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IDF塗銷抗日標幟


很好玩嗎? wrote:
所以台灣的抗戰季燕...(恕刪)



那要先結束戰爭對立狀態才有可能


找個更早的敵人就想要抹去歷史上更接近的敵對方

之前有看過華錫鈞將軍(台灣國造IDF之父)的回憶中, 有提到蘇聯援華空軍,
根據他的說法 當時蘇聯提供的戰機性能根零式比太糟, 蘇聯空軍飛官跟國軍之間的互動也不佳(語言問題???) 空戰戰法也沒有交流給國軍~

按華將軍自己的講法, 蘇聯援援華空軍的效益, 遠遠比不上後來美國的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
畢竟美國提供的戰機性能/後勤/訓練支援規模 都遠比蘇聯還要更大更完整~

wyn1 wrote:
在抗戰前期,蘇聯對我...(恕刪)
>>> 前有看過華錫鈞將軍(台灣國造IDF之父)的回憶中, 有提到蘇聯援華空軍,
根據他的說法 當時蘇聯提供的戰機性能根零式比太糟, 蘇聯空軍飛官跟國軍之間的互動也不佳(語言問題???)
空戰戰法也沒有交流給國軍~


嗯,關於這一點,個人看法是:

當時蘇聯手中擁有的貨色,有多少是能跟零式比的?

I-15bis, I-153, I-16...這些援華的貨色,
就算到1941年德軍侵俄初期時,俄軍仍大量的用來與 Bf-109E 拼鬥!

真正比較新的 MiG-1/MiG-3, Yak-1...數量不多,蘇聯自己用都不夠了,自然不可能拿來援華!


還有,在那一段艱困時期,除了蘇聯,有誰願意在空軍上支援國府??

wyn1 wrote:
要記念新竹空襲勝利也可以,畢竟中美合作炸毀50架以上日機,本身只有2架輕微損傷。


要不要順便還原一下歷史, 中國天空被日軍掌控幾年,
被日本擊毀多少架戰機?
還有蘇聯犧牲多少條飛官人命在中國天空對抗日軍,也該提一下吧.

兩個戰功最少的兩個政府往自己臉上貼金,還搞慶祝閱兵大會.蠻可笑的.

jrta1597 wrote:
要不要順便還原一下...(恕刪)


歷史本來就是日軍比國軍實力好,不需要還原什麼,

八年抗戰期間,陸軍有321萬1418名官兵壯烈犧牲(含失蹤),
空軍4321名飛行員陣亡,2468架戰機被擊落;海軍幾乎全軍覆沒。

沒人要往臉上貼金,紀念抗戰也不是只聚焦在一兩場戰役的勝利,
我們要紀念的是這些先烈在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仍願意奮起
救國,為國捐軀壯烈犧牲的精神!

這是一場慘痛的勝利,也告訴我們和平以及自由是如此得來不易!
"用現代的戰機, 不適合塗上以前的戰鬥符號, 看起來是現在主流的言論".

但我個人的淺見, 假設我們是用現代的戰機 (F16, IDF) 換上之前飛虎隊的塗裝, 以今日的中華民國空軍, 向過去為國犧牲的空軍將士致敬,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嗎?


cctsuei wrote:
'用現代的戰機, ...(恕刪)

討論中有人反對現代飛機用以前飛機的塗裝嗎??
應該沒有吧?
有爭議的是[擊落敵機的標誌]吧?
這種標誌意義比較像是彰顯英雄主義而可以激勵士氣的
不要說現在該不該
在戰時這種行為都不見得是普遍被接受吧?
國軍各方高級將領常常虛報戰績,如據1943年7月中華民國駐英大使顧維鈞轉述,英國方面認為「我國抗戰公報多誇大不足信,尤以報告敵人傷亡數目為最,此次湘鄂一役所稱敵方傷亡三萬,超過不啻十餘倍云云。」

