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烏克蘭製發動機


sp0609 wrote:
坦白說...這個話題...(恕刪)

還有一點
中國光是仿製俄羅斯的S-400至少需要的時間——20年。而在此期間俄羅斯將早已裝備能在近太空攔截導彈的更先進的S-500系統(今年已經成功進行反導試驗)。

從這個事情看中國軍事差俄羅斯幾年?求解,你是想說5年嗎?
中國能完全一模一樣造得出俄羅斯S300就偷笑了
foxrus wrote:
還有一點中國光是仿製...(恕刪)


俄羅斯領先中國的技術

沃羅聶日長程預警雷達(6500公里) 中國的長程預警雷大在3000公里左右

五代戰鬥機發動機引擎 和F-22一樣能超音速巡航AL41F (117S) 這個中國不會造

中國目前量產的三代和四代機太航發動機 窩扇10接近AL31F的水平

航母用大功率壓水反應堆 防空導彈 反艦導彈 俄羅斯是領先的

巡航導彈核潛艇(奧斯卡級 亞森級) 攻擊型核潛艇賽拉級 阿庫拉級

航程上萬公里的戰略轟炸機(Tu-160超過轟6K太多) 導彈預警衛星 (中國目前沒有)

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以經覆蓋全球28顆衛星接近GPS的32顆 而北斗大概是覆蓋東北亞

戰略運輸機方面 安東諾夫公司被烏克蘭分走安225和安124都不能生產了 但是俄羅斯能做伊爾476

偵查衛星方面俄羅斯也是領先的(船奇系列 利亞娜系列) 而潛射彈彈道導彈艇(北風之神) 更是大幅領先

---------------------------------------------

中國領先俄羅斯的技術

軍用電子 半導體等中國是領先的 中國有28奈米晶圓廠(中芯國際) 俄羅斯停留在65~45奈米

水面艦艇052D比較晚造 相控陣雷達 通用垂發單元發面做得不錯

加上中國的遠洋海軍戰略 所以在大型水面艦艇中國建造速度比較快

而俄羅斯目前北方造船廠也是能做水面艦艇 現代級驅逐艦俄羅斯就能獨立造

而例如22350型護衛艦(這個不比052D差太多) 22380輕護衛艦也能造

但是少了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以前光榮級防空巡洋艦) 要造大船會受到影響

加上本身海軍戰略沒打算優先造遠洋海軍 而是優先造三位一體的核武力量(核潛艇)


美國國防預算在6000億美元 中國1500億 俄羅斯800億 世界第三

所以中國實力上升最快 目前如果要說俄羅斯和中國美國差距多少

我估中國發動機和俄羅斯AL41F差20年(AL-31F和太航WS-10差不多) 和美國差30年 (F-22的引擎F119 F135)

軍用電子中國領先俄羅斯5年 和美國差3年

反艦導彈方面 鷹擊12 長劍10 中國快追上了俄羅斯 差距在5年左右 美國落後中俄

防空導彈 S-400 VS 紅旗9 大概還差15年 美國標準2落後S-400 和紅旗9

核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中國落後於俄羅斯差距30年以上 因為就算不看北風之神級和颱風級

蘇聯在1970年代的德爾塔III和德爾塔IV級核潛艇 已經能發射16枚射程8000公里的R29MU2 藍天導彈

每枚有效載荷2.8噸跟三叉戟2型一樣而且發射重量還更輕為40噸 只差在他是液態可維護性比較低

而中國目前的巨浪1和巨浪2.....你只要看射程和重量就知道

空對空導彈

KS-172>AIM120D>R-77M 和PL-12

說俄羅斯只剩石油出口利潤是太過誇大了 雖然蘇聯解體後工業有遭受重創彈 但是應該客觀一點的評價

俄羅斯還有不少重工業 鋼鐵 金屬治煉 造船 石化 航空工業 核能工業等

工業產值是世界第5 但是在輕工業 家電電器 電子產品 民生工業方面俄羅斯是落後西方國家很多

俄羅斯也有汽車工業(拉達汽車幾乎只有內銷 卡瑪斯重型卡車等(軍用市場))
一般人買車都想到德國的BMW 現代 福斯汽車 日本的豐田等.....

