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國99A坦克總師:俄羅斯T-14和日本TK10式是垃圾;發動機全面超越德國MTU

lordkon兄發圖之前都不仔細看的嗎?



雖然我對坦克彈藥了解不多,但這個圖片明顯寫了"APFSDS II",也就是第二代穿甲彈,大約是10幾年前的舊彈藥了。圖片中也說了配套出口型的85-II-AP和MBT-2000坦克,都是17年前的戰車了(85-II-AP更老舊)。

lordkon兄在這裡居然用L55 2016年的數據,甚至未來2030年的數據,來對比老共2000年左右的舊彈藥數據,實在是算不上什麽客觀的比較。

lordkon wrote:
德國
2016年:L55戰車砲 + DM53/63 APFSDS,裝甲貫穿力1000
2017年:L55A1戰車砲 + DM53/63 APFSDS,裝甲貫穿力1060
2019年:L55A1戰車砲 + DM63 PLUS APFSDS,裝甲貫穿力1130
2023年:L55A1戰車砲 + KE2020末代120公厘APFSDS,裝甲貫穿力1220
2030年:130mm戰車砲 + 初代130公厘APFSDS,裝甲貫穿力1420


至於這部分,抱歉完全沒找到官方原文,希望lordkon兄不是被某些造謠的宵小給蒙蔽了~

美國的貧鈾彈M829A3在2000m距離的穿甲是765mm。這個數據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fprado.com/armorsite/abrams.htm

lordkon wrote:
220mm/66.4 2000m换算出来穿甲基本在600


lordkon兄這裡計算是很合理的,老共的第二代穿甲彈確實宣稱穿甲在600+。不過還是那句話,這是第二代舊彈藥的數據。老共的第三代彈藥據稱是2008年就生産了。


大家還是要及時更新資訊啊,且不論數據是否精確,但對比的彈藥相差的年份比01版好多朋友的年紀還要大,都不在同一時空了~~
再分享下,其實wiki中文對各國APFSDS彈藥的數據就有收集。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0%BE%E7%BF%BC%E7%A9%A9%E5%AE%9A%E8%84%AB%E6%AE%BC%E7%A9%BF%E7%94%B2%E5%BD%88

大概驗證了下部分熱門彈藥的數據與官方宣稱都比較吻合,整體可信度還不錯,可作參考。其中美國和英國的穿甲彈都有貧鈾加成~~不過美國最新的M829A4沒有官方數據(M829A3已經是最強了~)~~

同時wiki也標明了"另外某些資料稱ZTZ-99大概有850-960的穿深,豹2有810-900,M1A2約有930-970,但僅僅是網絡傳言,目前並無任何官方宣稱有哪種AP穿深達到800以上。"
Modingnuo wrote:
lordkon兄發...(恕刪)


沒有一個國家會把真正的實力拿給你看,要確認實力就是去吃砲彈

The L55A1 cannon has been in Rheinmetall development since 2004 as an initiative with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s an update to the L55 cannon surmounted on Leopard 2A6/A7. L55A1 is supposed to have more barrel pressure (700 MPa as opposed to 670 MPa of the L55) and the barrell life of 1500 shots (ammo type not specified) with a modified ejector, and an advance K900 stopper system. This pressure distinction does not make that much of a difference with DM53 armor-piercing rounds (starting speed of 1750 m per second with 575 MPa pressure) and DM63/63A1 (speed of 1720 m per second) compared to L55 cannon, though it would prove useful for the anticipated Rheinmetall KE2020 armor-piercing rounds around 2022. By means of using new amorce, a better aerodynamic form and a cobalt wolframite core, the destructive ability of KE2020 would be 20% more than DM63/63A1


https://www.rheinmetall-defence.com/media/editor_media/rm_defence/pdfs/veranstaltungen_pdfs/lfs_2016/Rheinmetall_LFS2016_RWM_Concept_Future_Land_Forces-T_Boehm.pdf

中國武器都會高沽實力,美國武器都會低沽水準,這不是常識嗎

但實際上
美軍M829A4以經開始配發部隊

反之中國的三代彈在那?
試驗場的砲架上嗎?
那種開幾砲,就爛砲管的測試品就不要拿出來

主要是表示美軍 M1a2 使用 120mm L44 (老砲),換上 M892A4 就可以擊穿最新的戰車
還不須要用到 120mm/L55 這妖魔鬼怪

中國換了 125mm/L51 換砲又換砲彈,水準在那???
美軍 (120mm/L44 + M892A4)就是針對(反應裝甲+復合裝甲)的坦克發展的

不是美軍無發展更高倍徑砲管能力,是不須要更高倍徑了
因為換砲彈就夠用了,在打不穿就叫空軍來炸

德軍 (120mm/L55 + DM53/63)是透過更高(倍徑+高效穿甲彈)來提升穿甲率

至於2030才服役 130mm砲/L51 早就公布了
光砲彈就比120mm大上不少
(預估裝甲貫穿力將目前的L55戰車砲高出50%以上


別老是跟小日本比,身為大國當然要跟美國比
2004年研發的L55A1戰車砲換裝了全新砲膛(標準使用壽命為1,500次彈藥發射)
改良式彈殼彈射機
以及K900先進制退系統
最大膛壓從原本L55戰車砲的670MPa提升至700MPa
在發射現有的DM53與DM63系列APFSDS時
相較於原有L55,L55A1並不會提供太明顯的穿甲性能提升

