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如果真的買M1A2能有用嗎

你要用什麼武器

其實最重要是你要用什麼大戰術來決定

譬如人家已經開始推進
你的主力預備隊還未投入
等待機會中
其他抵擋的都是步兵

 

等到天氣狀況變差
相信偶大雨天無人跡這時也很難看到什麼東西
主力預備隊找空隙進入



藍色箭頭一定是要 T-90 m1A1 這種的主力戰車才有辦法推進
(阿帕契能當箭頭才有鬼)
綠色是後面跟隨的機動化步兵與支援火力
負責鞏固側翼


由於敵方在前進中
所以後翼會比較空,好的指揮官會建立數條防線
根據德軍戰法藍色箭頭要盡快往目標推
目的只有排除到目的地前的大阻礙

讓步兵與支援火力得以進入登陸地佔領
若裝甲部隊太戀戰沒確定執行命令
不夠果敢

敵方其他方向的兵力會逐漸回撤擋住攻勢
到時就很難前進

 



萬一無法如願到登錄地

登陸地也許有很堅實的防線

那就回頭,形成切割把預備對的步兵與火力集中在上面那個區塊
裝甲部隊當住下方部隊的回擊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裡面的姑娘不就瞎的皮滾水流。看來四周除拒馬外,又要增設RPG了。
horizon0001 wrote:
如果兩台M1A2叛變...(恕刪)
武器要服驗於戰術.......若你沒戰術
那.............

老闆是神XX wrote:
你要用什麼武器其實...(恕刪)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老闆是神XX wrote:
你要用什麼武器其實...(恕刪)


即便政黨輪替數次

國防部的對外的說法可能有變

但核心戰略始終沒變

就是 " 拖 " 時間

假使戰爭不幸爆發

只有部份部隊會照預先的計劃,前往接戰

大部分的部隊會轉往預備陣地,保留實力

等待外國勢力的介入

剩下的就是靠大量的後備軍人去取換取時間

這就是國防部一開始打的算盤

倘若一開始就把常備軍消耗掉

到時就算美軍出手,也無力回天

必竟美國人是不會為台灣人留血

仗還是得台灣人自己打
OAKLEY3961 wrote:
大部分的部隊會轉往預備陣地,保留實力
等待外國勢力的介入
剩下的就是靠大量的後備軍人去取換取時間...(恕刪)


這是比較保險的安全牌

要用德國人的那種作法似乎是玩太大
是場豪賭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OAKLEY3961 wrote:
即便政黨輪替數次國..

大部分的部隊會轉往預備陣地,保留實力

等待外國勢力的介入
.(恕刪)




若有足夠的誘惑, 美日海空軍的干擾甚至介入是有可能的...


重點是
台灣要能在地面戰中展現出足夠價值..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国军陆军最缺乏野战防空能力,靠射程5km的单兵防空来掩护装甲也是够搞笑了。
Charlie_H wrote:
你们那位告诉我,近3...(恕刪)

oculata wrote:
若有足夠的誘惑, ...(恕刪)


別鬧了... 以現在中國的軍力..
最多在灘頭戰前後 美國就得決定是否要介入..
否則 一旦中國站穩一兩個橋頭堡
美國就算決定參戰 也得花比灘頭戰時數倍以上兵力
才可能擊敗中國..

台灣若單靠自己 在海空軍主力消滅殆盡前
若美援不到 就要認真考慮投降(美其名和談)的必要..
因為 再打下去 就算能以空間換取時間 甚至引入外國支援..
台灣仍將陷入一片焦土(都打到入侵內陸作戰了 還不焦土?)
試問台灣有做這種戰術/戰略佈署及準備嗎? 老百姓有打算承受這種死傷嗎?
若沒有 這種戰法是不能考慮的...

在過去 美國的確可以"坐看成敗"決定台海之戰要不要介入..
或在"最理想"時機介入..
反正中國戰力虛弱 海空軍實力無法防衛海上補給線..
除非硬著頭皮用核彈 否則絕無阻止美國海空聯合襲擊可能...

