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00000945 wrote:
反之美國即將步入台灣的後塵 黑人遲早會反撲白人的 內亂內戰革命難以避免 未來美國未必是白人統治 世事難料(恕刪)
你這話就不對了. 不是黑人反撲白人, 而是墨西哥人上演復仇記!

基本上美國最富有的加州已經快被墨西哥人攻陷了, 算是報了美墨戰爭一仇.
加上墨西哥裔各州議員的努力之下, 各種離譜法案不斷出籠, 加州已經成了非法移民者的天堂.
對了, 我差點忘了加州還是美國軍工業的堡壘之一呢.
整個美國的人口結構已經有了重大改變, 墨西哥裔很快會成為主要族裔, 取代西北歐白種人
美國基本上已經往社會主義國家邁進. 中產階級快速萎縮, 被不斷剝削. 下層人口大量增加, 積極爭取自身福利.
基礎教育落後而且昂貴, 一般人力缺乏競爭力.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代表的是, 教育程度較低民眾, 對社會現狀與外國來的競爭壓力的不滿.
桑德斯代表的是社會主義的興起. 兩者都給中產階級帶來更大的隱懮.
在這裡看到不少台灣朋友對美國未來比我們本國人還有信心. 真是謝謝你們的支持噢!

不過建議台灣小學開始把西班牙語列為必修, 這樣台灣下一代還能與美國維持深厚的友誼.
alanchentw wrote:
美國冒出一個川普要對中國發動經濟大戰,把工廠全都從中國拉走,否則關稅+45%抵制。
一看工業要完蛋了,一堆五毛黨就跑出來發作了?
那些工廠或許回不了台灣,或許拉不回美國,但是到印度是絕對可以的。
印度人英文好,數學強,工資遠低於中國。20年前台灣看大陸也是一個極度落後的地方,缺電力缺公路,做的都是極低劣的山寨爛貨,工人都是大鍋飯要死不死的怠工樣,唯一優點是工資很便宜。如今大陸也能發展起來了,沒道理20年後印度不能發展並且全面取代中國工業產能。
制造业不是IT外包,解决网络和电力就行了。配套的高速公路,高效的铁路网,足够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人,还有配套的产业链印度一个都没有。现在大陆劳动力成本上涨,转移走的都是些纺织 家电组装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稍微中段 高端一点的制造业目前没有人可以离开中国大陆。大陆可以就近供应绝大部分零件,还有市场。而印度除了廉价劳动力和相对不错的市场,别的都不具备。工厂设在印度,零组件却要从中国进口,铁路还非常低效,公路网也不行。稳定的电力和供水都是问题。不是劳动力廉价就可以做世界工厂的,否则世界工厂是非洲而不是中国了。
Sagittarius1203 wrote:
制造业不是IT外包...(恕刪)
中國製造業已經走向垂直整合的路, 目前全世界已經沒什麼對手了, 頂多是韓國還有一些.
台灣, 即使是 IT 產業其實已經也開始走向邊緣化, 就台灣人自己還夢想中國得倚靠台灣的 IT 技術.
幾個目前還算亮麗的零組件公司, 其實可以很快被取代的.
我們公司台灣, 中國, 都有很大的研發中心. 坦白說, 中國的工程師與台灣的沒什麼差別. 中國還比較容易找到好的人才.
(很抱歉, 台灣太陽花這類人才我們小廟養不起)
當然, 上海的薪水是比竹科要高了.

印度其實挺厲害的, 主要是這個國家人多, 人多精英教育下的人才還是很多的.
軟體工業, 晶片設計這類腦力密集, 相對獨立的工業, 印度還是能佔一席之地的.
台灣其實是相對弱勢, 人口少, 即使人力資源高度開發, IT 這種腦力密集的工業,
相對人才供應還是不足的. 只能與其他工業大國合作才能生存.
特朗普:那裡的局勢不太妙。其實我們對中國是有實力優勢的,很多人沒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有貿易優勢。不過說到底那是中國和別的國家之間的矛盾,我們不會為了與己無關的事情跟中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我經常說我們必須深不可測,不能讓別人摸透,但實際上人們把美國都看透了,他們知道我們會怎麼反應。這就不好辦了。我其實很瞭解中國,這麼多年一直跟中國人做生意。中國人的抱負之高是你們想像不到的,他們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其實,中國建設如此之快,都是用了美國的錢。沒有我們,你就看不到機場、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還有那些大橋,我們紐約的喬治·華盛頓大橋跟中國的橋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trinket)。我們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建設項目了,但我們也曾經輝煌過。如果你看看中國的情況,他們的經濟增長率下降到7%就感覺像發生了一場國家災難一樣。而我們的GDP增長率現在基本上就是零。
迪爾:你說我們對中國有貿易優勢,那我們能否利用這種優勢施壓使中國人屈服呢?
特朗普:當然可以。
迪爾:你會怎麼做?
特朗普:你知道嗎,你在使情況複雜化。其實我們對付不了他們,但是他們可以對付我們。因為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就把東西賣到美國,我們不是搞自由貿易嘛,沒有稅,美國有太多進口商跟中國做生意,他們滿嘴都是‘嘿,中國人,你有什麼儘管拿來,比如蘋果手機,只要你能造的,統統運到美國來’,所以中國製造的東西大批湧了過來。但如果你想把東西賣給中國人,情況正相反,中國的關稅非常高。
HAKEE wrote:
1.第三張圖 我看到那圓形標誌.就想到車輛測試撞擊的圖標.這飛機則是..?
正在進行實驗測試或驗證的飛機,那符號是用來記錄與標定用的
HAKEE wrote:
2.第四張圖 請問折翼時飛彈還掛在上面.這是正常的嗎?
正常,不過這種狀況通常是出現在戰時,可能老共也是在做實戰驗證
HAKEE wrote:
3.常態來看現代航空飛機表面都會做低視度塗裝.但是對岸的艦載機似乎沒在擔心這部分.還是這樣是合理範圍內?
我要是沒記錯,這種未施塗裝的飛機通常是原型機或試量產機,還不是正式版本
HAKEE wrote:
4.這些艦載機沒看到可以空中加油的設備..
是沒看見,但不代表沒有,su-27系列的飛機的空中加油裝置是伸縮式的,也就是要用才會伸出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