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_Jiang wrote:
過去中原王朝 大一統時代 幾乎都是在華北洛陽 長安這一條線上建立首都
並非如此喔...
對於歷史的很多疑問,
雖然我讀通很久...但要說的完整太花時間,
這邊就單純說華中遷往華北的原因。
過去首都在長安-洛陽一代的皇朝,
印象中人口數到頂是4千萬上下(唐朝),
而漢代定都長安、洛陽是因為地形關係,
當時西面並沒有強大的外族,
而有西向東,
則是有核心向外掌控,
主要是安全與穩定。
到了唐代則有2個新問題,
一則是糧食問題,
由於關中一代的糧食無法自足,
所以需要長途消耗從江南運來糧食。
(這也是為什,安史之亂唐朝還活著,黃巢之亂卻直接掛了的原因。)
二則是外患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有趣的問題點,
唐朝在中葉以後,
最大的外患來自於西藏的王國,
甚至西藏當時還攻打過長安....
(這點應該很少人知道,西藏會成軍事上的廢物、垃圾,是因為全面改信佛教!)
(在這之前,中唐時期的大一統,是東打中國、西打印度,一個十分強盛的武力王國。)
過了人口3千萬這門檻,
關中就不再適合當國都,
所以後續才有開封(原戰國時期魏都附近,韓國的都城則在漢中附近。)、南京、北京等地,
都是有原因的。
北京的優勢有2個,
其一是交通,
對外有天津座港口,
對內有大運河支撐,
水路交通方便。
(特別是糧食轉運成本低。)
其二是國防,
由於地勢險要,
東北方、西北各一支部隊,
天津在一隻海軍,
就能掌控北京的安全,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中國的政爭,很精彩,是台灣檯面上那群垃圾比不上的。)
(敢賭上數萬人的將來,台灣的政客沒這氣魄。)
所以掌權者對於軍隊的掌控就很重要。
PS:
其實羅馬、歐洲、西亞、遠東、東南亞等地都是因勢利導的,
不過完整說明很耗時間打字...
因為"至少"要扯到往前500年左右。
這也是我很期待那肚子裡面沒半點墨水卻愛掉書包的傻B那邊搞笑,
這種不學無術只會"自以為"的傻子,
一個抓一個準。
(主要是因為他們縮小了嘴砲範圍一_一::)
Rembo464 wrote:
大部分的國家,首都都沒在正中央
不完全是如此,
其實換個方式說明更合理,
"大部分的國家,在剛建國時,首都接近正中間。"
美國最初是北美13州,
之後才向外擴張,
所以要看首都是否中間,
要以北美13州做基準。
而俄國的傳統領地是歐俄部分,
所以莫斯科是否在中央,
應該要單純從歐俄這範圍來看。
像英國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英國的主體是英格蘭,
所以倫敦在英格蘭中央...這沒問題。
(但是卻非英國的正中央。)
德國也同樣是非常好的例子,
核心是普魯士,
所以首都在柏林。
但有一個很有趣的非例外中的案例"義大利"...
因為是當時獨立的各個王國希望統一,
所以統一後的首都才成了羅馬....
(德國則是普魯士自己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