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道路自己開,自己的戰鬥機自己研發


eclair_lave wrote:
台灣得單晶葉片技術是當時跟著F-CK-1一起學回來得,但台灣時日至今依舊在第一代單晶技術下有著不少良率瓶頸在(恕刪)



台灣真的有長單晶嗎?
這我很懷疑
量這麼小
應是用買的吧
台灣的戰機引擎也是授權生產
那些關鍵零組件
也應是進口的

依熱力學定律
排氣口溫度越高
效率越好
連中國花大錢都搞不定了
何況是不想花大錢的台灣??

西方世界只有惠普, GE, RR做的好,法國還不是最棒的
台灣想發展???
這種國家級的機密技術
生產技術,機台沒人想賣
想重頭來過???
量又小

不要像中國一樣
買來裝就吹自主研發騙國人就好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引擎葉片都是單晶的長...(恕刪)


我沒說做得出來...

這部分是磊晶的問題了

rogerkuo2001.tw wrote:
台灣真的有長單晶嗎?...(恕刪)


漢翔有把這部分隨F-CK-1得開發跟著技轉過來(雖然只是第一代技術)

有興趣可以直接洽電漢翔看看,反正本來國內有在開發微型渦輪機都就都會跟漢翔洽商合作,並不是不能問得業務,官網上也告訴你他有關於單晶葉片得整套設計製造能量了

eclair_lave wrote:
漢翔有把這部分隨F-...(恕刪)


所以我只要有錢就能跟他買單晶的鎳基合金了嗎
我記得有一個人說過,

科技就像用木條搭的水桶,

水永遠會從最短的那根洩出來,

東西一定做得出來,但是後面的修正提升是很花時間的。

像我現在服務的公司,只因為一個小小小的實驗方法沒有被公開,

就不知道該怎麼量1um的東西。

公開之後,大家都很有信心了。

研發本來就是這樣~,很多東西差一點就是做不出來,

光差那一點就是要10年20年功力。

fnf2000 wrote:
所以我只要有錢就能跟...(恕刪)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
BBAADD wrote:
我記得有一個人說過,...(恕刪)


好量的用分釐卡

不好量的用二次元

應該是這樣

然後三次元我不會用

BBAADD wrote:
像我現在服務的公司,只因為一個小小小的實驗方法沒有被公開,

就不知道該怎麼量1um的東西,...(恕刪)


量1um的東西
接觸式
一千多萬的三次元Leitz PMM12106
可以量free form的1um

如果是要量奈米級的
Panasonic的UA3P就可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別以為美國就是善類,要你守他家的第一線但該坑的他也毫不手軟!!
法國人的態度只是告訴你....台灣放棄漢翔是條自尋死路的下場,
一輩子向人採購就是一輩子看人臉色。

以色列國土市場都比台灣小,但是它的國防工業比台灣都積極,
不過說真的...中國人的智慧應該是要發揮在能化解兩岸歧見別把國防資源浪費在自家人才是智慧。

台灣應該自己努力研發
而不是只靠美國賣軍火

研發是一個很花錢的東西
像這種保護自己國家的科技
還是要自己國家研發比較好
也許在有成果之前
會花很多錢
但是一但有了成果
那就對國家就是巨大的幫助

像是天劍二型就是最好的例子
天劍一型爛的要命
可是多砸錢下去研發
之後的天劍二型就好很多了
命中率提高非常多
達到作戰的標準

所以要砸錢研發航空技術
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即使每年都要花不少國家預算
我仍然認為是值得的

PSIR wrote:
別以為美國就是善類,...(恕刪)


天劍一型(Sky Sword I 或 Tien Chien I)空對空飛彈是一款短程紅外線導引飛彈,由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設計生產,供F-CK-1經國號戰機使用。中華民國空軍雖是全世界第一個以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創下擊落紀錄,同時大量使用響尾蛇飛彈的空軍,不過天劍一型飛彈是中華民國第一次自行生產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目前僅配備經國號戰機使用。

天劍二型(Sky Sword II 或 Tien Chien II)空對空飛彈是主動雷達導引的中程飛彈,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在美國的協助下為經國號戰機(F-CK-1)所研發生產的裝備。這也是中華民國第一次生產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目前僅有經國號戰機可以使用。

一個是短程紅外線導引 如響尾蛇飛彈
一個是中程雷達導引 如AIM-120飛彈
不是同一系列產品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