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能造出沒有超巡能力的匿蹤戰機嗎?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台灣人自己承認...(恕刪)

恁爸笑了。。。

台灣媒體會自稱台軍?

不是繁體字就是台灣媒體。

台灣輪胎業甚麼水準,台灣人非常清楚。

你抹黑有用嗎?
TW Energy worte:
oculata worte...

台灣又不是只缺一種武器,早16年幹嘛去了。.....(恕刪)


從錯失引進荷蘭潛艦產線一直到IDF腰斬
令人惋惜的事情多了去...

但無論如何, 只要台灣這島上還有自主政權存在
空防非做不可....

而且我相信只要台灣不自己早早作死, 我們必能及時買到F35
但之前的空窗期恐怕會長達十年以上

單靠F16V不僅風險過大, 還會讓相關研發人員與基礎流失
因此我認為國軍應該儘快讓三代機研發成案, 且設計上必須能與F35能相輔相成
之前C大也提過這種載彈卡車, 與量少價高的F35的感知能力搭配後應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


至於你提到的潛艦案
即使一切順利, 打造出八艘潛艦

今天台灣的財政真付得起八艘潛艦的運作維持費嗎??..
那可是高達潛艦造價三倍以上的沉重負擔,....
oculata worte:
從錯失引進荷蘭潛艦產...(恕刪)

台灣現在不就是在作死嗎?2013年通過戰評的飛彈可以到2015 16年才量產?太空發展可以自廢武功。

潛艦從劍龍時代就一直是八艘,哪裡來的操作費用問題?

台灣有這一幫子內賊,還需要中國來打嗎

現在所有的國防建設都卡在未來這15年,海軍/飛彈/空軍 後面可能M1 A2也會來參一腳 你怎麼會認為台灣只有F-16V?

除非又被弄死了 不然高教機後面不就是IDF-2嗎?你覺得這種飛彈卡車方案靠譜?

老美有這種概念是它的尖兵具備絕對空優,後面用匿蹤無人機可以降低有人匿蹤機的需求,放在後面當火藥庫。台灣現在連尖兵都沒有就想跳過去會不會太夢幻。
TW Energy worte:
台灣現在不就是在作死.

潛艦從劍龍時代就一直是八艘,哪裡來的操作費用問題?..(恕刪)


??? 台灣何時有八艘潛艦 ???

一般大型裝備的壽期成本通常抓造價的 3~20倍 (視延壽與否與改裝規模)
目前台灣值戰備的就那兩艘, 將來變成八艘....

這八艘造價初估四千億
就算台灣潛艦建造案的成本管控超強, 能降成三千億好了
八艘的基本壽期成本就是九千億(不做期中延壽與改裝).....

假設我們水下兵力建軍計畫能永續發展維持三年下水一艘
每艘服役二十四年就除役並開造新潛艦...

那一年的維持費就是375億, 加計新潛艦造價
我們建立並維持水下兵力的代價大約就是每年五百億(不加計通膨)...

你確定這個數字跟目前一樣嗎?

TW Energy worte:
台灣有這一幫子內賊,還需要中國來打嗎..(恕刪)


我們的內政在蔣經國之後基本都被一些蛀蟲把持, 這個話題實在是談不下去...

TW Energy worte:
現在所有的國防建設都卡在未來這15年,海軍/飛彈/空軍 後面可能M1 A2也會來參一腳 你怎麼會認為台灣只有F-16V?除非又被弄死了 不然高教機後面不就是IDF-2嗎?你覺得這種飛彈卡車方案靠譜?..
老美有這種概念是它的尖兵具備絕對空優,後面用匿蹤無人機可以降低有人匿蹤機的需求,放在後面當火藥庫。台灣現在連尖兵都沒有就想跳過去會不會太夢幻。 .(恕刪)


這串討論的標的其實就是IDF-2.......
匿蹤飛彈卡車則是目前看來比較有機會實現的構想
不然的話, 難道我們要自己搞出一架能匿蹤, 能超巡又兼纏鬥的超級猛禽嗎?

若拿掉匿蹤不做, IDF-2在纏鬥上怎麼玩都難以壓過對岸的J10系列與蘇愷衍生家族
超巡就更別提了..... 老美根本不可能放給我們!
TW Energy worte:
除非又被弄死了 不然高教機後面不就是IDF-2嗎?你覺得這種飛彈卡車方案靠譜?

老美有這種概念是它的尖兵具備絕對空優,後面用匿蹤無人機可以降低有人匿蹤機的需求,放在後面當火藥庫。台灣現在連尖兵都沒有就想跳過去會不會太夢幻。...(恕刪)


基本上F-16V本身就是飛彈卡車,它的APG-83雷達與新增掛彈架可以載上超過16枚空對空飛彈。趕快把它弄進來才是真的!
IDF-2要出來至少還要10-15年!

