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來聊聊台灣空軍的下一代戰機吧!

economic wrote:
你不信就算了,真的以...(恕刪)


老美軍售都有自己一定的邏輯,說白了就是剝洋蔥式的軍售模式!
講好聽點,就是規避老共的政治阻擾~F16就是最佳的代表~
用A/B這構型名義,實際上早已經是C/D能力的戰機~經過多年
再一點一滴的解開封印,到現在除了反輻射飛彈的能力還沒點頭外
,目前台灣F16能打的能丟的武器哪一個跟老美現役C/D不一樣?

別把管控品項當作是人家不願意賣你,你說的各軍種後勤的畸形文化
是早年老蔣勤儉建軍下的產物一路傳承下來,軍中文化是封閉的,
軍品壞了都要究責,當官的怕影響升官之路,下面發展出來的藏料、
幹料、偽造等都是台灣自己內部問題,老美對自家軍購管控是嚴格
的,尤其賣給台灣最擔心先進科技經由台灣流入老共手上,對台備
品管控嚴格也是必然,但把這些當作老美不願意賣,根本不客觀!
至少到現在,售台的美製裝備,對老美申購備品,除了該品項已經停
產多年,找不到商源以外,都沒拒絕過備品的供售!
而過去漢翔的處境,現在爭取到A/B升級在台灣這就是重新建立維護
中心的契機~當年越戰時期UH1H能在台灣建立維護能量,到F5戰機
,這模式也能透過A/B升級這機會,從新在台灣建立F16亞太維護
中心的能力!不要把維護中心當作是整機生產搬到台灣,而是某部品
的維護與半成品製造爭取在台建立的能量!現在漢翔都在做,加上
全世界眾多F16都有升級的商機,與洛馬合作不是不可能,A/B升級
案只是開端,後續怎麼做怎麼談,問題在於台灣政治高層決策決心之
有無!目前是看不到就是了!

漢翔會這麼辛苦也是必然的!不是因為台灣沒人才或沒能力,也不盡然
都是老美限制,最主要的還是即便漢翔能完全自製戰機,但做了要賣
給誰? 軍備銷售都受到聯合國相關的管制,對聯合國來說,台灣不是
一個國家,飛機做好後還要依循相關的報關程序,光在聯合國這關就
把你封死了。台灣軍工產業能發展的就只能尋求與老美合作,從代工
做起,再進一步從零組件製做到半成品製造,最後發展成某機種的亞
太維護中心,賺得不是整機銷售財,而是零組件、半成品的供售與維
修財!台灣自己不認清現在能做的,反而幻想要一步登天搞全自製供售
模式,舉PC這產業,台灣軍工產業就可以某程度複製這模式,但PC產
業台灣不做後端的維護財,這點剛好是軍工產業可以做的切入點!!

jeremylin wrote:
老美軍售都有自己一定...(恕刪)


你以為買到的,其實有很大的限制,只是不會對外說而已,飛機本體還好,其他的那可有很大限制,你不是那個相關單位的,不會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你自己去看演習吧,看看你能看出那邊有問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你以為買到的,其實有...(恕刪)


我不否認你說的一些點,這些畸形的後勤文化問題,大部分
還是台灣自身的問題,全部怪罪老美也不公道!

後勤補料這麼難搞,最主要還是當官的怕影響日後自己的升官之路
,一些潛規則下就會讓人誤解為老美不賣備供品!這次軍中發生洪員
的命案,多少也是跟這種長期下來影響升官發財路的潛規則有關~
人命都可以這樣爛搞,更何況是部配件!
老美做事一板一眼,報廢料只要管控件就是經過嚴格認證判定失能
才會讓你列入下次申購的料件,在台灣自己角度可能就容易被解釋為
刁難不賣你,但站在管制上老美就必須這麼做,不只對台灣而已!
連跟老美最緊密同盟國日、韓,管制品部件所發生的狀況跟台灣也差不多~
尤其老美情報做得很好,會不知道台灣軍中內部後勤問題?屬下幹料
、藏料,基層都這麼幹了,老美不會懷疑官方正式申購也不會有這種
假借耗損報廢來申購補件的意圖嗎?而軍中內部文化不能跟上變化,還
是要回來檢討台灣自己,別一味指責老美拒絕~~不客觀也不符現實~
國軍F16再升級再有隱藏性能待解封還是沒辦法應付中共越來越多的新一代戰機. 難到未來10~20年內我們都要靠F16撐? 美國快點出口新一代戰機給台灣吧. (做夢中....)
另類思考

如果以防衛為主?

