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會讓很多人心裡層面上無法接受 台灣首艘原型自製潛艦 台船:明年9月下水 2022/12/26 15:06〔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台船公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總統蔡英文交付台船執行史無前例的「潛艦國造」任務,雖然過程中外界多所揣測、評價,無論正面肯定抑或是曲解錯誤認知,台船仍全力、全工時趕工,目標明(2023)年9月下水。
stever2018 wrote:後面20年後的中期延壽才是大麻煩,因為零件是聯合國,要修改更新不如造新的還比較簡單,此時台灣可能已經有無人潛艦的製造能力....直接放棄有人潛艦的後續發展 連老美的潛艦也是聯合國! 日本,義大利,荷蘭,德國全都是聯合國好嗎!
Charlie2020 wrote:連老美的潛艦也是聯合...(恕刪) 現在不管3C,家用電器還是汽車,甚麼玩意都是聯合國組件組裝出來的軍備組件聯合國也不算稀奇,重點是有沒有能力整合起來,發揮設計功效有足夠的整合能力,等MLU時,更換功能更強的新模組自然問題不大沒有整合能力~~~那可能沿用原廠向下相容的原組件更新版本都會出問題
各單項設備的測試應該都已經完成(應該說整船的設備連線操作測試也都完成了)配18枚重型魚雷 潛艦原型艦現正船段對接電銲丶9月下水〔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潛艦原型艦的建造作業有最新進度!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今天指出,台船海昌工廠正以三班24小時方式進行趕工,現場已開始進行船段對接的電銲工作,目標設定在今年9月中下水。潛艦原型艦構型歷經多次修改,最終採用第3.05版進行建造,設計藍圖就有7百多份,依據台船先前說明,原型艦長度約在70公尺內,寬約8公尺左右,高約18公尺,採用X型尾舵設計,平衡翼配置在帆罩段的兩側,排水噸位約2500到3000噸。原型艦是由6大船段加上帆罩段,共計7個船段進行組合。在武裝方面,原型艦配置6管魚雷發射管,據了解,重型魚雷的攜行量達到18枚,潛射飛彈的攜行數量目前尚不得而知。據了解,預定9月舉行的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原型艦當天將由執行建造丶組裝的海昌工廠,以預設軌道滑向浮塢裡,原型艦的外觀將是首次與國人公開見面。命名暨下水典禮將邀請蔡英文總統主持,並邀請海軍256潛艦戰隊歷任戰隊長及退伍官兵參與,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今天指出,國造潛艦案,這幾年來在海發中心、海軍256潛艦戰隊及台船人員的專案小組合作下,克服各種困難,已取得必要的所有裝備,目前正在進行趕工作業中。他說,有數位國安會長官及現役海軍將領幾乎天天駐守台船公司,指導及協助本案的各項執行細節,包括障礙排除及目標推進。在施工內容方面,鄭文隆說,目前在台船的海昌工廠內,正以三班24小時方式,進行趕工,由於潛艦艙內空間狹小,能進入施工的人員有限,加以壓力殻空間是圓形的,無法同時各方位施工,因此必須旋轉壓力殻體施工,要徑部分皆以三班進行施作,各級主管亦分三班駐廠輪流督導。鄭文隆表示,本專案在全力投入之氣氛中,穩健進行,現場已開始進行船段對接之電銲工作,目標設定在九月中下水。
其實拍個船段,出來屁龐沒關係潛艦國造IDS原型艦依合約將於今年9月進入下水的節點,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證實,目前IDS原型艦6個船段壓力殻都已完成,陸續將各項裝備與系統放置進各船段壓力殻後,現場已開始進行船段對接的電銲工作,9月完成IDS原型艦建造後,可望進入下水關鍵節點;IDS原型艦將在海昌工廠內進行陸上系統測試,若一切順利通過各項測試,IDS原型艦依規劃將可在2024年第一季,移出海昌工廠到碼頭放置在浮塢中,再放入海中進行各項海測項目。潛艦國造IDS原型艦建造案,目前在海發中心、256戰隊及台船人員的專案小組合作下,克服各種困難,已取得必要的107項主、次裝備,目前正在進行趕工作業中,包括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前參謀總長)、專責潛艦的國防部參事邵維揚中將、256戰隊長顧志中少將等人,每周最少有4天在台船海昌大樓內工作,協助指導建造案的各項執行細節並排除障礙,讓建造案能如期如質的進入下水節點。目前台船海昌潛艦專用工廠內,正以三班24小時方式,進行趕工作業中,由於潛艦艙內空間狹小,能進入施工的人員有限,加上每個船段壓力殻空間是圓形的,圓型中分成三層,各船段都分別安置不同的裝備,無法同時間各層與各方位同時施工,因此船段壓力殻必須放在旋轉壓力殻設備上施工,依施工圖旋轉再以三班進行施作,各級主管亦分三班駐廠輪流督導。(延伸閱讀:潛艦國造IDS原型艦 最快2024年第一季可下水進行測試)鄭文隆強調,IDS原型艦艦體建造中,除了採用中鋼產製的鋼板外,國內協力廠商所提供設備也有近5成,例如潛艦內的靜音馬桶、氣密門、密閉式海淡水轉換器、部分液壓系統、空調冷氣等,IDS原型艦艦體建造中也將潛艦國家隊組成;建造同時也發現有部份的零組件,國內是有自製能量,目前儘量找國內的廠商試做,培養國內生產的能量,未來台船也會在適當時機邀請多年來參與的國內供應商,合組潛艦零組件供應商聯盟國家隊,繼續提升我潛艦本土化的自製能量!
