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Tsou wrote:
俄毛做甚麼決策都是...(恕刪)
晶圓?? 發動機?? 這些高階產品是中國的出口主力??
現在關鍵點, 在於中國工資上揚, 其他先進國家紛紛把之前在中國的投資/設廠
轉移到其他跟中國一樣的開發中國家去~
現在東南亞國家, 大量越南製造的商品開始取代MIC的代工產品~
一堆製造人力 比中國更廉價的國家 也造出了一堆商品也來玩價格戰,
中國自詡的"世界工廠"招牌 還能撐多久??
然後中共啥時變成全球的高階消費國家?? 還是中國代工生產的產品都賣給自己中國??
習總急到不行的去庫存,大批滯銷庫存 中國去完了嗎

13億人 除了高官黨幹外,剩下有多少人是消費能力跟歐美看齊的??
設下貿易壁壘是誰死的比較快?? 中國可以自己試試看~
jimny_dc wrote:
請問一般平民日常生活品跟誰買
早期台灣廠商轉進中國大陸就是為了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力將商品銷往歐美,
這些台灣廠商的原物料機器取得主要還是透過熟知的台灣管道出口過去使用,
或是說,為了降低中國大陸這邊高額的稅收,台灣接單,然後低價下單給大陸子公司,或是利用高價向台灣公司採購,將資金收回台灣。
近年,台灣半導體的發展,也帶動了在中國電子周邊生產廠商務必向台灣採購,而另一方面,台灣對於高單價向中國大陸採購的機會較少。
其實,若要計算兩岸的地下貿易,包括日常用品,淘寶和併櫃貨品等,兩岸的貿易順逆差其實沒有那麼大。
=================================
以上這些資訊,都是板上有人貼過的, 請自己去領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