據何成濬日記記錄,薛岳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後由於虛報戰績過於誇大,被同儕將領「笑斥」。軍令部長徐永昌對國軍將領普遍虛報戰績的現象感慨:「由謊報一點看我國軍人無恥,可謂達於極點。」
日軍一般會將內部報告和對外宣傳區別對待,內部報告較為真實,而國軍則內部報告亦不可靠。國軍的抗日戰績其實是經過注水而來的。

我們在製做 P40模型機時, 都要一一考證, 隊徽, 編號,擊墜數 , 忠於史實

IDF不是P40N, 也不是徐華江的座機 。
F-16不是 P40B , 也不是美國志願大隊第一中隊中隊長尼爾的座機
就算是同型飛機, 不同的中隊有不同的塗裝, 不同飛行員有不同的擊墜數, 不是張冠李戴
前面也舉 ACE當中的ACE王牌, 德國 Erich Hardmann 為例, 它在西德空軍時期的F86,沿用Black Tulip塗裝,但絕不會加上352個擊墜數


其實, 和台海和平相關的的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砲戰的勝利,都與白團或白團關係人的協助有關。

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The China White Paper,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盡力而為,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是為「袖手旁觀」政策。
該書發表後,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軍事援助,國軍兵敗如山倒。

首先伸出援手的是駐蒙軍司令根本博中將。1949年,他秘密渡航至臺灣,化名「林保源」,擔任湯恩伯的第5軍管區司令顧問,官階為中將。在金門指揮古寧頭戰役,他以"嚴島合戰" 的反包圍戰法, 讓解放軍先登陸再斷其後路反包圍,解放軍最後困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全軍覆沒。使得進一步入侵臺灣本島的行動宣告失敗,成功保衛臺灣。
60年之後, 中華民國國防部常務次長黃奕炳中將在媒體前以「國防部代表」聲明:「當年古寧頭戰役,感謝日本友人協助,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正式承認此一史實。

之後的823砲戰, 採取白團建議, 仿日軍在硫磺島作戰構築的地下碉堡, 也讓國軍成功挺住了砲擊

民國三十九年, 國府聘請日籍軍官(白團)來台訓練國軍, 在民國三十九年二月一日於台北基隆河畔的圓山成立的「圓山軍官 訓練團」,作為一般性高中下各級軍官的短 期訓練工作。
受過白團軍訓者中,以前參謀總長郝柏村最為有名。
還有後來的全民皆兵的義務役,大專教育的預備軍官制度,後備軍人動員制度, 各種軍事教範、準則,皆出於白團之手,本為日文,再譯成中文,包括「刺槍術」、「單兵戰鬥教練」之準則皆為白團所創。

六月六日,第一期開學,蔣介石親臨主持典禮並予訓話指出:此次聘請的日本教官,不但是在陸大畢業,學識最優秀的軍事人才,而且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青年將校,你們一定要虛心受教,凡是他們的一言一行,就是他們的精神態度、行動、語句各種優點,都要留心學習,視為模範。
(楊碧川,前揭書,頁 52-53。)

六月十一日,蔣介石又到軍官訓練團訓示說:你們現在到軍官訓練團重新來研究 雪恥復仇反共抗俄的根本學術,並且向日本教官學習新的戰術思想和指揮技能,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大家都說日本教官的學術、能力很好,工作非常熱心,尤其是言論、行動各方面,都能夠協同一致,可見日本雖然是一個戰敗的國家,但是他的學術精神,他的組織能力,仍然值得我們佩服,你們到這裡來受訓,不但要接受日本教官學識上的指導,尤其要學習他們 的精神及其組織能力,並要切實了解他的長處在什麼地方。
(秦孝儀主編,蔣總統集,第二策,四版 (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國六十 三年十月)頁一七 0 九。)

受過白團軍訓者中,以前參謀總長郝柏村最為有名。
白團在日本的總負責人,陸軍大將,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 輩份很高
岡村寧次在1907年至1910年的3年間,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清國留學生隊中尉區隊長,帶過3期156名中國留學生,這其中包括有 閻錫山、孫傳芳、李烈鈞、何應欽。
〈何應欽將軍會見記〉//《中國與世界前途》.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10.
何應欽將軍:岡村先生是在士官學校比我高五期的學長,因為我是第二十二期。……"

