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俄版「重返亞洲」武裝中共對手

只要有美國這個威脅在, 兩國就不得不合作,
俄羅斯賣武器給越南的目的比較像是要牽制美國在南海的勢力,
而不是要對抗中國, 畢竟對俄羅斯來說, 美國才是最大的敵人.
凡事都要從地緣政治來看,西邊NATA的300萬軍事與經濟力量,東邊韓日台菲,南邊新加坡,戈亞加西,就欠中南半島東邊一個基地與一個友好國,這就是美國在亞洲的目標。伴隨經濟,金融及美圓領導的強勢地位,逼得老共與俄毛在某些戰略上必須要合作,但這也突顯出美國的強大實力是當今無愧的。鵝毛的國家第一準備金業已耗盡,第二準備金只要油價不回到60美元,預計明年Q1~Q2也會耗盡,這是國家最緊急的戰略安全問題,現在許多俄軍裝備的更新都已經開始受到影響。美國人喜歡打仗,不論是見血還是不見血,請注意 --他都喜歡,你說它某方面就是一個流氓也可以。



冷泉水 wrote:
想當年美國玩掉一堆俄國美金
你說的完完全全沒有發生過

要不要先去查查什麼是
歐洲美元


so ?
單純以中共持有的一般性美債來講.
請問你如何讓中共破產 ?
前提是
1. 不能動搖美元的信用. (就是不能大幅傷害其他國家的資產)
2. 只能對美債下手. (凍結中國海外資產不是可行手段, 除非宣戰)
3. 非宣戰狀態下 (宣戰之下, 所有中國海外資產都可凍結或被賴帳)


除了美債, 我相信還有很多其他手段可以搞.
但是我想知道, 單純只對美債下手, 在非正式宣戰狀態下,
有啥方法可以在不影響美元信用的前提下,讓中國破產.
美債三大特性
無記名
公開發行
自由轉讓
再加上信用支撐
美國還能怎麼玩
當老共持有的美債接近總額20%
誰比較害怕被玩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從金融管理的角度來看所有倒債的處理模式都是一樣的,既然還不出錢,就是協商減計債務,讓出抵押品,債務打包出售等等。一旦到了這時後,誰還顧得到債信。 但不要忘記往往這時是債主也變成了苦主,最近的例子就是美國波多黎各的破產處理。所以不要以為欠債的還不出錢,債主本身就不會受到傷害。 更多情況反而是債主更不希望欠債的還不出錢的,試想一個大流氓欠了你100W,到時雙手一攤說只能還你30W,你那70W的損失你打算跟他開幹嗎? 更何況老美是可以印美鈔還錢的,這也是債主大家最氣的,但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只要還的出錢不倒債,大家也可以彼此保有安寧的拖過日子。 美元要是跨了不只是中國,更是世界性的災難也會發生,這個情況已有多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專家都已分析過其嚴重性。要是債主自認為欠債的就得廳債主的,那中國可以立刻再試試看拋售自持的美債,看看效果如何,這個過去已經幹過,結果是整體債值下降,受損的也括自己。所以不要認為持有美債一旦倒債時你就會變成美國的主,這個大流氓可是有百年金融算計的腦袋。如果還認為債主可以當老大,不妨你就再一次把美債在市場拋售,到時看看中央銀行跟習老板是如何當美國這個大流氓的的主吧,我想央媽跟習老大都不會搞傻子的幹法。


Sam Tsou wrote:
俄毛做甚麼決策都是...(恕刪)

Sam Tsou wrote:
從金融管理的角度來...(恕刪)


Tsou大 , 你的肚子裡還真的挺有料的 , 看得出來你是專家 !

中俄兩國彼此就是競爭歐亞大陸控制權的最大頭號敵人
美國才是次要敵人
但是中俄兩國都不會公開承認這件事
反而要表現得水乳交融的和樂假象去噁心歐美國家



cche1079 wrote:
無限的美鈔制是只有美帝才能使用的技巧
事實是美元在二戰之後 就是可靠而且全球公認的國際貨幣,

這都是建立在美國的經濟霸權 不可能倒的客觀條件上

他大印美鈔讓全世界大量持有美元的國家吃悶虧,你也只能乖乖吞下去
你不用美元你要用甚麼通貨來跟人家交易?黃金跟石油嗎?



如果不賣商品給美國, 美元還是會進入一個國家變成貨幣發行準備, 那我還真希望美鈔快流到我的口袋吧


先講講中國目前代工的各項物品, 有哪些是其他國家做不出來的嗎??

晶圓?? 發動機?? 這些高階產品是中國的出口主力??

現在關鍵點, 在於中國工資上揚, 其他先進國家紛紛把之前在中國的投資/設廠

轉移到其他跟中國一樣的開發中國家去~

現在東南亞國家, 大量越南製造的商品開始取代MIC的代工產品~

一堆製造人力 比中國更廉價的國家 也造出了一堆商品也來玩價格戰,

中國自詡的"世界工廠"招牌 還能撐多久??

然後中共啥時變成全球的高階消費國家?? 還是中國代工生產的產品都賣給自己中國??

習總急到不行的去庫存,大批滯銷庫存 中國去完了嗎

13億人 除了高官黨幹外,剩下有多少人是消費能力跟歐美看齊的??

設下貿易壁壘是誰死的比較快?? 中國可以自己試試看~


jimny_dc wrote:
請問一般平民日常生活品跟誰買
有種東西叫做來料加工,
早期台灣廠商轉進中國大陸就是為了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力將商品銷往歐美,
這些台灣廠商的原物料機器取得主要還是透過熟知的台灣管道出口過去使用,
或是說,為了降低中國大陸這邊高額的稅收,台灣接單,然後低價下單給大陸子公司,或是利用高價向台灣公司採購,將資金收回台灣。

近年,台灣半導體的發展,也帶動了在中國電子周邊生產廠商務必向台灣採購,而另一方面,台灣對於高單價向中國大陸採購的機會較少。

其實,若要計算兩岸的地下貿易,包括日常用品,淘寶和併櫃貨品等,兩岸的貿易順逆差其實沒有那麼大。
=================================

以上這些資訊,都是板上有人貼過的, 請自己去領悟~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