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想起過去讀過的一段抗日作戰時上海保衛戰的小故事,我依稀記得是一個外國人在戰時詢問一個中國低階軍官的對話,外國人問這個中國人戰後要做甚麼,中國軍官說,他不認為他可活過這場戰爭,他只希望在家鄉的父母可以撐過這場戰爭,的確這個部隊在兩天後就減員90%後消失!
當然此文中的中國人是二戰時的中華民國部隊! 重點是當軍人作戰時能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時,這種軍隊是無懼任何敵人的。
此時的俄國人麻煩就大了!
alanchentw wrote:
NLAW (標槍?)疑似沒有在公園樹木間穿行能力,只能在開闊地使用,有bug 。
紅線 : NLAW飛行時遮蔽光學尋標器距離設定
藍線 : NLAW開啟尋標器路徑

NLAW 還允許操作士兵快速選擇導彈自身開啟尋標的距離。
“假設你在復雜的地形中,有許多車輛被撞,你前方 50 米處有一輛燃燒的車輛,但是真正的目標在 150 米外。您只需將武裝距離切換到 100 米。導彈將盲目飛越第一個目標,然後開始尋找設定目標。”
樹林遮蔽設定, 可能射界本身選定就有問題.
類似對抗, 敘利亞政府軍會以施放煙霧干擾光學式反坦克飛彈, 並得到幾次成功經驗.
但是以這一次攻擊來說, 攻擊距離過近,
被攻擊方無法偵測反應, 而且爆炸後煙霧也會干擾NLAW“預測視線”定位,射擊前跟踪目標三~五秒鐘的程序.
幾位大大對於俄軍潰逃嗤之以鼻, 然而我認為這才是一般部隊正常反應.
因為你不知道伏擊規模與對方後續攻擊方式, 在無掩蔽隱蔽處, 當然脫離交由後方戰車反擊.
我反而認為這是很典型很正常反應. 起麻比之前一擊潰散有明顯不同.
而烏軍對於伏擊點的選擇, 突擊襲擾機步單位的火力部屬到投射能力分析, 與承受敵方第二拍反擊的規劃,
總是令人懷疑是民兵或是非正規軍, 但是英勇的表現是軍人表率無誤.
旋風 wrote:
那拿NLAW打戰車的單兵
距離大概150-200公尺之間
一個車道約3米寬,數看看約幾個車道?我估計NLAW 距離坦克不到30米遠。
影片第20秒,最外層樹邊冒出煙火(RPG),立刻走在前面第三個的俄軍甲車右側中彈,爆出大面火團燃燒約2秒就徹底熄滅(有加掛反應裝甲?),同時甲車乘員紛紛下車後倒地(也許臥倒,也許被烏軍掃射中彈),甲車沒事貌直接開走。
俄系RPG破甲力普遍都有400mm ,竟然連步兵戰車的側面都打不穿,人家一臉沒事的走掉。國軍紅隼RPG 在現代戰場真的沒有生存空間了。坦克/甲車都不行,只能打卡車軟目標了。
Charlie2020 wrote:
如果烏克蘭部隊手上有20枚六六火箭彈,這幾輛裝甲運兵車鐵定是全部都給搞掛掉!
廢物六六對付現代戰場已經不行了。俄軍甲車遠比M113 皮厚耐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