世界前三大工業國產值是 1.中國3.7兆美元 2.美國3兆 3.日本1.6兆 4.德國9000億 5.俄羅斯7200億

為什麼中國會跑道第一呢 因為美國製造業都外包

美國GDP80%是經融和服務業 19%是工業 1%是農業

俄羅斯GDP 37%是工業 另外的才是服務業和農業

中國44%GDP是工業 所以他就超過美國變成頭號工業產值大國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各国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2012年各產業佔比(購買力平價PPP計算)
國家 GDP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世界 71,707,302 5.9% 30.5% 63.6% 4,230,731 21,870,727 45,605,844
中國 8,227,037 10.1% 45.3% 44.6% 830,931 3,726,848 3,669,259
美國 15,684,750 1.2% 19.1% 79.7% 188,217 2,995,787 12,500,746
日本 5,963,969 1.2% 27.5% 71.4% 71,568 1,640,091 4,258,274
德國 3,400,579 0.8% 28.1% 71.1% 27,205 955,563 2,417,812
俄羅斯 2,021,960 3.9% 36% 60.1% 78,856 727,906 1,215,198
巴西 2,395,968 5.4% 27.4% 67.2% 129,382 656,495 1,610,090
加拿大 1,819,081 1.8% 28.6% 69.6% 32,743 520,257 1,266,080
英國 2,440,505 0.7% 21.1% 78.2% 17,084 514,947 1,908,475
義大利 2,014,019 2% 23.9% 74.1% 40,280 481,351 1,492,388
法國 2,608,699 1.9% 18.3% 79.8% 49,565 477,392 2,081,742
南韓 1,151,271 2.7% 39.8% 57.5% 31,084 458,206 661,981



abc003 wrote:
俄羅斯領先中國的技術...(恕刪)


这位大大中肯

foxrus wrote:
俄羅斯長期的經濟不振...(恕刪)



近幾年軍費世界第二的一直是中國大陸,1300億美元(官方數據)。俄羅斯沒有錢,就算拼到800億美元以上,早已是力不從心。

foxrus wrote:
還有一點中國光是仿製...(恕刪)



中国大陆有世界上除美国外仅有的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可在外太空以KKV方式拦截飞弹;还有负责中高空类似美国THAAD的中高空防御系统,还有类似爱国者和S-400的中低空末段防御系统。拦截方式和美国一样全,比俄罗斯水平高的多。诸如KKV这种动能拦截器,俄罗斯没有钱开发。

lab2010 wrote:
中国大陆有世界上除美...(恕刪)


這位大陸朋友,俄羅斯力不從心?等你們大陸軍力能縮短俄羅斯10年距離再說吧
大陸連發動機都還要向國外買.....

還有你所說的路基中段導彈攔截系統
大哥......俄國的S-500直接完爆好嗎
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和歐洲,日本,俄羅斯S-500才是可以真正的能消滅美國研製中的“馭波者”這類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甚至可摧毀低軌道衛星和高超音速飛機發射的太空殺傷兵器、高超音速無人駕駛打擊飛行器和軌道平台

大陸這個所謂的kkv還不如日本的Chu-SAM,技術差一大截
lab2010 wrote:
中国大陆有世界上除美...(恕刪)


我記得前蘇聯在上個世紀1970~80年代已經有你所謂的動能攔截器殺美國衛星

那時候是為了對抗美國總統雷根的星球大戰計劃

所以動能攔截並不是新鮮事0.0

蘇聯進行新的衛星攔截試驗

蘇聯進行的衛星攔截試驗學術書籍

美國《航空週刊與空間技術》1977年7月4日報導〕蘇聯六月份進行了一次新的衛星攔截試驗。攔截衛星宇宙一918,採用了新的迅速向上飛行(pop一uP)的技術,以接近靶星宇宙一9 09,這次攔截試驗獲得了成功。 攔截衛星宇宙一918是六月十七日從提尤臘姆發射的,接著進入了大約197/124公里的低地球軌道。此時,五月十九日發射的靶星宇宙一909的軌道高度是2,103/994公里。然而,宇宙一918進入初始軌道不久,就發動了一個特殊推力系統,使衛星升高,向較高的宇宙一909靠近,於是在2,103/994公里的軌道高度進行了攔截。 以前,蘇聯的大部分衛星攔截試驗,沒有... (本文共2頁) 閱讀全文>>

------------------------------

蘇聯恢復衛星攔截試驗

今年2月12日和2月16日,蘇聯相繼發射了兩顆衛星一「宇宙一803」和「宇宙一804」,並進行了衛星軌道攔截試驗。「宇宙一803」是靶星,而「宇宙一804」是攔截衛星。 攔截星,是用ss一g運載火箭從提尤臘塔姆發射的,並進入了一條701/148公里高度的軌道,傾角為65.1度。 靶星,是用ss一5運載火箭從普列謝茨克發射的,相應進入一條624/554公里高、傾角為66度的軌道,其週期是92.8分鐘。 靶星入軌後,一直運行在一條較為穩定的軌道上,而攔截星入軌後的一個半小時,軌道便升空到560一617公里的高度,傾角變為65 .86度。此後,過了兩小時,軌道又校正到620/528公里,傾角又調到65.7... (本文共2頁) 閱讀全文>>

------------------------------


《兵器知识》2000年06期
兵器知識

九天摘星——美國反衛星武器(上)