但現在狀況不同 一旦讓中國在台灣取得1~2個堅固且大面積橋頭堡..
並開始向內地侵入...
就算美國想參戰 中國仍有相當阻止美軍介入的能力..
且還能不斷對侵台軍隊進行增援... 雖然不是絕對有把握..
若戰況不順 中國仍可能在台海兩岸建立起大量防空/反艦飛彈陣地..
到時沒出動絕對優勢軍力掃盪 還得把陸軍/海陸算上 幾乎不可能成功...

以美國的戰略利益來說 要先決定的不是台灣能不能打..
而是美國究竟要不要保住台灣 如果還要等"看台灣打得怎樣"再決定..
早就喪失作戰先機了
相信我 老美沒那麼腦殘....

我的看法: 美國只有在灘頭戰初正式以海空力量介入 才是最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作法..
因為 那是中國整個戰線最長 防衛力量最弱的狀況
另一方面 這也是台灣軍隊 還能保有相當戰意與戰力的狀況 雙方聯手..
美國才有用最少代價 達到戰勝中國的可能性...

就從現在的反坦克武器的角度來看,M1也經不起120毫米穿甲彈,或者反坦克飛彈的攻擊,与其如此,我倒是認為臺灣可以發展中型坦克為主,除主砲外,搭載2枚反坦克飛彈,再加主動防禦系統,這樣即可,之所以發展中型坦克,除他具有一定防護力之外,机動性也會比M1好很多,再者造价會低,可以多造幾臺,以量來做為優勢,提高存活率。M1太大支了,挨一顆飛彈也是挂,又是中古的,又耗油,我是建議自己做一款符合自己需要的坦克,比如以色列,車頭放引擎,砲塔扁扁的。比如二戦德国的半屨帶坦克,按這樣的思路做一款適合自己的坦克才是。
夜之之 wrote:
國防部擬採購美M1A...(恕刪)

xiangnansu wrote:
如果解放軍不顧平民傷亡、在上班時段爆擊交通要道和橋梁,路上都是水洩不通的汽機車時,這些重戰車豈不是只能趴窩在基地裡待機了?


光是這段話 就知道你連台海戰爭的態勢及戒嚴令都不知道了..
還上班勒? 上班? 通勤勒?
你要不要問問對岸 如果進行攻台戰術想定
在台灣戰術武器可以攻擊的範圍內....
會有"上班""通勤""的百姓到處陸上走?

如果有 就算中國可以打敗台灣 也等著被老美虐爆吧.....
這麼沒觀念的軍隊 到今天才被輾壓 老天很保佑了!

當中國集結50萬大軍 上百艦隻 近千架戰機準備侵台..
你是聽說哪個"勇敢的台灣人" 還打算"上班""通勤"?
哪個老闆 還敢不顧戒嚴令 要員工"上班""通勤"?

另外再教你一個乖..

台灣的戰車 怎可能到中國動員 台灣戒嚴時
還躲在基地挨炸 你當過兵? 有沒搞錯?
我過去就是受戰車訓 我沒聽這種荒唐的戰術想定..

台灣人有這種想定 我覺得國軍實在該好好檢討....

戰前 這些戰車早進入"幾個"預設戰術陣地就位
隨時準備待命出擊了 就我看過的教案 大部份離海岸線在10~15公里內..
20分鐘絕對趕得到灘頭.. 中國的登陸部隊 不算裝卸載時間..
光是航程就要4~8小時... 你會比我先到灘頭 那才是怪事!

事實上 當台灣海空軍逐漸損失 上級判斷登陸戰即將來臨..
這些待命部隊還可能再往海岸線 最有威脅地區推進...
就在灘頭後方3~5公里處 吃飽等著你中國來攻....

只要面對的不是中國的主攻部隊 一個戰車連 甚至戰車排..
就可以遲滯中國的登陸部隊(百人至千餘人規模 我講了 非主攻部隊)
至少好幾小時甚至半天以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