受岡村寧次推薦, 日本少將富田直亮,化名為白鴻亮,擔任駐台軍事顧問團「白團」的團長。為感謝他數十年來的功績,特別晉昇為同陸軍上將,為我國首位獲得此榮銜的外籍人士。
1979年富田直亮返回日本休假,在東京猝逝,享年80歲。臨終前他要求妻子將自己的骨灰分為兩半,一半置於日本,另一半則放在台灣臺北縣樹林鎮(今新北市樹林區)的海明禪寺。長眠於他貢獻後半生的土地 。

最後, 語重心長引用
蔣介石總統在1950年(民國39年)6月11日在圓山軍官團講《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成立之意義):
「在抗戰以前,不論什麼事,我們總是平心靜氣,忍辱負重的和他們交涉,想法使他們能夠瞭解我們是同文同種的國家,決不能兄弟鬩牆,自相殘殺,否則只有同歸於盡。後來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公開佔據了我們的東三省,到了七七又發動盧溝橋事變,我們迫不得已,才起來全面抗戰。但是我們抗戰的目的,只是打不平,希望戰爭結束,彼此立於平等的地位,做一個親善的兄弟之邦,真正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最後我們抗戰勝利,在日本宣布接受條件那一天,我立即發表文告,聲明今後中國對日本決不報復,以後一切處理,都一本寬大原則予以優待;這就是要貫徹我們抗戰的初衷,實現 總理的外交政策。經過我們這一次抗戰之後,大部份日本人就都感悟中國真是他們一個兄弟之邦,而一般有識之士,更深切瞭解,亞洲如果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中國,日本決不能單獨存在。我們只要日本軍民真正覺悟到這一點,中日之間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同時我們自己也要認清,如果亞洲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日本,中國也是不能單獨存在的。現在事實擺在眼前:日本經過八年戰爭,已經徹底失敗了,我們雖然獲得一時的勝利,但是因為蘇俄指使共匪作亂,到如今也是徹底失敗了。這兩個國家現狀,實在都等於亡國,過去所謂「同歸於盡」的話,不幸而中了。現在中日兩國既已明白日本不能侵略中國,中國亦不可敵視日本,兩國必須親睦合作,才能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至此 總理的外交政策,亦才有實行的可能了。
……我這一次決定請日本教官來擔任我們軍事訓練。這些日本教官自到臺灣以來,對我們各方面的貢獻,十分誠摯,他們都知道中國今日的災禍,無異是日本的災禍,復興中國的工作,就是復興日本的工作,所以他們在這裏擔任教官,和在日本訓練他本國學生一樣的精誠,因此我們腦筋裏再不可留有過去的敵意,更不能存一種輕視的心理,以為他們是打敗仗的,不值得我們的尊重。我們要反省在抗戰中我們究竟憑什麼來打敗日本?老實說我們抗戰的勝利,一半是靠著總理的主義和正確的國策,一半是靠著友邦美國的援助,纔有此僥倖的勝利。難道日本真是被我們打敗的嗎?現在我們國家在這樣存亡危急,到處受人欺凌,被人侮辱的時候,而日本教官反肯冒險來台,且能以其一片至誠,來幫助我們反共抗俄,教授我們作戰的精神技術,以及其他各國所不能學得的學問,願與我們共患難、同甘苦、同仇敵愾、同舟共濟,那我們更應該特別優禮他們,尊敬他們。……」

herblee wrote:
國軍各方高級將領常...(恕刪)


很棒的史料
我也曾為空軍一份子,但這種做為實在無法讓人認同,把國軍的臉都丟光了,會有這樣脫序行為多半是上行下傚的結果。
貼上日本國旗只是餵養腎上腺
其他無啥意義
為何需要餵養腎上素來強調國威
因為虛弱阿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