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50噸飛彈突擊艇的概念研討

macross_sato wrote:
光六與海鷗 一直有...(恕刪)



今天的台海戰場已經充滿含無人機、預警機、電戰機與人造衛星等各式偵蒐設備
戰時監控力度會再大幅拉高

以福島海戰的經驗
今天的中國有能力,且很可能會大量發射短壽命的低空偵察衛星
配合各式無人機後,若美國不主動出手
中國將能在台海周邊形成即時偵蒐網

為了戳破監視,我們的各式火力點又會進一步被削弱

合理推測,在中國發動兩棲登陸前
台海周邊的飛機船艦,無論大小不是被擊沉就是被驅逐了

而我們所有預置保留給反登陸的火力點
在開火前也許還能保持隱蔽,但開火後的存活率將非常堪憂

..................................................................

這種情況下
身為重要反登陸火力的雄二
其發射系統的偽裝、低價化與無人化是非常重要的

將資料鏈與液壓動力源等高價設備放拖車頭上, 發射前拖車頭先脫離隱蔽
飛彈以遙控方式射出,發射架就當耗材來浪費中國精準彈藥


這很可能是中國發動登陸作戰時
台灣還能保有的最強反擊方式..


而這麼一個架子,就算含拖車頭
造價絕對遠低於上億起跳的微型艇....

還能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值班
隨便一個涵洞、隧道口、高架橋下、甚至是資源回收場都能停好幾台

會開大貨車的都能開、就把雄二發射箱當車斗
拖到定位卸貨,發射舉昇器擺地上就能走人..

之後的發射與資料鏈傳遞都用遙控甚至就是單純的延時點火
火力還比要搭載三名海軍弟兄的小艇高兩倍

這種便宜好貨不用,反倒去砸幾百億弄幾十台小艇
然後在狹小港口內或是一馬平川的海面上求隱蔽??...

這不是蠢是什麼???
為了讓雄二多跑一百海里... 值得嗎??

而海軍為了堵住各方理智的反對聲浪
還要中科院研發舉世無雙,能讓處於五級海象中的小艇能正常作業的發射系統!!!

難不成中科還要弄出個負重以十數噸計,反應速度與動作行程能扛五級風浪
還能耐發射高溫衝擊的陀螺儀連動水平校準發射架??(想想就覺得就像小艇上背個大蜘蛛??!!!)

這東西放在五十噸小艇,恐怕小艇就變大艇了
而在海水輕易能漫過甲板的環境下,這神奇發射架恐怕一年都撐不到..


海軍腦袋裡裝的到底是什麼???





oculata wrote:
今天的台海戰場已經...(恕刪)


先問一下.當空降部隊在進行地面掃蕩以確保登陸區域的安全時.你要如何躲過地面攻擊

oculata wrote:
今天的台海戰場已經...(恕刪)


以前有考慮過這些 增加存活率 陣地機動變換

民間物力運用

戰況持續進行下 現有C4ISR的狀況

陣地現有飛彈打完後 後續飛彈運補的持續性...等等

還有一些問題

空谷101 wrote:
先問一下.當空降部...(恕刪)

你要如何躲過地面攻擊



我不認為對岸會派精銳的空降兵來幹這種事.

無人機、轟五、轟六
遙控殲四、殲五、殲六都可能砸在灘頭來跟我們換命..
甚至是油氣彈等都會出現..

這時守軍最好的應對就是藏好裝死....



我們要等的
是載運主力的兩棲登陸艦與戰車登陸艦

若雄二能在關鍵時刻來個十打齊射

搭配紅外成像比對
中國的入侵可能一次就全夭折了。

依照光六規格 可以略得到 雄二雙聯發射架含彈 約略16噸

而依照中科院 微型艇規格, 可以推得 小艇輕重約略 29噸

但是吃水深到2公尺, 表示因為體積小,且還是鋼製船體增加穩定與耐航。

參照海鷗尺寸(因約同等滿載排水與吃水), 與同等級漁船

海鷗22公尺, 我找到木殼漁船 26公尺。

同等排水量,船體越大, 表示吃水越淺。

而且多出來 4公尺, 海鷗寬8公尺, 吃水 2公尺, 再乘上船尾段體積係數33/64 約略 33噸 還比微型艇輕重多!!!!

所以同噸位的船, 吃水差了一倍!!!!!!!

所以我一直再說, 這能停的碼頭, 就那幾個。

浪的問題, 我不想再說了。 以為可以就可以。 沒人要去試就對了。

其實推案出來, 我以為會是像 挪威 盾牌級 吃水1 公尺 雙船體, 但是滿載285噸 看齊!
滿心歡喜一下, 因為美軍驗證後 推估與 1000~1400噸 級巡防艦 耐受性一樣!!
八發反艦飛彈, 又可以真正停靠漁港, 不占深水碼頭。

這根本是把海鷗光六以來的事都搞定了!

