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高廣圻重大宣示 高級教練機將國機國造

馬丁貝克彈射椅只是使用數量最多的彈射椅,最好的其實是俄羅斯的彈射椅,因為東西陣營的隔閡才會使馬丁貝克坐大,不然原本F-35要裝,但到最後為了保密需求不得不放棄,才會有要求飛行員體重標準的規定。

iantsai74 wrote:
不看好這個項目。目...(恕刪)


就像太行發動機, 就算不划算還是要做
真要搞純內需市場的國機國造嗎?

AT-3及IDF的例子還不夠多嗎?
造了兩架當初在市面上都很不錯的飛機,可怎麼之後航空人才就大流失? 沒有外銷訂單,軍用機航空產業只靠國防部是撐不起來的~

不要再用老蔣時代的軍機發展思維了,自創品牌很燒錢的,只賣給空軍,沒有國際市場,能創造航空產業的榮景嗎?

多做點功課吧!美國空軍一樣也在搞高教機換裝案,也是2017年要決選,我們跟美國幾乎同樣的時間,需求也差不多(他們要求是高了點),怎麼小英國防團隊沒去研究這塊,國防部承辦官員也都在睡覺,只想在思考政治正確!
美空軍有350架採購量,我們怎麼不去跟美國空軍好好談談合作發展的機會,美國空軍決選後的機型,北約或其他盟國一定也很有興趣,數量應該是比350+66架更多的市場。

趁早小英帶著空軍再帶上漢翔搞的一個國內航空業界的A-Team一起進入美軍機市場,談合作、談分工、談代工,如果成了,怎麼看市場、產值、工作機會、人才培育都比自己關起門來搞強大多了。

民粹式的政治口號,並不是真正轉型正義,我們要的是政府及國防部能真正認清台灣現況,提出精準、務實的國防產業政策,以政府力量帶領產業走出去創造更大的市場、爭取更多機會。

國防部長喊了個國機國造,也沒講清楚具體的內容,立委也不專業,就也不追問清楚的定義,一堆子新科立委,也就讓國防部含糊籠統矇混過關,看來也只要政治正確,立委就滿意,小英就滿意了
Eglin wrote:
美國空軍一樣也在搞高教機換裝案,也是2017年要決選


應該和美國搭伙,工業互惠合作,台灣負責做殼做IC電路做ooxx,美國負責其它核心組件。台灣即便自製,一定也會有大量核心組件使用美國貨,那時台灣廠商的訂單、產能和獲利還會更少。

Eglin wrote:
真要搞純內需市場的...(恕刪)


教練機跟"美國"合作發展?
....
....
....
請問要如何合作?

美國政府只負責"發標"(發出需求教練機的標案),
基本上美國政府是不負責生產製造的,
負責生產製造的是"得標廠商"!
台灣要怎麼跟"美國"合作發展?
台灣最多也只能跟其他廠商合作或自製生產教練機來投標吧了!
官方先跟美空軍合作,一同參與評選過程,也學學美方的採購評選機制,附帶條件就是,決標機種台灣的部分,要由台灣廠商在台灣自行生產,所以是那家得標都還不能確定,但沿用美軍的評選,應該比我們自己搞公正確實多了吧。

看到空軍之前曾經想參與F-35的研發http://old.ltn.com.tw/2003/new/jun/14/today-p5.htm

後來也不知道甚麼原因沒成,但是覺得那個模式真是不錯,能參加的話真好,雖然非常燒錢,而且F-35現在風評不佳,可卻是很好的經驗學習,也可留住高素質研發人才、增加國際接軌的附加效益無限。

AT-3及IDF都不是關起門來自己搞出來的,背後老美技術支援沒少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比自己一步步往上爬有效率些

我們之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弄了兩架還算好評的飛機,經過20年沒研發,生產技術是有,但研發能量還剩多少,有點存疑?
真覺得現在可以自己站起來嗎?
恕我直言
台灣憑什麼要美國空軍讓你參與教練機評選?
拍板後讓你跟單 或許無所謂
但評估過程有許多不足以外人道的考量
除非台灣願意負擔大部份研發經費 讓美國撿便宜
否則美軍沒理由讓台灣卡一腳
不去試試永遠都不會知道

問問,花不了多少錢,多保持外交協調溝通不會吃虧的,報導中漢翔公司轉民營不也是滿世界到處去推銷,也碰一鼻子灰,只能一直努力不然勒~

另外想要自己搞教練機,還有戰機,不先請問一下80%零組件的來源國,人家要不要賣你零件去做?

這事可不是義和團式的口號喊喊,就有如神功護體一切都成,海軍潛艦國造,喊了10幾年,沒有巨人的肩膀給你站,也是就還在原地,小英八年後不意外潛艦應該還是在原地。

研發經費跟人家比不算幣值都還少上一大截,乘上幣值再差個30倍。

是認真希望新政府能有一番作為啦,不過軍事採購跟科技研發,本來就是一個極度燒錢的產業,國防部先別急著拍馬屁,想清楚再做吧

Eglin wrote:
真要搞純內需市場的...(恕刪)


這版看著看著神經都要錯亂了

之前飛機、船、戰車要外購
就一堆人跑出來說怎不自製?我們要有志氣,我們技術是多差?
現在決定要自製優先了
又一堆人跑出來說為什麼不外購?自製耗時又燒錢
我要是政府(不管藍綠)
也會先被這群人搞瘋

自製有自製的優點
外購有外購的優點
到底要哪一種其實可以好好理性討論
只是一貫鄉民自製優先的風向
為什麼突然會轉性外購優先
真的是非常詭異的一件事
minhua0317 wrote:
這版看著看著神經都...(恕刪)

每個人的立場雖有不同,
只要不因政黨輪替昨是今非隨風轉就還好.

國造和外購之間還是有各種不同程度的作法,
軍火工業是個燒錢的東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