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台灣教練機和戰機失事駕駛員幾乎都沒彈跳?

台灣機種不多.看到同一機型在20年出這麼多事故.真的很悲哀.培養人才很難啊...

另外
2012年2月3日,編號0809,在進行例行訓練飛行時於屏東縣春日鄉古華村士文溪上游上空,未保持規定的3呎(約1公尺)安全距離3呎(約1公尺)安全距離與編號0816教練機發生擦撞意外.....[略]

3呎(約1公尺)安全距離? 這會不會寫錯了? 1公尺是安全距離? 連開車都不會有這麼近!

莊倍源中校後來追晉為上校

InvincibleJen wrote:
台灣地形複雜,訓練空...(恕刪)

HAKEE wrote:
台灣機種不多.看到...(恕刪)


所以再強調一次駕駛戰機就是個玩命的工作,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編隊
http://metalf16.pixnet.net/blog/post/354887066-%E7%B7%A8%E9%9A%8A
編隊飛行課目,通常一課編隊1小時的飛行,前半段長機由教官操作,後位的僚機由學員飛,學員在僚機的前座,大約30分鐘後交換位。基本編隊的位置,僚機要保持翼尖與長機的翼尖間隔3呎、低半機、落後半機的位置。從飛行座艙取的參考點就是與長機的副油箱前緣對正前座、與後緣平行並且可以同時看到上下翼面。要保持好這個位置,間隔、距離、高度差,三個要件都要相符,不能只盯著一點看,飛行員還要利用座艙、機身標誌、機翼、位置燈……多找幾個參考點,對位置的保持更有益。

我記得 , 彈射椅好像不是用按的 , 是用拉的 ...........

不大可能有"按"錯的機會 ...
在某教官的網址上看到,在部隊時規定是機翼間保持三呎,可是他們為了展示技術跟信任,常常是僚機駕駛艙跟長機翼尖保持三呎。

2jack wrote:
我記得 , 彈射椅...(恕刪)


彈射椅是用拉環,不是用按的
所以上下機要小心別勾到拉環
彈跳了
自己活著
但如果撞到門宅或是人口密集區
除了自己良心過不去
還要面對人民和媒體的輿論
下雨的聲音 wrote:
安安如題,其實這個問...

發現飛機失去控制的當下,我相信是有足夠時間可以彈跳的,可是台灣每次都是駕駛和飛機一起摔........

(恕刪)


這次是老飛機迷航或儀表故障撞山,不是用摔的。

外行人說外行話,聽聽就好

最重要的是:樓主從哪裡得出外國飛行員失事彈跳機率比台灣高的?

要討論這種事前,要先拿數據出來啊,好萊塢電影僅供參考.....
金正嫻 wrote:
外行人說外行話,聽...(恕刪)


樓主把台灣飛行員講得好像二戰時零戰的駕駛
以近2次AT-3失事為例
去年10月那次是低空擦撞,飛行員最後一刻還在挽救飛機
所以來不及逃生,很多航空展進行低空表演的特技飛機發生意外,也是類似的情況
今年9月則是學員進行儀器訓練,可能飛機飛入雲霧中,前座教官也來不及察覺就撞山
當然詳細事故原因,報告可能要一年以上才會出爐
不論是世界各國空軍,如果飛機跟飛行員要選擇放棄那樣
當然是飛行員活著優先,畢竟優秀的飛行員難訓練
AT-3機上的馬丁貝克彈射椅在西方世界評價是很高的
a0955489 wrote:
樓主把台灣飛行員講得...

今年9月則是學員進行儀器訓練,可能飛機飛入雲霧中,前座教官也來不及察覺就撞衫

(恕刪)


是要在雲中,做儀表飛行訓練,可能高度計故障,高度不足,撞山。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