但是規格開出來,我實在淚流滿面。 唉.........不說了。

陸軍說, 丟臉歐, 我都乖乖把飛指部交出去, 你怕我收割路上跑的就來這招。
挖喔 感覺就像索馬利亞海盜阿 只是裝備好一點 哈哈

整個超土炮的
macross_sato wrote:
瑞典總理在推廣《如...(恕刪)

怎麼閃掉我請教的 "人口稠密,工業精華地區布署機動發射架" 的問題改談海面? 莫非你現在改支持海上布署,只是掛心這些飛彈艇布署的功能性? 若真如此,我們有最最初步的共識,可以理性探討下去。不是說我一定對,也不是說你一定對; 即使嘴砲及自己腦補,也要合理合情。

"台海或有的海事戰爭重點在南北兩端" 這點我同意,但此語仍有嚴重不足之處:
台灣海峽雖可預見是屆時雙方飛機與艦艇的死亡區,但必須預備足夠機動武力以供臨時加強。而且機動武力多元化不但更加強火力,還能使敵方顧此失彼,反擊時打那裏都不對頭。
正面防護絕對不能擺空城計,共軍統帥沒司馬懿那麼高明會因怕你彈琴就退兵。 既不能沒防護能量,我大艦又不宜此時此地作為主力; 若僅靠陸基火力則射角固定,敵船團只要在面向台澎前頭擺上防護力夠的幾艘戰艦,整個登陸船團就可擺出羅馬方陣,強力壓迫前進。 我們只能眼睜睜的開始打灘頭登陸戰了! 近海決勝完全被拋諸腦後。

以小禦大,奇正相輔,犄角相望才是上策; 想純粹力拼,只是項羽者流,終不免烏江一刎。國事能如此兒戲嗎? 中共船多勢眾,投楫斷流,難道就沒罩門,不會像符堅般倉皇兵敗嗎? 不 見 得!

盛大船團的罩門就是 : 弱小但必要的艦隻 (登陸艦,運輸艦,補給艦,掃雷艦,------,等等)。我們只要能重創這些,整個艦隊再厲害也必須打包回府; 甚至因中國草莓兵們軍心大亂而整個重創,數十年不敢東望也未可知。
彼方弱點彼方當然會掩護,若威脅火力來源是在固定角度內,防護較易,只要把正面防護擺更大一些就ok。這時上文說的奇正,犄角就是良策了。意外角度的幾發襲擊,就可能造成後方大亂; 尤其在海面狹窄,岸置火力環伺下,三個海峽內的騰挪調度更是困難。 難道你不知道符堅的80萬大軍是怎麼敗於謝安8萬軍隊的事嗎?如果奇襲火力殺傷更強大,整個登陸船團由內部崩潰,毫不意外。

以小禦大若還滿腦子英雄對戰觀念,你不亡誰亡?
giga giga wrote:
怎麼閃掉我請教的 .


敵船團只要在面向台澎前頭擺上防護力夠的幾艘戰艦,整個登陸船團就可擺出羅馬方陣,強力壓迫前進。 我們只能眼睜睜的開始打灘頭登陸戰了! 近海決勝完全被拋諸腦後。
恕刪)


中國的國力增長就是會把台灣逼進你說的這種局面

雄二陸上機動發射能扭轉,但小艇對打開這囧境沒有幫助



原因很單純
小艇的存活率太低,能投射的火力太弱

你說的射角射界不是問題

雄二射程破百(增程型破兩百),且能設置轉折點
首要目標卻得逼近到登陸轉乘區
雄二大可以到處繞一繞再來個回馬槍

當然陸上飛彈發射後可能被偵知攔截,可小艇更慘
極可能一出海就被盯上擊沉。

..........................................

到了登陸發起的那一刻,雙方就是在拼盡全力

對方手段多如牛毛,但主力上岸卻是唯一目的
台灣處處都處於劣勢,但只要中國登陸部隊沉了我們就算大獲全勝

而我們能擊沉登陸艦的最強手段就是雄二雄三
台海防御的輸贏,就在到時能打出去的反艦飛彈數量。

oculata wrote:
中國的國力增長就是...(恕刪)


戰術正確、可惜政治不正確也沒用,金主只有製造遊艇的技術、更何況是遊艇的預算合理?還是拖拉庫的預算合理?
xiangnansu wrote:
戰術正確、可惜政治不正確也沒用...(恕刪)



真要用心保護台灣

把搞小艇的兩三百億撥給中科,去搞匿蹤雄風才是正解。

PS:搞政治的方向總是詭譎多變。但搞國防的只要自立自強,自然得道多助。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