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d521 wrote:啊我懂了,圓孔是泊港...(恕刪) 嚴格來說, 上面的方形孔, 應稱呼為 窗, 不是門.這直昇機甲板下方的區域原本就是多窗的 [溼甲板],水打進來都沒關係的.現代, 軍艦多了隱身的外形需求, 將多窗改為封閉式, 以降低雷達反射訊號, 僅餘的[觀察窗] 配合全艦隱身外形, 也加了一片板子遮蔽空洞. 這板子在結構設計上屬於 [次要結構] , 拆了也不影響安全.本次的事故, 因有操作人員受傷, 窗板及框架強度還有開關機構都必需修改.圖片參考 :泊港中及航行中的隱身拉法葉艦(康定艦), 觀察窗及纜繩孔的開啟與關閉外形.
hcbatw wrote:看到這則新聞, 比較...(恕刪) 不就是想表示軍人有多盡責.以052B/C服役這麼多年來全球四處走透透的經歷來看, 我認為基本上設計沒什麼瑕疵.但就這次事件來看反倒是像裝備上去了, 人員訓練還沒上去(是因為剛服役的關係嗎?).一開始處理的士兵以為是艦內就太大意了, 該有的防護裝備都沒穿.
原來因為是纜繩舷窗而且在"溼甲板"所以不用水密門這我可以接受但這結構強度也太差了點驅逐艦的纜繩舷窗不會太高的被海浪打到不需要多大的浪高搞到後來還出動損管班堵漏新船耶有點.....而且既然是溼甲板至少該有排水孔吧??怎麼連排水孔都不通的嗎?人力清除積水是怎樣有人說這是遠洋海軍才會遇上的惡劣海象台灣海軍根本沒經驗怎麼惡劣海象還挑近海遠洋的嗎?騙人沒當過海軍嗎?先不說台灣夏天有颱風(確時颱風天幾乎不會出海的)冬天東北季風吹起來的時候的台灣東北角海岸就非常嗆人東北季風很大的時候連台灣海峽都很嗆左營跑金門可是側風側浪hcbatw wrote:看到這則新聞, 比較...(恕刪)
binkoliaw wrote:原來因為是纜繩舷窗而且在"溼甲板"...(恕刪) 又不是在打仗 , 像現在這種承平時期 搞不好有些比較刁的解放軍官 , 哪管你是乾甲板濕甲板 , 怎會容許艦內溼答答的 ... 艦身搖晃馬達抽不乾淨 ? 那就拿臉盆舀呀 !在台灣 像大家當兵時不也是鞋子擦的閃亮 , 每天打掃樹葉嗎 ? 當官的最怕下面阿兵哥閒閒沒事做 , 這點兩岸皆然 ~不過真正打仗時 哪管的了那麼多 ..... 你看美軍的靴子也沒多亮呀 很多甚至根本不是亮面的 ... 打起仗來還不是很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