然而預定於2022年前後問世的KE2020 APFSDS
透過使用全新引信較佳的氣動構型,以及鈷鎢合金的彈蕊

再搭配L55A1戰車砲的高膛壓發射
萊茵金屬集團預估將能提供比目前DM63/DM63A1穿甲彈(自L55戰車砲發射)高出約20%的裝甲貫穿力
lordkon wrote:
没有一个国家会把真正...(恕刪)
但我说的有错吗?90式那一直没换过的l44加d33和老99那杆炮加自用二期弹比都弱(d33穿深不上500),更何况99a的新125和三期弹。而且就是和美德对比三方都有自己的优劣,德国55倍径炮好但d53绝对不会达到中美贫铀弹和钨穿甲弹水平(这是国家矿产决定的,德国没有钨矿,走最好的钨合金穿甲弹路线德国绝对是自寻死路)。美帝弹达到120极致但炮还是44倍径。中国这边主要还是125分装导致的一些问题不好解决。
lordkon wrote:
中國武器都會高沽實力,美國武器都會低沽水準,這不是常識嗎


這個"常識"真是完美的自我設定啊,所以美國官方宣稱M829A3穿深765mm左右,lordkon兄也不相信咯。那還貼數據做什麽,自己編一個自己爽的數字就好了,比如"2016年:L55戰車砲 + DM53/63 APFSDS,裝甲貫穿力1000"這種,某人硬要說貫穿力2000也可以啊,反正他的常識是"我覺得強的國家都是低報,我覺得弱的國家就是高報"。

事實上在01的各位也沒人會挨砲彈來親自測試貫穿力,所以討論中最好的數據來源自然是官方數據。如果對數据有疑問,那就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論述,而不是靠自我設定的"常識"來嘴吧~~


而lordkon兄貼的鏈接内容和摘錄的英文部分,也只有KE2020比DM63/63A1多20%貫穿力這一個數據而已,沒有直接的穿深數據。但是DM63的貫穿力只有600-650mm啊,那KE2020可以在2022年達到650 * 120% = 780mm ? 也算不錯啦,終于讓普通彈芯在5年后(如果研發順利的話)趕上了M829A3的能力。

lordkon wrote:
但實際上
美軍M829A4以經開始配發部隊

反之中國的三代彈在那?


lordkon兄又不仔細看文,老共的三代彈據稱2008年就生産了,現在早已大量裝備。當然一不出口,二不公佈具體穿深數據。這和美囯的M829A4一樣,新彈藥保密比較多(美國做為軍事第一都捂得這麽緊~)。雖然有比較資深的網友透露三代彈的速度達到1800+ m/s,不過也沒法證實~~

當然普遍認爲是老共三代彈只是M829A3的水準啦,特種彈(換貧鈾彈芯)的傳言也很多。畢竟現在已經是2017年了,不能指望美國、德國就一直改良,老共就停滯不前吧。即使三代彈不如M829A4,但看起來數據是比德國的DM53/63要好一些。

當然lordkon兄要是問老共的四代彈在哪裏,倒還真沒人知道~~~

lordkon wrote:
至於2030才服役 130mm砲/L51 早就公布了
光砲彈就比120mm大上不少
(預估裝甲貫穿力將目前的L55戰車砲高出50%以上


萊因公司都不敢吹50%,縂有人看個圖片就能張口出來(看圖説故事??)。其實萊因公司還是很嚴謹的,在Eurosatory 2016防務展上公佈了這門大口徑炮,但從來沒有吹牛什麽50%,甚至各種數據都是保密。套用lordkon兄一句話,這門炮還在"試驗場的砲架上",現在吹什麽都還太早,等到13年后2030年服役(如果順利的話)時,也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新一代坦克炮和彈藥長什麽樣子了~~

lordkon wrote:
別老是跟小日本比,身為大國當然要跟美國比


想不到lordkon兄這麽看不起日本的坦克炮啊,不過90式550mm左右的穿深確實很一般,不知道10式能到什麽程度~~
補充一下,據説Jane's Defence曾經報道過德國L44 + DM-53/63在2000m最大穿深爲650mm,L55 + DM-53/63可達680mm。我沒找到Jane's的原文,大家可自行參考。

至於所謂的"2016年:L55戰車砲 + DM53/63 APFSDS,裝甲貫穿力1000",我猜測是指最大穿深能力吧?也就是最優距離(一般是幾百公尺)、最優角度(垂直)下的極限測試。這個數據來對比其他彈藥在2000m距離的穿深,未免太沒有參考意義了~~

最大穿深能力一般不用作不同炮之間的對比。除了沒有實戰意義以外(實戰中幾乎不會有垂直角度的打擊),各門坦克炮都有不同的最優距離,這樣對比起來就沒有公平性可言了。
Modingnuo wrote:
补充一下,据说Jan...(恕刪)
最关键90式至今没听说过火炮性能改进和配种弹药的更新消息。而且他是拿120的极限穿深嘲讽tg老125的外贸2000米的二期弹均穿,这就尴尬了。记得很早就有125的一米阳光这样的极限穿深在展厅上公布。而且他还无视了德国没法拥有中美装备的贫铀弹问题。同样,德国实际应该和苏联类似,在缺乏钨矿的前提下,其穿甲弹如果真按战时状态设计是并不会过分考虑钨合金比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