一但開戰,F-16V掛上16枚空空導彈就留在台灣東部巡邏,隨時可以對老共出海的戰機方向衝刺,發射飛彈再掉頭回基地。

oculata worte:
八艘的基本壽期成本就是九千億(不做期中延壽與改裝).....(恕刪)


真心請教這九千億數字是從何報告出來的? 我有興趣研究一番。
Charlie2020 worte:
真心請教這九千億數字是從何報告出來的? 我有興趣研究一番。...(恕刪)


前文有提到, 但我少打一個"倍"字(已修正)

"一般大型裝備的全壽期成本通常抓造價的 3~20 (視壽命、延壽與否與改裝規模)
.....

[這八艘造價初估四千億
就算台灣潛艦建造案的成本管控超強, 能降成三千億好了
八艘的基本壽期成本就是九千億(不做中期延壽與改裝).....]

9000億是直接把八艘總造價以3000億估算(每艘約375億, 比成功級貴一倍左右)
並以最低壽期操作成本大致為造價三倍計算所得..
oculata worte:
??? 台灣何時有...(恕刪)


@@台灣一直都是八艘潛艦需求啊?從來沒有變過,當年劍龍就是要買八艘。被中國截下之後就一直沒能補上。

潛艦不可能只有四千億,操作維護費用也不會是軍武本身的三倍以上,你想太多了。船艦要是這麼不堪的話大概全球海軍都要翻臉了。最脆弱的空軍也不到三倍。
oculata worte:
假設跳過引擎環節, ...(恕刪)


想太多~

早點睡吧!
Charlie2020 worte:
基本上F-16V本身...(恕刪)


是要10-15年啊 所以才說這10~15年趕快把其他的國防給補上。

海軍三代艦 與 潛艦 應該是花費最大的

對陸海空的飛彈 天弓三量產 雄風三量產 雄風二增程 雲峰?雷霆?

未來M1A2數量,應該至少還需四千億?

在沒有尖兵之前,飛彈卡車F-16V還是要來當尖兵,但是萬一F-35又幹嘛去了,台灣把預算拿去做這種無人機當尖兵,應該會死翹翹。風險問題。
TW Energy worte:

台灣一直都是八艘潛艦需求啊?.....

潛艦不可能只有四千億,操作維護費用也不會是軍武本身的三倍以上,你想太多了。船艦要是這麼不堪的話大概全球海軍都要翻臉了。最脆弱的空軍也不到三倍。 ...(恕刪)


問題是我們一直都只負擔兩艘戰備艦與兩艘訓練艦的維持費... 將來造滿八艘後
每年起碼得多花數百億維持費。我們能扛的住嗎?

而且全壽期成本計算是預算審議單位一定要看的, 其計算方式常為了爭取預算而嚴重低估
(少數例外的多是因維持費太貴而乾脆提早報廢)

國內有些海軍艦艇成本分析相關文獻, 其推估國造艦艇的造艦成本在「全壽期成本」估算下大約佔31%,後續維持成本約為68%... (水面艦)

澳洲當初一樣預計買八艘潛艦, 2015年編列的SEA 1000潛艦案造艦預算約200億澳幣, 壽期成本則再增加400億澳幣, 總預算規模約600億澳幣...單單這四年前的估價就已經是破兆台幣!!

結果今年澳洲潛艦最終得標價格是12艘500億美金(有一說是澳元), 相當於台幣1.5兆.....( 或1.1兆台幣, 還未加計通膨與國造潛艦建造延宕成本)。平均全壽期成本是每艘1250億台幣(或 916億台幣)...

以服役24年計算, 維持一艘潛艦兵力的年成本(含造價)就是52億台幣(或38億), 八艘就是每年416億. (或304億)..
若以服役30年計算, 維持一艘潛艦的年成本(含造價)就是41億台幣(30億), 八艘就是每年328億 (或240億)...

台灣自製潛艦由於不可能有公平的國際競標環境, 因此我們這個案子基本就是頭軍火大肥羊
造價與維持費比上澳洲的絕對只多不少!!

我們真的有精算過國家負擔能力??

這還只是水下兵力, 更重要的防空戰機呢??

未來我們若只有F16V, 別說開戰後的輸贏
基本上連戰前威嚇的止戰功能都不夠看!!

唯一能解套的就是F35, 而且養得起的數量恐怕難以破百
因此我們在IDF2功能規劃上一定得有所取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