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
F/A-18E/F...只能當成武器載台...(恕刪)



個人非常同意天衣神水的看法
OSR7613 wrote:
其實幻象替代方案已經採購,等待交機中
就是 66 架 F-16C/D Block70 (F-16V)...(恕刪)
更精確說,在完成 Mirage 2000-5 汰換後,
個人的 A 、 B-1 、 C 方案是針對取得 F-35 前的過渡機型機隊方案
B-2 方案啟發於隔壁樓初教機的討論
應該算是對高教機 T-BE5A 勇鷹機案的改進建議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所謂"勇鷹"就差個後燃器?? 沒有後燃器 有些科目不能做...(恕刪)
出發點是 :
#1 高教機 T-BE5A 勇鷹機不能做某些科目,
就讓 IDF F-CK-1 C/D Block2 部訓機中隊來做

#2 替台灣自主國防科技研發的天劍飛彈系列、萬劍彈等等成果的未來買個保險,

也是替 A 方案 ADF 案先預備個備案與 ADF 準備前期周邊測試載台
萬一未來少了依靠運作的戰機載台,
中科院可能將進行研發天劍三、空射雄三等計劃能不能推下去??

值不值得推下去??

D 方案,個人注重的是 EA-18G 電戰機,F/A-18E/F 只是選配
F/A-18E/F & EA-18G 系列是經過實戰歷鍊與發展齊全的攻擊載台


其實應該分開來獨立考慮台灣空軍是否需要 F/A-18E/F & EA-18G ??
台灣空軍需不需要自己整備更強的自主深入攻擊戰力 ??


俄烏戰爭給台灣的教訓就是 "自己國家自己救,自己打仗自己上"

不管陸海空,所有上火線拚命流血的活,全得台灣自己來



有個萬一,美方會幫忙,但絕對不上第一線,


特別是對手是另一個核大國
兩個核大國直接武力衝突導致核戰的風險太高太高太高高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