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 美台軍艦互停再過一關


shinakirai wrote:
的確已現況而言兩岸...(恕刪)



中國這樣不算真的打壓台灣吧 ? 兩岸間貿易逆差每年高達七八百億美金哩 !

真要打壓台灣這對老共來說倒簡單 ~
就比照美國貿易制裁古巴模式 , 正面表列規定那些品項可以進口 那些品項不能進口就好啦 !
可進口部分也制定寬限期以方便廠商轉單 ~
至於哪些外國公司私底下與台灣做生意 那當然也是列入制裁名單中囉 ~

以老共龐大市場的"說服力"來說 , 這不難做到吧 ~ 所以雖然大家常常在板上嘴砲以後兩岸
會如何開戰 , 但其實我認為並不會真走到那一步就是了 ~ 單單經濟戰 台灣到時就已經受不
了啦 !!
經濟戰受傷的不只是兩岸

台灣越來越多的投資都是往東協去
印度也有後來居上的態勢

半導體是台灣的生命命脈,但出口最多的還是大陸,但代工廠往東協去後

但半導體只能說誰撐的久,誰就掌握發言權
台灣產業不升級,只會發展到這樣而已

文創產業基本是失敗之作

台海發生軍事衝突話,兩岸半導體工廠一個都跑不掉,最後只會肥了韓國與日本
有種東西叫做來料加工,
早期台灣廠商轉進中國大陸就是為了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力將商品銷往歐美,

這些台灣廠商的原物料機器取得主要還是透過熟知的台灣管道出口過去使用,

或是說,為了降低中國大陸這邊高額的稅收,台灣接單,然後低價下單給大陸子公司,或是利用高價向台灣公司採購,將資金收回台灣。

近年,台灣半導體的發展,也帶動了在中國電子周邊生產廠商 必須向台灣採購關鍵元件,

而另一方面,台灣對於高單價向中國大陸採購的機會較少。

其實,若要計算兩岸的地下貿易,包括日常用品,淘寶和併櫃貨品等,兩岸的貿易順逆差其實沒有那麼大。

cche1079 wrote:
或是說,為了降低中國大陸這邊高額的稅收,台灣接單,然後低價下單給大陸子公司,或是利用高價向台灣公司採購,將資金收回台灣。
近年,台灣半導體的發展,也帶動了在中國電子周邊生產廠商 必須向台灣採購關鍵元件,
而另一方面,台灣對於高單價向中國大陸採購的機會較少。
其實,若要計算兩岸的地下貿易,包括日常用品,淘寶和併櫃貨品等,兩岸的貿易順逆差其實沒有那麼大。


+1

中國想抵制台灣前 最好先搞清楚台灣各產業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

尤其是上面c大說的 半導體及關鍵元件... 台灣的出口對象幾乎都是中國..
但是 這些也是中國的產品必須仰賴的必要零件 如台積電的晶片..
大立光的鏡頭等等..

台灣對中國出口大宗 並不是一般民間輕工業/食品產品
這些東西台灣根本不可能做出有競爭力的東西.. 中國光價格及成本就打死台灣了...
而是中國製造業之下 整個產品鏈必備的關鍵零組件與半成品..
這些東西中國不見得都無法生產 但是品質就很難保證理想...

這道理跟台灣的半導體業 不會傻到用"貿易逆差"為由..
去抵制日本工具與設備一樣... 沒錯 日本是賺很大..
但沒有他們的設備 台灣也不用玩了...

真正有本錢進行"經濟制裁"的 除了上面講的關鍵零組件外 就是必要的原物料進口...
這兩方面 台灣跟中國根本不夠資格玩.... 不過 台灣還懂得這道理..
中國.....
請問台灣出口到大陸電子零件有多少還在台灣生產?鴻海集團的不用說,九成以上生產基地都在中國。其他公司,就算台灣有設廠,但同時大陸也有廠產能通常更大!現在連最後防線台積電也即將在南京設12吋廠生產16nm晶片。這意味著經濟制裁可以限制台灣生產產品進中國,台灣人等著失業吧! 再狠一點,二戰時在美國日本企業和人員被老美接收,也就是個好例子。 大陸逼企業去中國設廠,平時創造就業發展經濟,要戰時,就擺明是肉票了!
victor663 wrote:
請問台灣出口到大陸...(恕刪)


大陸只是中低階組裝廠,包括零件生產

台積電去的是現今成熟的16nm,主要是配合一些下訂單的廠商
更高階的可沒有去

中國能夠生產有競爭力的半導體零件,當然也不會跟台積電買了

有能力生產
但有沒有能力低價格大量量產高品質零件,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商人那邊有錢可以賺當然就往那邊去
電子業目前就三星最大,三星在中國還不是有投資


victor663 wrote:
請問台灣出口到大陸...(恕刪)


顯然有些搞不清楚狀況!!都開戰了! 那些台商也就完蛋了,企業立即被徵收,高科技業走的是腦力密集,偏偏腦力密集是要心甘情願的!!沒有心甘情願就慢慢拖吧! 當然如果戰爭可以在幾周內打完就不一樣!如果沒有呢!

JH_Shou wrote:
+1
中國想抵制台灣前 最好先搞清楚台灣各產業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
尤其是上面c大說的 半導體及關鍵元件... 台灣的出口對象幾乎都是中國..
但是 這些也是中國的產品必須仰賴的必要零件 如台積電的晶片..
大立光的鏡頭等等..
台灣對中國出口大宗 並不是一般民間輕工業/食品產品
這些東西台灣根本不可能做出有競爭力的東西.. 中國光價格及成本就打死台灣了...
而是中國製造業之下 整個產品鏈必備的關鍵零組件與半成品..
這些東西中國不見得都無法生產 但是品質就很難保證理想...
這道理跟台灣的半導體業 不會傻到用"貿易逆差"為由..
去抵制日本工具與設備一樣... 沒錯 日本是賺很大..
但沒有他們的設備 台灣也不用玩了...


你可能不知道近幾年來大陸的半導體產值大幅增加.
已經大大拉近跟台灣的差距.
也就是說這些優勢, 大概五年內, 就幾乎接近0了.
如果三星又在大陸設10奈米晶圓廠滿足陸廠.
那台積電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


hello
中蕊的28nm process yield要跟TSMC/UMC比較??

TG連28nm都搞得零零落落了,10nm v.s 28nm 這差距還真是拉很近啊~


macacafly wrote:
已經大大拉近跟台灣的差距.
參議院版是要求國防部評估美台軍艦互停的可行性。美國還愁著萬一菲律賓
不給停靠怎麼辦,台灣當局能讓中國不爽的通通會同意!毫無介意軍艦停靠帶
兩岸情勢升溫影響.如果一切依照美國如意算盤幹嘛要評估,人家是要計算美
國商人是否應此條例損及在中國的利益. 公關遊說公司表示開心.台灣在此策
略下當棋子就算了還是拋棄的. 該高興嗎!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