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日本古代諸侯為何沒有像中國一樣有幹掉天皇自己當天皇的習慣?


三腳阿喵 wrote:
長府藩的藩祖是毛利秀元,(毛利元就4男穗井田元清的後代).)


乃美大方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9%83%E7%BE%8E%E5%A4%A7%E6%96%B9

父は小早川氏の一族である乃美弘平

元就の四男・少輔四郎(穂井田元清)、七男・少輔六郎(天野元政)、九男・才菊丸(毛利秀包)の母である。


三腳阿喵 wrote:
前面你已找個無子嗣的能久,來證明小早川有毛利血緣.

這次你依然又隨便找個四男家過繼的小早川,來冒充是九男家過繼的.


管你四男九男都是同樣的老北老木同樣具有小早川血統同一系的有什麼問題?你硬要歪一圈解釋成秀包那"一支",就好像我明明寫吃肉你硬要凹成吃葷,然後在那洋洋灑灑的講一堆真是莫名其妙,


三腳阿喵 wrote:
古早時代只有中國才禁止吃肉,在別地方就不禁葷.

葷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1%B7%E8%8F%9C

原是印度婆羅門的飲食禁忌

原來印度婆羅門是在中國,看來我的歷史與地理程度真的是比小學生還不如。


我回文寫得清清楚楚族譜拿來翻一翻有血緣關係的頂上去就行了,有小早川血統的不是秀包那一系?我還要去查哪一支你以為我像你一樣那麼閒整天在別人的文章裡找"字"來大做文章。人家毛利就是有小早川的種,今天斷祀了大後天想繼續你咬我?人家一百年前沒人拜的祖先族譜裡挖一個有關係的出來一百年後繼續拜礙你的事了?


三腳阿喵 wrote:
小早川能久
主君:毛利秀就→徳川頼房→松平頼重
藩:長州藩→水戸藩→高松藩

>>小早川式部能久が毛利家に何か寄進したか

從能久所服侍主家的變遷,至少按日文資料的說法,能久那一支後來跟毛利並無瓜葛


請教一下老闆是誰跟血緣有什麼關係?換了老闆DNA會跑掉?神了。



三腳阿喵 wrote:
小早川家則更扯,隆景/秀秋都無子嗣,而秀包改回毛利,則照理
小早川家的血緣並沒被毛利混雜.然而後世卻多認為小早川是
源於毛利家.


所以依上論述明治時代的小早川家血緣有沒有被毛利混雜?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很重要所以問你三遍)扯的是誰?真是新年最好笑。

我知道您的秉性,接下來請自由發揮小弟不會再繼續歪樓回你了。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PSIR wrote:
個人覺得日本歷代天皇算是最有福氣的皇帝...(恕刪)

大概是日本的陰陽師不像中國般在周朝成為鎮國顯學(周易丶禮樂制度)
仍然是個尊重傳統的封建社會,像大樹的年輪般外層不否定內層,最後長成世界樹~
周朝的分封制丶宗法制在秦漢時期進化成流官制及家天下,在民間成了分家制及家法制
結果發展出國大民小,國強民弱的威權體制,使統治者能聚天下財富於京城
量中華之物力,實現大同世界之目標,相當於諸葛孔明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的意思

一般來說傳統社會不會把否定的否定=肯定這種二元對立論上升到宇宙真理的高度
如同你不會把牛頓力學用在人際關係一樣,所以中國社會具有生長收藏的朝代更替特性
有人認為逐鹿大戰之後的絶地天通相當於歐洲中世紀的黒暗時代,人們不能直通天地
只能通過神官代禱,武王伐紂相當於文藝復興的人本精神(體用合一),春秋戰國=世界大戰?
kruppag123 wrote:
所以依上論述明治時代的小早川家血緣有沒有被毛利混雜?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
(很重要所以問你三遍)扯的是誰?真是新年最好笑。...(恕刪)

前面每一篇回覆你的文裡,我都有在一開頭就承認"是我舉錯例".

所以,是你不斷在這事迴圈繞不出來,而非我.


-----
後續你舉了些例子,證明毛利確實將小早川的家名傳承下去,
這本來也沒錯.

問題是你總是把好好的例證畫蛇添足,替你自己不斷製造bug.