把買高性能的戰機的費用改成

IDF繼續生產及升級

防空飛彈

無人飛機(巡弋飛彈)

戰鬥直升機


我認為面對中國的威脅,作戰開始時所有跑道應該很快就不能用了


economic wrote:
空軍想直接換F35,一來買不到,二來買了養不了幾架,三是飛機買到了,武器買不到
還一堆狀況,短期沒有指望買新飛機的


先問美國肯不肯賣再說吧 ....
台灣是該重新檢視自己需要多少空優戰機了,我的想法如下:
1. 有一個更划算的替代品-地面防空飛彈,
地面防空飛彈維護成本較低,台灣自己有能力開發,更不像傳統飛機容易受到機場限制,
(中共攻台時最可能用導彈削弱機場運作能力,雖然要完全封鎖很難,但的確可讓機場運作能量減低)
2. 之前預估台海上空只能同時容納300架戰機作業,現在戰機飛得更快,空戰環境更複雜(BVR),
還有辦法容納這麼多戰機嗎?
3. 以世界各國的戰機分類來看,純空優戰機的比例通常少於一半,
這是因為防空可以用地面單位防空,但長距離的打擊還是戰機較有優勢,

所以下一代戰機應要以具短場起降甚至垂直起降的戰機為優先,也就是F35B,
買到這個中國的導彈威脅對我們的壓力就大減了.
但是...要買到沒這麼簡單,一定是老美覺得你需要,你會用它才會給你.

所以回到前頭,台灣到底需要多少戰機?
我認為總數約在250架即可,
防空任務可以交由地面防空單位來協助,
戰機主要針對被打穿的空防區域做補強,逼迫對方戰機放棄對地攻擊任務,
掩護反擊的戰機.

戰機應重視對地對海打擊,考量國情,純空優戰機數量真的可以減少到一半即可,
所以IDF 100架搭配150架的F16即可,
這樣說來IDF可以退約30架為部訓機,還需要再買約20架F16C/D(或對面打擊更佳的型號),
這20架是替代目前在洛克和摔掉的數量,這樣戰時就會有20架從美國飛回參戰的飛機了.
這是對岸在開戰初期打不到有生戰力,
想想從太平洋低空竄出掛滿魚叉的F16,老共應該會大吃一驚XDD

把F5快點淘汰,幻象慢慢淘汰(好可惜~~),加強地面防空飛彈(鷹式換掉吧,麻雀換掉吧)
加強防砲部隊戰力(40mm快換吧,換成35快砲多好),
告訴陸軍自己野戰單位的防空要皮繃緊一點,這樣陸軍會多配一點防空部隊到基層.
戰機變少,機堡總可以蓋好一點的吧,別忘了加門啊.
機場滑行道整好一點,跑道搶修能量維持好.
以這250架IDF改/F16改和地面防空部隊,撐到F35可以買到的那天~~


=^^= wrote:
空軍前副司令 李貴發:" 台灣需要以飛彈為主的不對稱戰力"

中國時報【亓樂義/專題報導】
漢光演習年年舉行,究竟有多少效果?能否因應未來中共威脅?空軍前副司令李貴發的答案,讓人捏一把冷汗。就他的觀察,近年的漢光演習沒多大實質意義,老舊的思維完全無法因應新局。他認為,台灣不需要採購F-16C/D戰機和潛艦,台灣需要的是建構一支以飛彈為主體的不對稱戰力。
(恕刪)


這位長官有沒有考量到反輻射飛彈,你大量用飛彈,別人也用飛彈治你,讓你連雷達都不敢開

yujeng5 wrote:
想想從太平洋低空竄出掛滿魚叉的F16,老共應該會大吃一驚...(恕刪)


其實台灣現有的F-16A/B Block 20
出廠時就可以直接射魚叉了(全球最早具備此能力的F-16)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所以還是需要一定數量的戰機,來逼迫對地攻擊的敵機放棄作戰意圖,
特別是反輻射飛彈作戰還是需要用自己或是友機做餌,其實很不容易的.
還要慢慢搜尋可能的雷達方位,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很困難.
美國都如此了,中國目前應該也只有陽春的設備,效率更差了!

戰機和防空系統配置要平衡,不是說只要任一方即可,
針對台在開戰機場可能遭大幅導彈襲擾降低運作能力,
難道有更好的對策?

此外,我知道台灣的F16已可掛魚叉,也有魚叉,
我說的是從美國訓練基地在關島整補之後飛回的F16,
畢竟初期台機場必是解放軍攻擊的重點.
雖然說很難如此操作,但不是不可能,你說對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