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中時寫解放軍105毫米穿甲彈可以擊穿M1A2?


Daniel Wen wrote:
說那麼多,你搞清楚...(恕刪)

老共那樣放,是比北約更嚴格的做法,
不懂沒關係,台灣連中科院也沒人懂裝
甲要如何設計。

jfkcity wrote:
自己看吧!NATO...(恕刪)


對對 測試的時候用標準 表演的時候用10mm RHAe在測

嚇死我了 這不是.50口徑的子彈測試鋼板嗎

然後說那是15公分鋼板,唉呀我的媽呀

最後一面還這種要穿不穿的剩餘能量

加起來不就是100mm均值鋼板穿甲能力嗎?

RHAe的標準是多少公分?影片又是多厚的薄皮?

打不過就打不過 造什麼假啊 央視欸 中國軍方坦克欸

這可不是什麼汽車廠 怪別人囉?
你剛貼的這是官媒?不要以為自媒體都是官媒,自媒體一大把,什麼百家號之類的,你認為這些是官媒?
Daniel Wen wrote:
自己去看,央視辦的,...(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你剛貼的這是官媒?...(恕刪)


人家好幾篇都寫著央視辦的活動,你看不到嗎?,還是我搞烏龍,央視其實不是官媒?
自媒體可以讓PLA幫他搞這個陣仗?
不過這些個戳穿官媒的自媒體雖然後面都補了一堆543給自己緩頰,之後會不會被蒸發就不知道了

建議你找時間去眼科走走,說不定看到辣妹護士你眼睛瞬間就會清楚了

jfkcity wrote:
老共那樣放,是比北...(恕刪)


是是是,你說的都是
用薄鋼板偽裝厚鋼板是比北約更嚴謹的
說是北約標準又不依標準擺放也是比北約更嚴謹
乾脆你用125mm炮還是線圈炮的成績說是105mm炮的成績也是比北約更嚴謹

反正最知道裝甲的就是你,你說了都算,反正絕對比北約標準更嚴謹,更樣你爽了嗎?
Daniel Wen wrote:
是是是,你說的都是...(恕刪)

我想我們都是軍事愛好者,為了台灣好,
很多事情該實事求事。
像這次買M1,其實過去,早在1990年代,
老美就運了兩輛M1到湖口,給國軍評測,
20多年過去,國軍才下定決心買M1,
而且還是老美說,國軍的一個軍團擋不住共軍一個旅,要求國軍在兵推時加入與共軍
合成旅對抗。結果4個國軍的軍團死守台
北,才擋住共軍三個合成旅。這才是事實。

jfkcity wrote:
我想我們都是軍事愛...(恕刪)


你這段我不清楚,所以我不會妄加揣測,胡亂發言
我只針對我了解的發言,其他我只會用眼睛看
我是不太懂軍事專業,我只知道M1的生產線早停產了
這批M1的車體是從封存中心(坦克墳場)拖出來的貨色
坦克本身改裝是使用SEP V3"同級"的升級包
會用"同級"這個字眼,是因為高敏感裝備
譬如廢鈾裝甲「車載情報系統」等,不是沒有就是改用外貿版本
所以實力要打了才知道,但事實恐怕不見得有機會

川普說要讓伊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消失」,而且不需要動用到陸軍
這種的戰術運用,恐怕才是現在起大國的戰爭樣貌
期待對手登陸作戰好來個坦克大對決,真是想的美
豪哥大 wrote:
我是不太懂軍事專業...(恕刪)


豪洨老人又在坦克墳場

M1A2T:M1A2C的特殊配置型號據報導自2019年3月開始向台灣出售,並於2019年7月經美國國務院批准。根據DSCA聲明,它大致相當於M1A2C,除了貧化鈾裝甲被替換換FMS出口裝甲。新建的坦克將在安尼斯頓陸軍倉庫,阿拉巴馬州安尼斯頓和俄亥俄州利馬的聯合系統製造中心生產。
jfkcity wrote:
而且還是老美說,國軍的一個軍團擋不住共軍一個旅,要求國軍在兵推時加入與共軍
合成旅對抗。結果4個國軍的軍團死守台
北,才擋住共軍三個合成旅。這才是事實。


你信口開河到這種程度 不覺得丟臉?

整個中華民國也只有北部六軍團 中部十軍團 南部八軍團

你去哪裡生第四個軍團? 腦補啊?

其他各指揮部兵力都很有限 實際有效兵力 大概都在1~2個旅間..
大半也不適合機動援助台北

再說 就算想把十軍團跟八軍團調到北部 這種工程也不是幾個月可以完成
要真的要應付共軍襲台 根本來不及..

其實保守地講 一對一作戰 國軍陸軍不是共軍對手.. 這點我也有同感..
但實際上來講 站在地利與數量優勢上 局勢還是對國軍有利

就講六軍團好了 國軍直接就有4個機動打擊旅幾乎站在海岸
加上強大的砲兵及陸航隊後援 兵力超過中國能登陸的5倍以上..
中國一天有能力把差不多數量的軍隊送上台灣? 別鬧了...

現在M1上場 中國更沒機會 如果就某些國軍裝甲兵將領說的 給我500輛M1
那麼 中國幾乎可以放棄正規登陸奪取台灣的戰術 除非有部隊"起義"
否則一點機會都沒有...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