『n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蘇太空軍備競賽的重點uu是用於偵察、預警、通信、導航的衛星系統。原蘇聯在開始發展衛星系統時就意識到反衛星武器的重要性,因而從1968年就開始了多次反衛星武器的攔截試驗。開始美國對原蘇聯的這類試驗不以為然,認為這類「殺手衛星」所需要的軌道變軌交會技術自己已掌握。只是到了1976年初原蘇聯多次成功進行實戰攔截試驗,表明其已具有實戰能力時,美國才「如夢初醒」,真正感到嚴重威脅。 為此,美國採取了兩手對策:一是1977年3月,首先提出與原蘇聯進行反衛星武器談判。雙方於1978年6月一1979年6月,先後在赫爾辛基、波恩和維也納舉行了三次談判。當時由於美國沒有反衛星武器,處於劣勢,原蘇聯採取拖延敷衍的消極態度,甚至提出美國航天飛機也屬反衛星武器應當禁止,因而美國借談判拖住原蘇聯發展反衛星武器的目的落空。二是在談判的同時,美國加速研製反衛星武器。 美國反衛星武器走的主要是「以彈打星」這條路,並和原蘇聯一樣,加速定向... (本文共2頁) 閱讀全文>>

-------------------------------------
蘇在演習中發射攔截衛星 前不久蘇聯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導彈試射演習,首次使用了反衛星武器。演習活動中,首先以衛星攔截開始。靶星宇宙一1375於6月6日發射,進入990 X 1021公里、傾角65.9度、週期105分的軌道。攔截衛星宇宙一1379進入552 X 1027公里、傾角65.8度、週期1。。.3分的軌道。攔截衛星使用的是光熱制導,是蘇聯最新一代的攔截衛星,於1977年開始試驗,在 1981年第五次試驗時獲得成功。蘇聯攔截衛星能力有限,只能攔截較低軌道的衛星,但蘇聯人顯然正在設法研製能攔截同步軌道衛星的反衛星系統,以便在戰時能摧毀美國的早期預警衛星和通信衛星。 長期以來,美蘇都把反衛星系統視為第一次打擊戰略武器,把發展反衛星計劃作為發展第一次打擊戰略武器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楊秀敏根據《國防11報》1982.6.22 巴西將購買兩順國內通信衛星 加拿大的Spal'航空空間公司己被選中與巴西電信組織進入最後的談判,以提供..

-------------------------------------

《国外导弹与宇航》1980年10期
國外導彈與宇航

蘇聯的攔截衛星試驗

1963年,蘇聯曾進行了第一次低軌道攔截試驗。在1968~1971年間試驗8次後,曾一度停頓. 1975年我國連續發射了3顆衛星後,蘇聯於1976年恢復了攔截衛星試驗。因此,外刊評論,這是針對中國衛星的. 蘇聯於1977年12月13日發射了靶星宇宙967(軌道高度:973八013公里,傾角:660度,週期:105分),並於1977年12月21日和1978年5月19日朝著該靶星發射了攔截星宇宙976和1009。事隔三年,於1980年4月3日發射了靶星宇宙1171(軌道高度:976八017公里,傾角:65 .8度,週期:105分),15天後朝著1171發射了攔截星宇... (本文共2頁) 閱讀全文>>
權威出處: 《國外導彈與宇航》1980年10期

-------------------------------------
蘇聯16次攔截衛星試驗簡介——10年中三分之二的試飛成功

據美國資料報導,蘇聯人自一九六八年十月至一九七八年五月,共進行過1奮次衛星攔截試驗飛行。其中1,鹼得成功。一 在所有試驗中,攔粼衛星均是在繞地球飛行1至2圈接近目標衛星的,其接近飛行速度為每小時「」」公里。停還投有發現進行直接撞擊試驗。每次成功的試驗,老截衛星均是以每小時6。。公里的高速度從距目標衛星1公里以內的距離飛過。一些專家認為,這些高速掠目標的飛行是為了對目標衛星進行觀察,每次試驗的大體情況如下: 1.1968年10月:試驗失敗,攔截衛星沒有能夠在軌道飛行兩圈之後,從距目標1公里遠的地方飛過目標; 2.1968年n月:部分成功,掠目標飛行的距離大於1公里; 3.1970年10月:失敗,同1968年10月的情況相同; 4.1970年10月:成功,攔截衛星... (本文共1頁) 閱讀全文>>
---------------------

