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國軍新一代神盾艦暨指管系統...


BUCK wrote:
其實我還蠻贊同樓主的一些觀點的。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參考的是荷蘭、丹麥、西班牙等歐洲海軍的作法,先從五六千噸的小神盾玩起,低消48垂發...(恕刪)


個人認知,神盾艦的造價主要在雷達,其次是作戰系統,再來是飛彈。如果生產艦隻數量大,作戰系統的造價就低(研發攤提)。而噸位對造價影響不大。

噸位的意義,在於多大噸位才能支撐多大的雷達,雷達並沒有重到上千噸,但問題是它架很高,所以在愈高的地方架愈大的雷達,你就需要愈大的艦體,愈大的雷達需要愈多電力,你就需要愈大的艦體去載足夠的發電機和燃油。

要縮小雷達就可以省很多錢,問題在雷達面積和解析度、T/R單元數和搜索距離差不多成平方正比,比方說,SPY-1D可以在300km發現有6個目標以密集隊形來襲,SPY-1F可能只能在150km發現有2個目標(解析度低),再加上愈接近我艦敵機飛愈低,所以實際發現敵人和判別威脅的時機更晚。

選擇小型相位陣列雷達,更嚴重的問題是偏向的有效面積。相位陣列雷達在正前方之外的上下左右方位,其「等效面積」與角度呈非線性反比關係,例如說對正面方向是2.4m直徑,轉到45度時的有效直徑可能只剩1m(大概猜的,我沒去算)。而前面說面積和解析度有絕對相關性,所以愈小的相位雷達可用的偵測距離變得非常不規則。下圖是個示意

小面積相位陣列雷達的四個45度方向偵測距離短很多,這在防空監視上是個大問題,除非組成編隊互相cover。

這世界上裝備大型相位陣列雷達作防空用途的軍艦有四類:
1. S波段相位陣列(全空域監視)+非相位陣列X波段(半主動射控) -- 美國系統就是這麼幹的,省錢得多,半主動也比主動防空飛彈抗干擾
2. 只裝S波段相位陣列 -- 大陸的052系列、英國45型與法義地平線,這樣必須搭配主動雷達防空飛彈,好處是同時接戰數增加很多,越地平線射擊的中途導引方式比上一種簡單很多(資料鍊不需傳到射控等級定位精度)
3. X波段相位陣列(半主動射控) -- 德荷丹的APAR,也就是說空域監視用另外的雷達,半主動防空飛彈用APAR導引,好處是重量和用電都省非常多,同時導引數量也多於第1類,缺點是對空警戒能力低落
4. S與X波段都用相位陣列 -- 日本的FCS-3系統和美國的Zumwalt,缺點是非常昂貴、用電極大

除了空域監視用的C和S頻段(2~4, 4~8GHz),以及射控用的X頻段(8~12.5GHz)外,遠洋防空艦通常會再配備一部1~2GHz的L波長程搜索雷達,這就不需要相位陣列了(SMART-L是不是相位陣列我一直沒搞清楚)

從目前得到的不專業官方公開資料來看,台灣是走第2.類路線,長程搜索雷達可能不裝備,由空軍雷達系統透過資料鍊支援吧。反正海軍沒打算遠洋作戰。

whitesox wrote:
個人認知,神盾艦的...(恕刪)
感謝解說我的前提,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whitesox wrote:
台灣是走第2.類路線,長程搜索雷達可能不裝備,由空軍雷達系統透過資料鍊支援吧。反正海軍沒打算遠洋作戰...(恕刪)


神盾艦重要的是防空能力
有300+km的搜索能力很重要

因為地面固定雷達站,只要開戰必被摧毀
台灣的機動雷達站並不多+雷達在地平線問題

神盾艦雷達+預警機雷達+戰機雷達+資料鍊+就可以導引300~400km飛彈
在台海空防中就可以發揮很大功用

資料鍊有效整合才能發揮前線飛彈陣地最大功效

金門.馬祖.東引.澎湖.等陸基飛彈+機動發射車+神盾SM2 or SM6

沒錢就只好.........加稅
其實不管怎樣,台灣水面艦高齡化是不爭的事實,主要還是要替換那些舊艦,我還是比較希望見到自製艦,就算功能只有伯克的60-70也好,台灣也不需要遠洋戰爭
<blockqute>lordkon wrote:
美國海軍新建10艘...(恕刪)
這讓我想起以前的新聞,每人每週少喝一杯真奶,就可以負擔的起軍售,我看這次不只真奶,還要加上雞排才夠
lordkon wrote:盾艦重要的是防空...(恕刪)
All Mighty Odin wrote:
這讓我想起以前的新...(恕刪)
本來就沒有廉價的國防!不然為什麼美帝一直叫我們要提高國防預算的比例?撇開美帝想撈錢的因素,越是先進的武器越花錢啊...話說台灣做得出法義合作的地平線級驅逐艦等級,就很不錯了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
應該參考的是荷蘭、丹麥、西班牙等歐洲海軍的作法,
先從五六千噸的小神盾玩起,
低消48垂發有64當然更好重要的是把研發能量建立起來,
有錢再玩大神盾。


其實...
看看紀德艦,太大噸位的艦艇真的不適合台灣!!

5000噸的大小,300公里的雷達可用距離~
彈數不需要太多,就能飽合攻擊以及後續的反擊...
畢竟台灣海峽沒多大!!!
雷達要有,但也不需要像美國那樣的大洋造軍概念~~~

台灣應該做的~
是三軍的橫向資訊的整合!!!
以及多目標接戰的指管能力...
海軍的部份則是一直維持著軍艦的設計及生產能量~~~
飛機的研發及製造能量我們無法負擔...
但軍艦的部份,我們真的需要這份能量!!
讓海軍的軍艦都維持著20~30年的服役期限~
這很重要~

神盾艦~
不用大,能夠承受飽合攻擊,並且在第一間時反擊!!
這些指管及武器系統,應該第一時間研發並且持續改進...
也許說得很好聽,用說的都很簡單~
但這真的是未來要發展的方向!!

以上~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神盾驅逐艦
主要在保護航母
台灣造的價值不高
還不如再來搞戰機
其實台灣最應該做的,是趕快提升經濟,振興經濟。沒有錢造個屁,到頭來都是紙上作業。陸海空三軍,老飛機.老船.老坦克..
,換裝通通要錢,沒錢都是空談,講得爽,預算勒?
oyhwcaak wrote:
其實台灣最應該做的,...(恕刪)

大陸跟台灣根本不會打起來,戰爭很燒錢的,打一場戰爭經濟就哀退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