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整頓軍隊是因為戰爭中發現很多缺點,像指揮混亂。
還有當時的中共的領導人是老鄧,以老鄧在共黨軍、政的資歷還需要一場戰爭來“樹立威信”,你把老鄧當華國鋒了嗎?
第三點完全是胡說八道,那場戰爭和後來的“改革開放”有毛關係。難道不打這一仗就不改革開放了嗎?
第四點十年的消耗戰當然是越南國力停滯的原因,不過另一個因為是沒有了免費的“中國援助”。
第五點你說越南仇華派最後鳥獸散,請問可以舉一個在戰爭後,過去二、三十年在越南政壇舉足輕重親中的政治人物嗎?只要一個!
這場戰爭就中國慘勝,越南小敗。
第二點:鄧小平在文革中三起三落,之前不斷批鬥他,當然對他的形象有影響。另外,今天看鄧小平自然是絕對沒有威信問題的,但是在當時無論是誰,在毛澤東面前談不到威信二字的。即便是79年毛澤東剛去世頭幾年也是如此。況且威信還不僅僅是鄧一個人的事情,更是給第二代領導班子樹立威信的時候。
第三點:怎麼沒關係呢?你和美國結盟,光簽個條約就完了?美帝是極其務實的,證明你和蘇聯陣營徹底決裂得有點實際行動吧?鄧小平訪問完美國路過日本時向媒體間接宣佈了要教訓越南,這就是實際行動。
另外,怎麼和改革開放沒關係?你改革開放想吸引外資,西方外資就來啊?當時西方對中國是全面封鎖的,想要外資?可以,自然是利益交換,我美帝出了氣,你中共潤了手指頭,咱們是一起笑哈哈。
第四點:你自己去越南問問去,越南是個小國,連續打10年仗,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打10年國力都損傷那麼多,何況越南?有援助也禁不起消耗,蘇聯給越南援助,有個毛用?耽誤了黃金發展時期,不是鬧著玩的,更是戰略失敗。
第五點:中越戰爭結束后,知華派長征任越南領導人,隨後政策和中國一致,實行開房革新政策。
closetou5566 wrote:
戰爭能這樣算的話,...(恕刪)
你知道自己在談的議題嗎?不要因為自己的政治立場而惡意的將不同狀況混為一談!
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戰場是因為日本入侵中國且意圖亡國滅族所造成的戰爭,最終中華民國代表到東京灣接受日本政府的投降!當時中華民國的戰略目標僅僅就是卑微地要保全國家完整與民族的生存,而戰後收回了所有的淪陷領土也保全了國家的完整與民族的生存。不過因此戰爭所致,所有在民國18年~民國27年的經濟發展毀之一旦,軍民死傷超過兩千萬人,不過確實是慘勝!
何況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與在東北與華中等區施放鼠疫、毒氣,拿中國人民做殘忍的生物實驗!這些事件在中美日等參與國都是有史料可考,這種戰爭行為是最卑劣的!你的說法就像去年那些不讓政府談慰安婦而怕日本人不開心的高中生一樣恐怖!政治立場不應影響人的基本良知。
日本戰後的崛起是因提供美國韓戰與越戰的軍需,加上麥克阿瑟當時怕日本被共黨赤化用了很多美國最新技術幫日本重建;而中國卻因再次內戰導致不同的發展狀況,這就跟日本侵華戰爭無關了!
lab2010 wrote:
第二點:鄧小平在文革中三起三落,之前不斷批鬥他,當然對他的形象有影響。另外,今天看鄧小平自然是絕對沒有威信問題的,但是在當時無論是誰,在毛澤東面前談不到威信二字的。即便是79年毛澤東剛去世頭幾年也是如此。況且威信還不僅僅是鄧一個人的事情,更是給第二代領導班子樹立威信的時候。
第三點:怎麼沒關係呢?你和美國結盟,光簽個條約就完了?美帝是極其務實的,證明你和蘇聯陣營徹底決裂得有點實際行動吧?鄧小平訪問完美國路過日本時向媒體間接宣佈了要教訓越南,這就是實際行動。
另外,怎麼和改革開放沒關係?你改革開放想吸引外資,西方外資就來啊?當時西方對中國是全面封鎖的,想要外資?可以,自然是利益交換,我美帝出了氣,你中共潤了手指頭,咱們是一起笑哈哈。
第四點:你自己去越南問問去,越南是個小國,連續打10年仗,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打10年國力都損傷那麼多,何況越南?有援助也禁不起消耗,蘇聯給越南援助,有個毛用?耽誤了黃金發展時期,不是鬧著玩的,更是戰略失敗。
第五點:中越戰爭結束后,知華派長征任越南領導人,隨後政策和中國一致,實行開房革新政策。
第二點懐疑老鄧威信?你以為老鄧是憑什麼鬥倒老毛的指定接班人「英明領袖」華國鋒的?
