)射程有數千公里,為了應對台灣有事,有必要提前部署在接近中國的位置。若能在與鄰近中國的美國盟國進行部署,將可提高對抗能力。


minhua0317 wrote:
其實我覺得這個層次就...(恕刪)


這種說法就是文化上的悖論。按照這個邏輯,國防部長,參謀總長要通曉三軍才可以去當,三輩子都不夠。

而事實上先進國家比如美國,卻採取文官國防部長的做法,剛好是相反的邏輯,國防部長不直接從軍隊拉拔。

這個世界沒有這種事情,什麼都要懂的人,這個人是去當神,不是當國軍的主官。

台灣人潛意識,認為官大學問大,這是養奴才的中國文化。為什麼老美軍官,西點軍校這種一直推崇軍隊革新。唯一不變的就是持續在變。

越是高層主官的人更應該尊重下屬專業,因為管理範圍太大了,根本不可能什麼都懂,學問鑽研越深的人越覺得別人的專業要尊重。

當主官依靠的是組織與管理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沒有人認為馬斯克是懂得了火箭和衛星工程吧?

幹到陸軍總司令,難道他當過裝甲、火炮、野戰、陸航、防空、後勤各個陸軍組織?更別說總長這種層級。既然不能什麼都懂,那就要依靠制度,科學的方法,建立一個完整的決策流程與幕僚或下屬單位。

海軍高層將領,從潛艦出身也好,水面艦也好,海峰也好,又何必一定要從哪個部隊上來。

講難聽點,自認為很懂軍隊,很了解軍隊的,結果都被自己的自大給綁架了。老狗養不出新把戲。不敢推翻老舊的作戰思維,訓練框架,最後留下來的就是老舊的能力。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天衣神水 wrote:
關於不對稱作戰的策略...(恕刪)


你是不是對灰色衝突有什麼誤解, 這類衝突, 基本無關航速
海軍要求燃氣渦輪主機, 主要是快速啟動能力, 能夠快速支援

成攻級之所以成為海軍最操的工作馬, 就是啟動速度快
可以快速前往目標區值勤, 實際大型海上作戰, 不會因為差2~3節就有重大影響
如果為了預算或一些其他原因過度限制輕巡防艦規格
其實反而因小失大, 如同美國當初搞LCS一樣, 以為省錢, 結果更貴!

過度自動化和精簡人力其實很危險~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當值艦沒在熄火的啦

2023-06-21 20:09
minhua0317 wrote:
沒錯,你講的這些我都...(恕刪)


你這種言論去跟烏克蘭講, 一堆人因為俄烏戰爭, 認為戰車已經過時
現實是, 戰車依然很重要, 在正面作戰上面

同樣的海軍一級艦也是, 海上衝突對峙, 基本各國都是一級艦為主
海上衝突對峙, 不會只是幾天, 太小的船, 海上自持力和耐海能力都跟一級艦不能比

一級艦能夠出海執勤半個月一個月, 二級艦可以嗎?
不用說武備還有一些心理上的優勢

尤其5~6級海象人家能夠正常執勤, 你不好意思, 海象太過惡劣得回港

海軍以前過度集中一級艦, 和後來只玩輕型艦都是過於極端的作法

請問海軍只有打仗才有作用嗎??
更多是海上宣示主權的能力
平時海軍實力也是彰顯國家主權重要手段
這是看不見的國家實力競爭~~
光看不見的潛艇能夠在海上跟人對峙??

菲律賓海軍為什麼讓人看不起? 就是海軍太弱

世界主流是海軍艦艇大型化, 連新加坡海軍船也越造越大~~
airbear

你只考慮直接爆發大規模戰爭, 有考慮長期性嗎??人家直接外圍封鎖你, 你靠快艇能夠打破封鎖?? 封鎖幾個月, 台灣自己就先崩潰, 因為沒電力燃料維持運作, 甚至不用發射多少飛彈打到本島~~

2023-06-23 11:29
stever2018

台灣東西岸兩邊的航線被封鎖有多少個國家會被影響?台灣有事只有日本有事?美國會出兵護航甚至成立禁航區,,,也會在聯合國提案,不要以為只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中國要在南海占地為王,美國有撤離南海?

2023-06-24 2:10
海軍輕型巡防艦長度將超過100公尺
最快6月底與船廠敲定尺寸噸位


還沒定案討論就超過5頁
airbear

尺寸很關鍵, 會影響後續設計, 選用動力裝備, 估計後面會有不少主機代理商在背後施力~~~~

2023-06-23 11:31
天衣神水 wrote:
補充一下個人的看法。...(恕刪)




因此 未來的十年內會有康定級+ 成功級+ 基隆級總共20艘
然後還有另外12艘 和康定級很像的輕型巡防艦~
寧願改老艦 就是不願意被動雷達的巡防艦
FDC_panda wrote:
因此 未來的十年內會有康定級+ 成功級+ 基隆級總共20艘
然後還有另外12艘 和康定級很像的輕型巡防艦~
寧願改老艦 就是不願意被動雷達的巡防艦


軍售的兩艘「派里」是替補「濟陽」反潛的空缺,1984年開始服役,在US Navy已經操很兇,四艘基隆級也是接舊艦,這六艘會不會有升級方案很難說,八艘90年代下水的國產「成功級」應該會在升級規畫之列。

因此,比較有可能是 8艘「成功級」 + 6艘「康定級」+12艘輕巡,總共26艘中、輕型艦、8艘IDS、12艘沱江級的編制。

老實說,中科院的艦用雷達上艦不過3年多的測試,依照國際艦用雷達發展期程來看,離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能趕上輕巡量產後半期,或者「成功級」升級方案就已經不錯了,重點並不在於天線的型式,而是訊號處理。

之前就已經表示過,「震海艦」需要這麼多資源建造,結果一艘只有24坑,或者說16大坑 + 24~32小坑,比一個單位的弓三火力還差 (40枚弓三),有腦大手短之虞,放大噸位,避免系統和武器投資比例失衡會比較恰當。
天衣神水 wrote:
軍售的兩艘「派里」是...(恕刪)



看樣子海軍處理完這12艘輕巡之後
直接升級成功 康定 拖過20年再說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