衛星戰

〔法國《航空與宇宙》1977年1月29日報導〕從一九七六年初起蘇聯又恢復了用衛星攔截衛星的試驗。僅在一年中,就用了八顆「宇宙號」衛星,進行了如下的攔截衛星演習: 一、以二月十二日發射入軌的宇宙一803為目標衛星,二月十六日發射殲擊衛星宇宙一804,當運行至第五圈時,直接飛近宇宙一803,實施了「攔截」。同一天返回地球。四月十三日又發射了第二顆殲擊衛星宇宙一814,其軌道平面與宇宙一803衛星相同,但高度較低。這顆衛星通過快速機動,在繞地球運行的第一圈中便對宇宙一803,實現了「攔截」,並予以監視,第四圈後返回地球。 二、七月九日發射目標衛星宇宙一839,其軌道高度近地點九百·八十四公里,遠地點二千一百零二公里。七月二十一日發射殲擊衛星宇宙一843,由於沒有達到預定高度,對宇宙一839攔截失敗,發射後繞地球運行不足一圈,即返回地球。 三、十二月九日發射宇宙一880作為目標衛星,十二月二十七日用宇宙一886作殲擊衛星,運行至第二圈時... (本文共3頁) 閱讀全文>>
權威出處: 《國外航天動態》1977年04期

foxrus wrote:
俄羅斯長期的經濟不振...(恕刪)


1.
GDP?這不是更明顯的比對嗎?

俄羅斯領土全球第一人口全球第九:


2.
至於"軍事上的開銷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實際上是第三),

根本原因在於以前幾個排名高於俄羅斯的都緊縮了,

而且這還是俄羅斯從GDP中硬擠出來的結果.

2013全球軍費 中俄逆勢增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16000915-260309


3.
野牛?

俄羅斯?

俄羅斯的野牛?

俄媒:烏克蘭將向中國移交第2艘“野牛”氣墊艇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4/02/28/6351s4443010.htm

4.

foxrus wrote:
中國光是仿製俄羅斯的S-400至少需要的時間——20年...(恕刪)


真的有興趣仿製的話起碼得先採購吧?

這問題我們留到中國真的採購S-400再討論才有意義,

不過反彈道科技當年的蘇聯可是下了重本,

這確實也是俄羅斯少數幾項還有優勢的科技之一.
sp0609 wrote:
1.GDP?這不是更...(恕刪)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 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有造船廠 和烏克蘭都會造

而且烏克蘭還有些船廠在克里米亞.....那些造船廠當然被俄羅斯收回來了

所以不是只有烏克蘭會造野牛 俄羅斯也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2/Zubr_class_LCAC_-_Zapad-2013.jpeg


https://ru.wikipedia.org/wiki/Малые_десантные_корабли_на_воздушной_подушке_проекта_12322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фирма „АЛМАЗ「», ранее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 завод 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 специализирующийся на военном и гражданском судостроении.


Состав серии
Название

Заводской номер

Введён в состав флота

Изготовитель

Текущий статус
МДК-51

100

10.10.1988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Утилизирован
МДК-122

101

2.01.1990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Утилизирован
МДК-50, с 17.08.2001 — Евгений Кочешков

102

30.10.1990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В составе БФ.

В 2013-2014 годах прошёл ремонт[5][6][7].
МДК-94, с 12.03.2001 — Мордовия

103

15.10.1991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В составе БФ
Керкира L182

107

28.05.2001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В строю, ВМС Греции
Закинтос L183

108

25.07.2004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В строю, ВМС Греции
МДК-118, с 20.12.2000 Кефалония

104

29.08.1994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В строю, ВМС Греции
МДК-119

105

-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Не достроен
МДК-120

106

-

При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Не достроен
МДК-57

301

30.12.1988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Утилизирован
МДК-123

302

30.12.1989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Утилизирован
МДК-93

303

30.12.1991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В строю, продан Греции
МДК-100

304

26.06.1993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Утилизирован
Итаки L181

305

03.02.2001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В строю, ВМС Греции

~3.2014[8]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В строю, ВМС КНР, проект 958 "Бизон".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Море»

1.3.2014 отправлен заказчику[9], ВМС КНР, проект 958 "Бизон".

abc003 wrote:
所以不是只有烏克蘭會造野牛 俄羅斯也會 ...(恕刪)


野牛其實就是一個證明俄羅斯軍工產業被截肢的案例,

俄羅斯基本上能造野牛大部分的結構,

但是部分關鍵組件及發動機在蘇聯解體後還是長時間仰賴烏克蘭,

直到2008年才能仿製出給野牛用的M75FRU發動機,

而烏克蘭外銷的野牛是功率更大的M-35發動機.

俄羅斯M70FRU通過國級試驗
http://blog.yam.com/SlavaRossii/article/17884922
蘇聯解體後原本研制船用燃氣輪機的設計局位於烏克蘭,為此俄羅斯於NPO-Saturn其下成立海軍燃氣渦輪科技中心(位於聖彼得堡,另一個科技中心則是延至航空引擎的,即留里卡設計局),自行研製M-75系列,並與烏克蘭合作功率更大者。



如果連五百噸級(與汛海飛彈快艇相同)的氣墊船都是如此,

上千噸級的登陸艦向法國採購也是合情合理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