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英國陸軍總數才八萬多人 !!

費姆特 wrote:
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可以參考一下!
畢竟工業、經濟也是會和軍力強弱有牽連。


英國工業的沒落與台灣的警訊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article/3371


我看完你所PO的,只想說一句,作者射箭畫靶。

一戰前,中國還在滿清時代,美國的GDP已經超越 英國+殖民地(印度+澳洲+加拿大+香港)

粗估美國佔全球GDP15%(第一),英國本土約10%加上殖民地約占全球4%(第二),中國約在4.9%左右,這種比例放在現代大概跟法國及印度之間(目前他們大概在4.9-5%)。

知道二戰歷史的都知道,美國贏在生產力,後勤補給能力,德國虎式坦克對上美國雪曼的換取率是1比3或1比4。

要講科技,德國贏美國好幾條街,但是要講生產速率,德國輸美國很多,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結束美國航母生產101艘。

你可以看些戰爭傳記,當年蘇俄聯俄容共時期,蘇俄顧問來華,是跟軍隊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二戰末期,美軍來的時候,只要求一塊土地供其居住,其他飲食房舍建造不須國軍操心,甚至還提供將領武器。
國民兵如何定義?美國的國民兵戰力很強不論戰備或訓練都是如此光國民兵的戰力拉出來,世界排名前十擠得進,但名義上是州政府在管不歸國防部,所以該怎麼算?


各州國民兵部隊 總兵力約四十五萬
國民兵是美軍後備體系的一環 可加入後備兵力總數
雖說作戰單位戰力 不見得遜於現役
但因後勤單位高度集中 牙尾比例甚至低於現役
愛。回。家 wrote:
我看完你所PO的,只...(恕刪)


哈囉,你在軍事史這方面涉獵的很深,之前即使被你K過,也無法反駁。

好奇你的學經歷背景? 或者這只是你的興趣?
費姆特 wrote:
哈囉,你在軍事史這方面涉獵的很深,之前即使被你K過,也無法反駁。

好奇你的學經歷背景? 或者這只是你的興趣?


俺只噹五毛~~

你不是五毛的話,不用怕,當作學習。
laud wrote:
原來現在的英國那麼的(恕刪)


二次世界大戰都結束70多年了, 所以很多因素吧, 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過去的, 從簡單的邏輯來分:

最理想狀態: 軍隊又精良又多、接近全民皆兵的狀態
次理想狀態: 軍隊平時精兵、戰時擴大動員
最差狀態: 軍隊平時就不足、訓練也欠佳, 戰時根本還沒有來得及動員就可能直接戰敗......

和平己久, 各國經濟欠佳, 平時要維持相當的軍力, 除非像老美自己印鈔票才有可能、不然就是像以色列一樣面對直接又立即的生存威脅, 所以全民皆兵。

就算是未來要走向高科技的無人戰爭, 也都要錢才能堆出來的, 那台灣目前處於那一個狀態 ?? 知道更多只會更憂心而己........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愛。回。家 wrote:
俺只噹五毛~~


軍事迷基地、時事區容易涉及政治議題,大伙的情緒容易高潮,言談間的火藥味會變重。在此我還是蜻蜓點水算了...

在其它版寫寫廢文,有益身心健康。
費姆特 wrote:
軍事迷基地、時事區容...(恕刪)

因為中共常拿共產黨那套歷史觀 價值觀看整個世界。

甚至扭曲事實。

這是軍事迷區,跟政治無關,軍事史上的很多問題,請用宏觀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狹隘的角度看。

如同淞滬會戰,台灣的教科書以往都寫,日寇挑起戰爭,經過現代一些文獻的解密,包括老蔣日記,才發現這是老蔣的一次戰略性的做法。

這無關是誰挑起淞滬會戰戰爭的責任,而是要我們真實面對歷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