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海軍沱江級量產型首艘艦「塔江艦」下水

這個....比暴風級還猛啊還要有聲納能力.....加到2000噸以上比較有可能....

補充:突然發現美國也有暴風級巡邏艇上面指的是俄羅斯的暴風級巡邏艦
fque wrote:
我覺得第一批12艘造(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和925一起敦睦的記憶真的開始零零落落
依希記往凌晨值更目賭拉法葉回國的興奮心情

簡單說 沱江 其實火力並不亞於當年的老陽
近年海軍實力的提升 對我這火箭老海軍來說感觸很深
BUCK wrote:
這個....比暴風級...(恕刪)

Visby class 600噸有聲納跟可變深度拖曳聲納
也有SSM
只差沒有上vls
維士比的防空很弱....主要還是以反潛、反水面為主,反潛也只是用短魚雷。我是不贊成小船塞一堆東西,反而是樣樣通、樣樣鬆。要嘛分型處理,要嘛加大加滿

不過你說的拉法葉升級我是贊成的。與其自己搞東搞西,不如直上原廠,再戰二十年省一點的,只裝一組Sylver A43+32枚CAMM,或兩組Sylver A43+16枚VL MICA NG,或兩組Sylver A43+48枚CAMM ER
fque wrote:
Visby class(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維士比的防空很弱..(恕刪)

Visby是有防空版本只是最後沒有去花那個錢
但人家匿蹤太強大
我看沒什麼防空必要

未來如果沱江可以上一體封閉式桅杆加強匿蹤能力
配上海劍羚(海劍羚很穩的話)
那顆近視蜂眼配劍二就很多餘
16枚反艦飛彈帶好帶滿比較有意義

Visby的反潛能力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我覺得沱江雷達那麼爛帶到16顆劍二防空很多餘
BUCK wrote:
維士比的防空很弱..(恕刪)


雙船體又是噴水推進噪音太太不適合掛拖曳聲納反潛,所以後續艦才把它跟魚雷管拿掉反潛靠友艦跟反潛機。
小船有Sea RAM等級其實就很夠了...就像你說的,雷達是個問題,小船是能有多少電力給雷達用?效能自然差。只是目前只有海劍二,加上上頭老是想著小船多功能,就這樣囉
fque wrote:
Visby是有防空版(恕刪)



是啊。所以之前科科院展示的1500噸級巡邏艦,又改為單船體....雙船體還是無法取代單船體先天的優勢。
萊七逃 wrote:
雙船體又是噴水推進噪...(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Visby太小台,小到要裝反艦蛋模組時得放棄搭載一構型(反潛)的反潛/反魚雷載具才行,所以實際上最後的折衷算是預算問題導致沒法生產更多艘,最後變成帳面上很萬能,實際要切換反潛/反艦型態時要踢掉原先任務模組才能執行得狀況
BUCK wrote:
小船有Sea RAM等級其實就很夠了...就像你說的,雷達是個問題


其實「塔江」有海劍羚也夠了,海劍二可以不用上,ASM塞滿當火力支援,「震海」MK41多些,防空塞滿,那個1500噸反潛塞滿,三位一體,加上IDS,就以綠水海軍來說已經夠了,不用每艘什麼都塞一些。
聽老美的建議就好
不然你世界工業排名老幾
你何時投錢關注在這領域

這邊只是在亂放炮
秀無知,不然你公司能有啥貢獻

又不是在點餐,waiter 我要一份綜合水果,加鳳梨,蓮霧.....

對軍事也完全狀況外
何時認真比對過戰史,與虛心求教
整天看 youtube,財經新聞
就有大心得

老一輩很多都這樣
他們是這樣混水打拼邊蒙混過來的

自知低賤,特別要求下一代品種
----------------------------
大陸那邊以前的軍火論壇深度不錯
很多有研究精神的大學生
可惜這幾年的管制

臺灣這邊很自由
卻一堆遊民人渣當大哥...........

管管,這邊人渣不除
沒人要來,救他們幾個天天領錢發文自爽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