再說是79年戰爭時那有什麽鬼「第二代領導班子」,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國家總理還叫華國鋒,好不好!
第三點戰爭是79年,72年尼克森就己經訪問中國了,這叫「當時西方對中國是全面封鎖的」?
為了尼克森想去看長城,還動員N萬市民把到長城的道路的雪都清光,讓尼克森去看長城,這叫關係不好?
第四年越南耽誤發展時期,是和戰爭有關係,但和共產體制關係更大吧。不然朝鮮五十年沒打仗了,也沒見發展起來呀!
第五點長征任期是1981-1987年,中越雙方都還在十年輪戰,是如何「政策和中國一致」,是有共識的“打”成一片嗎?
再說越南革新開放政策,提出和實行者是阮文靈,不是政治立場相當保守的長征。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KJI01 wrote:
不意外地,被回報了...(恕刪)
回顧歷史絕大多數的戰爭都是為了經濟、政治與宗教發起,所以這些發起原因就是戰爭原始的戰略目標,也當然就是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評估戰爭勝負重要指標!戰爭本來就是很複雜的事,如KJI01所言戰爭參雜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經濟、國際等影響,所以勝敗確實是有很多面向的參考指標!但有一般較被接受的方法來評判。
日本侵華戰爭
中國的戰略目標:維護國家完整與保存民族生存
日本的戰略目標:比照滿洲國模式裂解並佔領全中國,打造以日本帝國為主的大東亞共榮圈
越南戰爭
美國的戰略目標:比照兩德與南北韓模式,保障南越的存在
北越的戰略目標:統一越南
中印戰爭
印度的戰略目標:將國土延伸至麥克馬洪線,一半的西藏歸印度
中國的戰略目標:維護國境線而打痛印度,希望戰後三十年不會再次衝突
中越戰爭
越南的戰略目標:在蘇聯支持下兼併週邊小國成為中南半島的霸主
中國的戰略目標:將越南無力化以保障廣西等邊界安全,並讓越南周邊親中勢力得以存在
不過原本美國與北越在越戰前本來就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國家,越戰前美國還因解決古巴危機而自信滿滿,但因越戰造成國力衰退而讓日本經濟崛起,美國現今還有所謂的越戰失落感一辭!這些資料都是可查可考的。所以目前很多五十歲以上的美國人都相信如果JFK沒被暗殺,美國是不會介入越戰掉入泥淖的!
另一場戰爭則戰前中國與越南當時經濟狀況相當都不發達,戰後的發展差異又如此巨大,當然會被作為評判因素!我也認同其他人對於鄧小平是藉此戰爭對整合內部的觀點,因為自古至今戰爭都是轉移人民注意力的最好方式,所以目前美國會積極海外參戰也是如此。
Lucky12 wrote:
中越戰爭
越南的戰略目標:在蘇聯支持下兼併週邊小國成為中南半島的霸主
中國的戰略目標:將越南無力化以保障廣西等邊界安全,並讓越南周邊親中勢力得以存在
不過原本美國與北越在越戰前本來就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國家,越戰前美國還因解決古巴危機而自信滿滿,但因越戰造成國力衰退而讓日本經濟崛起,美國現今還有所謂的越戰失落感一辭!這些資料都是可查可考的。所以目前很多五十歲以上的美國人都相信如果JFK沒被暗殺,美國是不會介入越戰掉入泥淖的!