你說能久繼任小早川一直延續到幕末.

而事實是能久無後,怎傳承到幕末...我對此提出質疑,有何不可?
kruppag123 wrote:
小早川這一門還是由具備血統的毛利秀包的兒子小早川能久繼任,
而且一直延續到幕末。...(恕刪)


-----------
你接著再舉例元治繼任小早川,並聲稱元治是秀包後代.

而事實是,元治是秀包兄長的後代...所以我提出質疑,有錯嗎?

kruppag123 wrote:
那個元治就是秀包系的...(恕刪)



--------------
最後,你說四男(元治的祖先),九男(能久的父親),都是同母兄弟完全沒問題,
是我硬要把元治扭曲成秀包系.

從上面的引言及抓圖,都能證實那句話明明是你說的.

所以,是你栽贓我,不是我栽贓你.

kruppag123 wrote:
管你四男九男都是同樣的老北老木同樣具有小早川血統同一系的有什麼問題?
你硬要歪一圈解釋成秀包那"一支"...(恕刪)



你質疑我,而我接受,並再三承認的確是錯誤.

我質疑你,你除了否認,甚至倒打一耙,把你說的話,栽贓成是我說.


用"人品"這個詞也許太沉重!

那換個通俗說法吧,"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kruppag123 wrote:
另外小弟還是一樣的話請不要將自己的生活觀念硬套在別人(尤其還是別國的人)頭上,
佛教從沒有強硬規定(有勸說)修行的人要吃什麼東西的不管你是剃光頭的還是在家買函
授的。和尚能吃肉取老婆細姨關天皇什麼關係?日本的京都也不在海邊阿...(恕刪)


實在太好笑了.

提天皇及和尚的,根本不是我,老兄你從一開始就找錯人了!

xiangnansu wrote:
日本天皇當然是神,神到能讓和尚吃肉喝酒、結婚生子呢。



---------------
kruppag123 wrote:
葷菜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1%B7%E8%8F%9C
原是印度婆羅門的飲食禁忌
原來印度婆羅門是在中國,看來我的歷史與地理程度真的是比小學生還不如...(恕刪)


你聯結的資料裡,清清楚楚寫著:


佛教原本就跟婆羅門教淵源頗深,對葷的定義也類似.

你貼文吐槽別人之前,至少也該先把資料看完整,免得鬧出笑話吧.
日本神話的傳述
天照大神(《日本書紀》稱法),《古事記》稱 天照大御神 , 可是這在傳統上被視為女神 ?
卑彌呼、臺與 同為女帝 ?

有歷史記載的
第33代推古天皇,(35代皇極天皇及37代齊明天皇 同一人),第41代持統天皇,第43代元明天皇 ,第44代元正天皇,(46代孝謙天皇及48代稱德天皇 同一人),109代明正天皇,117代後櫻町天皇 , 共有 8 位女帝

未普遍認可的女帝有
神功皇后 (第15代天皇?)
清貞天皇(飯豐青皇女) 22-23代天皇之間,似乎曾短暫執行天皇職務
中津天皇(間人皇女) 38代天智天皇即位之前, 似乎曾經即位(或攝政)
這樣天皇的血統還純正嗎?

一般相信,日本自古以來未曾改朝換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開始幾位天皇的事蹟來自傳說、神話,從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確認實際存在,自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開始歷史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神武天皇, 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乃天照大神後裔, 但似乎是是架空的天皇, 太多神話色彩
在位是公元前660年1月1日 - 公元前585年3月11日
而徐褔則是在公元前219年上書,公元前210年還未出海,傳說神武天王立國時比徐褔早400餘年。
直到 徐福的年代,(約日本第七代孝靈天皇), 還有 8 位天皇 ?

雖說是日本歷史失蹤的八代(闕史八代;欠史八代)? 這些天皇都各有年表(即位、系譜), 但在位時間極長?且多位的壽命卻都超過100歲?

herblee wrote:
日本神話的傳述
天照大神(《日本書紀》稱法),《古事記》稱 天照大御神 , 可是這在傳統上被視為女神 ?
卑彌呼、臺與 同為女帝 ?