難怪英國出力甚深,大哥的貼身小弟有事,希望二哥幫忙。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美國國防部去年12月29日公布罕見照片,展示由海上補給系統指揮部(NAVSUP)諾福克艦隊後勤中心的格羅頓潛艦造艦維修部門,將名為「戰略武器系統組件」的飛彈艙段艦體,以巨型牽引車輛運往英國的畫面。 照片中的艙段艦體,由大片黑色帆布包裹,放置在巨大平板車上,還掛有一面英國國旗,凸顯其目的地。 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都在研製新一代飛彈潛艦,美軍打造的是哥倫比亞級,英國則在建造無畏級,而且雙方依據「通用飛彈艙室」(CMC)計畫,將採用共通的潛射飛彈與發射系統,其中艙段艦體由美國負責打造,並在完工後送往英國組裝。 運輸任務負責人佛爾曼表示,該團隊將負責把總共48管飛彈發射管與相關艙段送往英國,以配備在4艘無畏級飛彈潛艦上,團隊職責則是安排貨物發貨、運輸與接收的流程,並且確保英美雙方在「戰略武器系統組件」橫越大西洋期間,隨時能夠追蹤。 英美兩國早在1960年代就已啟動核武載具合作,如今美方在設計新飛彈發射管與相關艙室時,亦會考慮英國需求,讓其能快速有效地整合到英國潛艦上。
能自製研發快加速,IDS為未來自製二代潛艦及紅區設備爭取時間至少十年以上。英國美國的設備畢竟是專為核潛!不代表以後能給柴潛用。不然就買智慧財產權,加快速度,反正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武器非邦交國沒人敢買,不像韓國幫韓國,等於打自己2023/01/03 11:28〔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潛艦原型艦現正進行船段對接的電銲工作,預計今年9月中下水,熟悉潛艦建造作業人士今天指出,潛艦船段焊接的難度高,為了確保焊接結果符合品質要求,施工人員會分別以超音波丶X光進行雙重檢測,若發現船段及焊接點有氣泡現象,一律打掉重弄,潛艦建造單位是以最高丶最嚴厲標準,確保潛艦原型艦安全。他特別表示,潛艦原型艦的鋼板是使用中鋼產製的「HSLA-80 CRHS56」合金鋼材,無論是在彎板丶船段建造及船段對接焊接等各個階段,中鋼鋼材均能符合潛艦建造要求,也展現國產特殊鋼材的實力。潛艦原型艦的船體,分為6大船段及75個壓力環,再加上帆罩段,現正進行船段對接及焊接作業。原型艦可在今年9月前進行封殼丶全艦塗裝作業,並計畫在9月間擇吉日舉行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屆時將邀請蔡英文總統以三軍統帥身份親臨主持。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今天指出,這幾年來,在籌獲各項裝備的困難過程中,有部份的零組件,當發現有可能在國內自製時,儘量找國內的廠商試做,培養國內生產的能量,目前累積也有不少,未來,台船也會在適當時機邀請多年來參與的國內供應商,合組潛艦零組件供應商聯盟,繼續提升我國潛艦本土化的自製能量。熟悉潛艦建造作業人士今天指出,除了戰鬥系統的紅區裝備等需仰賴他國,目前潛艦儎台(潛艦船身本體)自製率已超過4成,包括氣密門、馬桶、密閉式淡海水轉換系統、液壓系統,甚至必須達到靜音水準的空調系統也成功自製。未來在進入後續量產階段時,自製率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