另一場戰爭則戰前中國與越南當時經濟狀況相當都不發達,戰後的發展差異又如此巨大,當然會被作為評判因素!我也認同其他人對於鄧小平是藉此戰爭對整合內部的觀點,因為自古至今戰爭都是轉移人民注意力的最好方式,所以目前美國會積極海外參戰也是如此。...(恕刪)
這裡只談中越戰爭,談的太大太累人。
提到美越戰爭,只為突顯論戰後發展談戰爭勝負的荒謬。
不用談JFK或是越戰失落什麼的,全世界都知道是美國輸了,
很簡單,很直接:美國撤退,南越覆滅。
中越戰爭,明顯地,沒什麼好說嘴的,
一些間接的影響乃至不相干的都拿出來說成戰略勝果,
連領導人的鬥爭勝敗也能拿出來說,
不僅邏輯有問題,更是危險。
邏輯不通的是,當時領導人還是華國鋒。
危險的是,領導人鬥爭,還要對外打個仗,犧牲人命來完成,
嘿~嘿~你知道以後領導人應該怎麼做才能建立威信了吧!
我不知道有人能把這點說的那麼自然,
下次建立威信的又會是誰?打仗的對象又會是誰?被拿來犧牲的又會是誰?
你們沒想過嗎?
"將越南無力化以保障廣西等邊界安全"
這也是牽強的理由,別說越南有沒有打算要入侵,
往後十年的征戰,也是因為那次中越戰爭引起的,
保障了安全嗎?至今仍然緊張,中印問題也是一樣。
還不如與緬甸簽了條約的安靜,連緬甸打炮彈進來中共也沒咋管。
(我真的還想看看相同一群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的看法,
看看他們是認為戰略成功還是失敗!想必又是一片歌功頌德維護之辭。)
"並讓越南周邊親中勢力得以存在。"
前面早就有人說了,戰後越南並未撤出柬埔寨,
那個親中勢力是什麼角色,殺人如麻的赤棉,
這種親中勢力一直存在,很得意嗎?
反正別人的孩子死不完,是吧!?
寮國也傾向越南,直到2006年後黨內親中派才掌握國家權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6%8C%9D)
該不會也歸給中越戰爭的功勞吧!
KJI01 wrote:
這裡只談中越戰爭,...(恕刪)
國際關係領域原本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只有因利害關係而決定國家的政策。美國不也支持賓拉登(蘇聯侵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兩伊戰爭)、IS(嘗試推翻敘利亞政府)。歐盟支持推翻利比亞(甚至參加空襲)與敘利亞政權,結果難民潮來時卻想辦法讓難民淹死在地中海!「軍火之王」電影中的瘋狂殺人軍閥也是美國扶植的!這樣就比中國支持柬埔寨高尚嗎?
因為你回我的文章,所以想讓你理解戰爭並不是單純看傷亡人數來判斷勝負!請保持風度就事論事,你也可以請教狗宏大(軍事專業)何謂戰術、戰略、國家大戰略的差別,請不要因本身的政治傾向而喪失理性好嗎?
一般而言單場戰役的勝負,可以看雙方傷亡人數、有型武器與物資損耗判斷勝負。中越戰爭是軍事學上的有限戰爭,但因為雙方都沒有永久佔領對方領土的事實,所以相對而言歷史學家會用其他指標來判定戰爭的勝負!
Lucky12 wrote:
國際關係領域原本就...(恕刪)
對不起!我沒有認為美國比較高尚,
我也沒說過,不知道你從那裡看到的,請你指出。
甚至在前面我也指出美國在傷亡人數也有造假的部份。
難道我談"中越"戰爭還得罵一罵美國或什麼軍火之王才公允嗎?
該就事論事的是你吧!
國際關係領域原本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
或許在現實上某一面向成理,
但我們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努力,
例如:聯合國的成立。
我就基於這個角度發言,
若你不認同就算了,別反指人不理性,
所謂的理性就該毫無保留地認同弱肉強食嗎?
再復習一下那一篇又被回報的文章裡的說法: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至於討論戰爭勝負該談什麼,不該談什麼,
已經說到爛了,不用再迴圈了吧!
我不認識狗宏大,不知道他的想法,
不過就這樓看起來,狗宏大也不怎麼認同中越戰爭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