有歷史記載的
第33代推古天皇,(35代皇極天皇及37代齊明天皇 同一人),第41代持統天皇,第43代元明天皇 ,第44代元正天皇,(46代孝謙天皇及48代德天皇 同一人),109代明正天皇,117代後櫻町天皇 , 共有 8 位女帝

未普遍認可的女帝有
神功皇后 (第15代天皇?)
清貞天皇(飯豐青皇女) 22-23代天皇之間,似乎曾短暫執行天皇職務
中津天皇(間人皇女) 38代天智天皇即位之前, 似乎曾經即位(或攝政)
這樣天皇的血統還純正嗎?

一般相信,日本自古以來未曾改朝換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開始幾位天皇的事蹟來自傳說、神話,從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確認實際存在,自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開始歷史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神武天皇, 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乃天照大神後裔, 但似乎是是架空的天皇, 太多神話色彩
在位是公元前660年1月1日 - 公元前585年3月11日
而徐褔則是在公元前219年上書,公元前210年還未出海,傳說神武天王立國時比徐褔早400餘年。
直到 徐福的年代,(約日本第七代孝靈天皇), 還有 8 位天皇 ?

雖說是日本歷史失蹤的八代(闕史八代;欠史八代)? 這些天皇都各有年表(即位、系譜), 但在位時間極長?且多位的壽命卻都超過100歲? (恕刪)
herblee wrote:
直到 徐福的年代,(約日本第七代孝靈天皇), 還有 8 位天皇 ?
雖說是日本歷史失蹤的八代(闕史八代;欠史八代)? 這些天皇都各有年表(即位、系譜), 但在位時間極長?且多位的壽命卻都超過100歲?


倭國的歷史很好笑吧
有什麼好笑的?遠古時代的紀錄本來就是一個參考而已拿史記來看也一樣。

五帝本紀: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意思是堯帝在位70年得到舜,接著又撐了20年告老然後退位28年後過世。如果堯帝一歲開始登位那過世時已經是118歲了。如果照史記去推敲堯應該是23-25歲間登帝位的,也就是大約140歲左右的壽命。

有沒有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當時堯已經90多了........她女兒幾歲?當然啦不可能是剛繼位的那陣子生的女兒都阿罵了。

而舜呢?

五帝本紀: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

61+39剛好一百歲。

而禹呢?

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嚳是黃帝的曾孫

五帝本紀: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

然後嚳的老婆陳鋒氏女生放勛也就是堯帝,所以堯帝是黃帝的玄孫

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禹也是黃帝的玄孫

而黃帝確實有昌意這個兒子

五帝本紀:黃帝居于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

所以很可怕堯跟禹是同一輩,挖哩勒如果同年生的那禹幾呼快要160歲,但同一輩不一定同年生但活的時間理論上不輸堯帝。

所以有什麼好笑的地方?史記是相當嚴謹的史書目前很多考古新發現不少都能從史記裡面看到紀錄,對於上古時代也是寫一些很詭異的東西,不過不這麼寫要怎麼寫?大家都是從石頭裡碰出來的?也看過有人推敲過那個時代的紀年方式與現在不同,比方有紀錄禹跟黃帝是懷胎三年生的。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日本古代長期維持貴族公議政體,天皇與貴族共治天下,雖一度效仿中國中央集權體制,但很快就崩壞回到傳統。直到鐮倉時代,天皇擁有的田莊數量仍是天下數一數二的,仍是天下頭等貴族,朝廷仍然維持運作與武家政權半合作半自治,這是貴族公議傳統的延續。
進入武家時代後,朝廷在和武家勢力的不斷爭鬥中,比如建武新政,天皇和公卿逐漸喪失經濟力,才出現大家提到的窘境,
又同時在室町時代開始的長期戰亂中,全國性的大軍閥相繼解體,而更地方的軍閥崛起,戰亂頻仍中大家無暇顧及天皇,到德川氏取得天下,也沒必要違背傳統去爭一個虛位了,也沒必要拱手讓出大義名分給予競爭者出師有名的機會。
武士從一開始是作為警察、侍從的存在,到最後取得了整個國家的統治權,

lastnote wrote:
日本在室町時代以前...(恕刪)


另外我不知道對不對.源平對決後.產生一個結果只有源氏後代才能開幕

所以豐臣秀吉奪得天下也只能當關白後來自封太閤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