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評選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


andanlandiandm wrote:
就是啊,所以我問他...(恕刪)



呵呵, 其實逢中必反, 這事不只在台灣, 國外這現象也很普遍, J20 在幾個論壇都吵得很厲害.

撇開一貫網路扯爛污鬧場的人外, 我發覺關於 J20 的討論, 國外與台灣國內最大的不同是,
國內論調很多是與技術脫節, 或簡單說, 就是無知. 我這樣說一定會得罪一些網友.
不過話說回來, 得不得罪我還真不在乎. 頂多我不出聲, 讓他們自欺欺人自 High 下去, 損失不在我, 哈哈

其實 J20 的出現沒什麼了不得的, 技術的發展就是這樣.
模仿累積到一定程度了, 有了正常的技術團隊, 有錢有時間, 自然有突破.
F22 已經是 25 年前很老的設計了, 這 25 年有多少科技有跳躍性的發展?
超級電腦, 大型計算能力, 先進的結構計算, 流體力學, 還有各式模擬軟體,
每年多少新出爐的 paper, 加上 internet 的快速搜尋與流通, 隱性飛機設計許多想法與做法都在改變,
J20 代表的是技術進步中的一個現象而已.

舉低風阻係數的汽車車體設計來說, 二十年前, 低風阻係數的車都是流線形像蛋殼一樣,
可是今天不少車子有稜有角的, 一樣可以有低風阻, 這就是技術的進步.

同樣的, 當初設計 F22 的人一定很難想像今天 J20 會長成這樣. 所以思考第一個最大的盲點就是以古論今,
用 F22 來評論今天 J20 的設計, 好像背離 F22 就都不是對的.

另一個技術發展的很好例子是日本的零戰. 當初陳納德報告, 零戰把中國的飛機都打光的時候,
陳納德還被大大嘲笑了一把. 美國英國專家都認為日本一個二流航空國家,
前幾年還在仿造飛機, 怎麼可能突然能造出這種超級飛機? 事實上, 日本不只崛越設計出了零戰.
從數據看, 中島的隼要比零戰更傑出. 所以技術這東西有人有資源, 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回頭看 J20, 這得從當初 YF22 和 YF23 的競爭講起. YF23 隱身好, YF22 有向量噴嘴, 多兩個控制面,
所以比較靈活. YF22 贏了, 因為要改善 YF23 的氣動力風險很高, 前面加一對 canard, 後面改向量噴嘴,
結果如何沒人能預料. F22 其實是一個犧牲隱性性能的保守選擇. 請注意, 其實 F22 一開始是一個犧牲隱性性能的選擇.

後來的 F22 RCS 能這麼小是一些技術進步的結果, 可是它先天的缺陷還是在的.

當我們看 J20 設計的時候, 我們應該先看它哪裡做對了

首先, 加長的機身是對的

再來, 別把飛機有了 canard 前翼就叫鴨式佈局. 前翼的位置不同, 整個設計會大大不同.
好比 Eurofighter 的前翼幾乎快到機頭了, 那是給很不一樣的設計.
J20 的主翼也不是正統的三角翼, 更重要的是尾巴下方的兩片尾翼.
整個氣動力非常複雜, 這對數字飛行控制軟體的設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其次是一些細節, 好比進氣口用了進氣錐, 這在以前隱形設計的原則裡是個大禁忌.
還有一些小地方, 總之, 仔細觀察 J20 後你可以發現一些與以往不同之處,
你可以說是技術的進步, 也可以說是思考方向的改變

國外對最新一代幾個隱形飛機設計的爭論主要是在於用了 canard 前翼.
理論上 canard 一定會增加 RCS, 怎麼一時間最新的設計都用上了 canard?

其實理由很簡單, 用兵的思想不同

中國是個大陸國家, 戰機主要用于本土防衛還有近海攻擊. 相反的, 美國的戰機主要用于海外作戰

本土防衛戰機對隱形要求不必太高, 即使出海攻擊, 對方的空中海面偵測平臺看不太到就行了

而美國戰機要遠程去攻擊別人, 隱蔽的程度一定要高, 所以戰機的設計隱形重要性是第一首位.
當然這是當初 F22 設計時一廂情願的想法. 當初也沒想到大型路上雷達陣列技術的出現,
加上 F22 的內部燃油不夠, 作戰半徑不夠, 搞到現在 F22 其實是個很尷尬的地位. 主要還是靠 F119 和先進電子自 High

目前美國的發展是用不同戰機載具平臺構成一個偵測網路攔截對方的隱形戰機, 這也是為什麼 F35 變得很重要的原因.

扯遠了! 總之, 對本土作戰而言, J20 的設計比較合理

當然, 中國還有幾個計劃在進行中, 一定有更強調隱形的設計. 只是 J20 是我們先看到的東東

其次, 中國戰機的發展過程與美國不同

美國一般是讓幾家公司發展出原型機來做比較, 最後挑出一家來全力發展

老共那是原型機做出來, 先買幾架成軍, 然後再慢慢修改發展, 穩定後再大量生產. J10 就是個例子

所以 J20 雖然號稱是成軍了, 實際上它在發展過程上比較像是到 YF22 的地位.

還有呢, J20 是僱了 Northrop 隱形技術的主設計師, 一個印度人去幫忙的, 所以有 YF23 的影子.
不過與其說 J20 像誰誰誰, 我倒覺得受 J10 的影響很大, 應該是成都飛機的同一群工程師參與的

yoshiyoyo wrote:
其實不瞞你說 ATF...(恕刪)



您也參與過 ATF 計劃啊?! 從您之前的發言和見解還真看不出來你參與了 ATF 計劃的那部份?
不過話說回來, ATF 計劃這麼龐大, 拖了這麼久, 下游這麼多大大小小承包商,
連老共哪還有舊貨商倒賣舊軍用 OP 的, 你聲稱參與 ATF 也不奇怪了!

我看你參與的頂多是台灣 Mobile01 的 ATF 討論吧?

closetou5566 wrote:
東風21能不能打航...(恕刪)


這我倒很有興趣看你 052D 能寫出什麼來, 呵呵. 我是對 052D 所知不多, 畢竟不同行.
台灣 Mobile01 上不少專家比美國軍方還強, 一個人對飛機 J20, 軍艦 052D, 戰車, 飛彈樣樣精通.
請教專家:
您的大作提到
F22 其實是一個犧牲隱性性能的保守選擇. 請注意, 其實 F22 一開始是一個犧牲隱性性能的選擇.
又說
而美國戰機要遠程去攻擊別人, 隱蔽的程度一定要高, 所以戰機的設計隱形重要性是第一首位.

既然戰機的設計隱形重要性是第一首位,
何以美國捨YF-23而就F-22?
是YF-23機動性太差,還是F-22隱形其實也沒那麼差?
finneybear wrote:
..首先, 加長的機身是對的 

再來, 別把飛機有了 canard 前翼就叫鴨式佈局. 前翼的位置不同, 整個設計會大大不同.
好比 Eurofighter 的前翼幾乎快到機頭了, 那是給很不一樣的設計.
J20 的主翼也不是正統的三角翼, 更重要的是尾巴下方的兩片尾翼.
整個氣動力非常複雜, 這對數字飛行控制軟體的設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恕刪)


僅就這段文字請教一下曾經參與ATF的專家,分享多一點專業知識,以饗網友。

你確定J-20機身很長?還是垂尾小造成的錯覺?若機身真的很長,對飛行有何影響?理論上可能是什麼影響?尾巴下方兩片尾翼,跟垂尾小有沒有關聯?理論上對RCS會不會有"貢獻"?

鴨翅放在遠端,配上機身機翼較細的長寬比是為了什麼?飛行性能將跟歐洲戰機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
雖然我對軍武完全外行
但基本的判斷能力還是有的
那些人是專家
那些人是自爽型的滿嘴偏見
一目了然
漲跌輪流轉 是賠還是賺 天機算不盡 交織悲與歡 歷來癡股民 誰能過股海
疑~~,這篇突然有意思。
原來01有這麼人參加了ATF計畫。

路過進門,來學知識。
不瞞您說
偶也參與過ATF計畫
內容是先電話預約時間和技師
然後開過去...

mbkid wrote:
原來01有這麼人參加了ATF計畫。
漲跌輪流轉 是賠還是賺 天機算不盡 交織悲與歡 歷來癡股民 誰能過股海
要我來選的話我會選 X-37B 第一名這太可怕美軍對它高度保密,

如果上面有放核彈全世界沒有它打不到的地方.
阿豪! wrote:
.不瞞您說
偶也參與過ATF計畫
內容是先電話預約時間和技師
然後開過去....(恕刪)


你的ATF是不是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